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2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支架以及设置在外壳开口端的密封件,外壳底部设置弹性绝缘件、外壳临近开口端设置有卡位件,支架卡接在弹性绝缘件和卡位件之间,支架上设有静触头组件和可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片和与静触片连接的静触座,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连接座和通过双金属片元件连接的动触点,静触座收容动触点。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带安装槽和连接槽的支架结构,能够便于对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的安装,易于实现维修和便于产品的集成化和模块化,同时,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采用的面‑面接触方式,能够解决动触头和静触头无故分离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热保护器
,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
技术介绍
热保护器是一种对温度和电流都敏感的装置,在有温度和电流导致的热过载场合起到控制和保护作用。热保护器广泛应用于现代家电中电机、电池、医疗器具、汽车、电热器具的温度和/或电流的控制和保护,在新近发展的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中也有广泛使用,是主控零部件较为重要的保护元件。热保护器的动触片和静触片是热保护器核心部件,现有的动触片和静触片通常采用点-点接触方式,而在城市、乡村等地区,存在电流和电压的不稳定,在电流突然升高时,热保护器的动触片和静触片分离,电器停止工作,进而出现误判,对生活和生产产生影响,且现有的热保护器体积小,组装时,需要分别依序将不同的微小部件装配入保护器壳体内,由于保护器往往都比较小,不好操作,另外由于动触片都比较薄,通过现有的植入式装配方式,在组装过程中,动触片容易微弯曲变形,导致接触压力小,组装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静触片采用面-面接触,通过支架集成动触点等部件,使用热保护器易装配,便于维修的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支架以及设置在外壳开口端的密封件,外壳底部设置弹性绝缘件、外壳临近开口端设置有卡位件,支架卡接在弹性绝缘件和卡位件之间,支架上设有静触头组件和可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片和与静触片连接的静触座,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连接座和通过双金属片元件连接的动触点,静触座收容所述动触点。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架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收容绝缘件,支架顶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与动触头连接座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静触头组件和支架之间设有绝缘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动触点为梯形或三角形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壳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或通过表面镀有镍、锌合金的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密封件通过导线穿过与支架和静触片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静触片上设有收容固定件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带安装槽和连接槽的支架结构,能够便于对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的安装,易于实现维修和便于产品的集成化和模块化,同时,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采用的面-面接触方式,能够解决现有点-点接触带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无故分离的弊端,保证热保护器工作的稳定性,保障生活和生产的连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静触头和动触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支架2以及设置在外壳1开口端的密封件3,外壳1底部设置弹性绝缘件11,外壳1临近开口端设置有卡位件12,支架2卡接在弹性绝缘件11和卡位件12之间,支架2上设有静触头组件和可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片21和与静触片21连接的静触座22,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连接座23和通过双金属片元件24连接的动触点25,静触座22收容动触点25。通过支架上集成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支架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弹性绝缘件和卡位件之间,最后通过密封件对外壳密封。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2上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收容绝缘件6,支架2顶端设有连接槽7,连接槽7与动触头连接座23连接。通过支架上的安装槽和连接槽,便于对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的安装,易于实现维修和便于产品的集成化和模块化。静触头组件和支架之间设有绝缘件6。通过绝缘组件实现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隔离,防止相互干扰,保证保护器工作的稳定性。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动触点25为梯形或三角形结构。动触点采用梯形或三角形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动触点与静触座接触时,是通过面-面的接触方式实现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电组件接触,能够有效避免因电流突然增大,动触点和静触座无故的分离,保证电器的正常工作。外壳1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或通过表面镀有镍、锌合金的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外壳通过工程塑料或者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外壳内部的密封性显著提升,能够保证外壳内部的零件工作的稳定性。密封件3通过导线8穿过与支架1和静触片21连接。通过外置导线,便于热保护器与电器的连接,提高连接的便捷。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静触片21上设有收容固定件9的凹槽4。通过固定件的设置,能够将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和支架固定在外壳内部,防止外壳内部零件的晃动,实现外壳内部零件位置的固定,保证热保护器零件工作的正常。先在支架的安装槽5上放置绝缘件6,然后支架2顶端的连接槽7通过焊接或螺丝的固定方式与动触头组件连接,然后,在绝缘件6上放置静触头组件,将动触头组件中的动触头25与静触头组件中的静触座22接触,将装配好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的支架整体放入外壳1内部,挤压外壳1内部的弹性绝缘件11,然后将支架2卡接在靠近开口端的卡位件12上,保证支架的稳定,将固定件9安装在静触片的凹槽4内,通过导线与支架2和静触片21连接,最后,通过密封件3将外壳开口密封。通过支架2上集成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能够降低保护器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支架以及设置在外壳开口端的密封件,所述外壳底部设置弹性绝缘件,外壳临近开口端设置有卡位件,所述支架卡接在弹性绝缘件和卡位件之间,所述支架上设有静触头组件和能够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的动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片和与静触片连接的静触座,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连接座和通过双金属片元件连接的动触点,所述静触座收容所述动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支架以及设置在外壳开口端的密封件,所述外壳底部设置弹性绝缘件,外壳临近开口端设置有卡位件,所述支架卡接在弹性绝缘件和卡位件之间,所述支架上设有静触头组件和能够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的动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片和与静触片连接的静触座,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连接座和通过双金属片元件连接的动触点,所述静触座收容所述动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收容所述绝缘件,所述支架顶端设有连接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兆龙杨风雷李健伟卞开友汪兆年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宝珠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