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发动机中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75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用发动机中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是在所述离合器壳(60)的半径方向内侧设置与所述凸轮轴的润滑油通道连通并且将所述离合器壳(60)和旋转鼓(44)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内圆周侧连通的润滑油积存处(74),在所述离合器壳的内圆周壁前缘部(60a)设置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所述润滑油积存处的发动润滑油从所述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被导入所述摩擦件(66)与旋转鼓(44)的相对滑动面部的结构的汽车用发动机中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壳(60)的外圆周壁前缘部设置将所述摩擦件(66)和旋转鼓(44)的相对滑动面之间的发动润滑油向外侧导出的导出润滑油用的切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电磁制动机构使制动力作用在旋转鼓,从而改变凸轮轴对链轮的旋转相位、改变阀的开闭时机的汽车用发动机中的相位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使发动润滑油循环从而将制动力作用在相位调节装置的旋转鼓的电磁制动机构进行冷却的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此种相位调节装置,例如日本特开平4-272411号专利公报是已知的。它形成的结构,如图11所示,通过使介于由传递发动机曲轴的驱动力的驱动部件(链轮)1和气门传动装置构成的凸轮轴2之间安装的移动板3在轴向上移动,改变驱动部件1和凸轮轴2之间的相位。也就是,通过于圆周方向被止转的电磁制动机构4使制动力作用到可以旋转地支承于凸轮轴2的旋转鼓5,从而旋转鼓5相对驱动部件1延迟,同时移动板3联动向轴向移动,凸轮轴2相对驱动部件1回转,两者1、2之间的相位发生变化。而且,将该装置配置于发动机罩的内部,在发动润滑油气体介质下进行驱动。电磁制动机构4具备收容电磁线圈4a的横截面为コ字形的环形壳体4b;闭塞壳体4b的开口部的板材部件4c;与板材部件4c进行接合的摩擦件4d。而且,壳体4b的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的相对滑动面处,由于滑动热而使滑动面温度变高时,分散于发动润滑油中的氧化防止剂或摩擦调整剂、净化分散剂等添加剂的反应物或油中的不溶解部分,将一般由多孔材质构成的摩擦件4d的表面堵塞,有可能降低在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产生的摩擦扭矩。因此,为了抑制壳体4b的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的相对滑动面的高温化,形成了经凸轮轴2内的润滑油通道6a、十字孔6b、空洞6c、十字孔6d、凸轮轴2和壳体4b之间的环形空洞6e、以及设置在壳体4b的内圆周壁前缘部的凹口6f,将润滑油供给到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的相对滑动面,将相对滑动面进行冷却的结构。前述现有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在冷却摩擦材料的滑动面方面基本是能够满足的,但是,要在更高的环境下等也能有效,则在控制摩擦件的相对滑动面的高温化方面,就要求冷却效果更佳的新策略。于是,专利技术者对现有的冷却结构充分进行了研究,考虑在供给到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的润滑油不因离心力而过多飞溅到外侧的现有结构中,在壳体4b的外圆周壁前缘部设置润滑油导出槽(切口),将处于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润滑油主动地排到外侧,则导入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润滑油量也增加,用以冷却摩擦件4d和旋转鼓5之间的相对滑动面的润滑油的循环变得活跃,冷却效果提高,反复试验的结果证明在实际中是有效,从而提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以及前述专利技术者的意见而提出的,目的是通过使冷却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面用的发动润滑油的循环变得活跃,而提供有效抑制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面的高温化的汽车用发动机中的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汽车用发动机中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在将构成气门传动装置的凸轮轴可以相对回转地对传递曲轴的驱动力的圆环形链轮呈同轴状进行配置,将旋转鼓可以进行旋转地支撑在前述凸轮轴上,在轴向上正对所述旋转鼓的位置上设置使制动力作用在所述旋转鼓上的电磁制动装置,与所述制动力在旋转鼓上产生的相对所述链轮的旋转延迟相联动,从而改变所述链轮与凸轮轴之间的相位的汽车用发动机中的相位调节装置中;所述电磁制动机构具备面向所述旋转鼓的盘面开口的横截面为コ字形圆环状并于圆周方向被止转的离合器箱;收容在所述离合器箱内的电磁线圈;固定在所述离合器箱的开口部内侧的摩擦件保持板;接合于所述摩擦件保持板,且表面从所述离合器箱的内外圆周壁前缘部稍稍突出的扁平的摩擦件;所述汽车用发动机中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构成为在所述离合器箱的半径方向内侧设置与所述凸轮轴的润滑油通道连通、并且与所述离合器箱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内圆周侧连通的润滑油积存部位,在所述离合器壳的内圆周壁前缘部设置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所述润滑油积存部位的发动润滑油从所述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被导入所述摩擦件与旋转鼓的相对滑动面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箱的外圆周壁前缘部,设置将所述摩擦件和旋转鼓的相对滑动面之间的发动润滑油向外侧导出的导出润滑油用的切口。由于电磁制动机构产生的制动力,在旋转鼓上产生相对链轮的旋转延迟,中间部件与该旋转延迟联动地向轴向移动,凸轮轴相对链轮回转(链轮与凸轮轴之间的相位变化),作为这样的结构,例如可考虑如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即将与旋转鼓44进行螺纹连接并且与链轮(外筒部10)和凸轮轴(内筒部20)进行内外螺旋花键连结的中间部件30介于链轮(外筒部10)和凸轮轴(内筒部20)之间安装。(作用)构成传递发动机曲轴的驱动力的链轮和气门传动装置的凸轮轴形成一体进行回转,链轮和凸轮轴同步进行旋转,然而,当通过电磁制动机构,将制动力作用到旋转鼓时,在旋转鼓上就会相对链轮产生旋转延迟,与该旋转鼓的旋转延迟联动,改变了凸轮轴相对链轮的相位。在离合器壳的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上,经设置于凸轮轴内的润滑油通道、设置于离合器壳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润滑油积存处以及设置于离合器壳的内圆周壁前缘部的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将发动润滑油导入,冷却摩擦件和旋转鼓的相对滑动面,由于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面部的发动润滑油,经设置于离合器壳的外圆周壁前缘部的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积极地向外侧导出,这样就加大了发动润滑油向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供给排出速度,从而控制了相对滑动面的高温化。也就是,润滑油的导入量也增加了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润滑油导出量增加的部分,这样就活跃了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中润滑油的循环,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面上产生的滑动热被释放到润滑油中,从而提高了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面的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记载的汽车用发动机的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中,在正对前述旋转鼓的盘面的前述摩擦件的位置,设置将前述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处的润滑油导出的润滑油导出孔。(作用)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发动润滑油从设置在旋转鼓的润滑油导出孔向外部导出,润滑油的导入量也相应于从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润滑油导出量的增加部分增加,这样就相应活跃了润滑油的循环。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记载的汽车用发动机的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中,靠近前述离合器壳的内圆周壁设置前述润滑油导出孔。(作用)润滑油也从润滑油导出孔导向外部,润滑油的导入量也相应于从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润滑油的导出量增加部分增加,这样就相应增加了润滑油的循环速度,从润滑油导出孔导出润滑油的流速是在润滑油导出孔接近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的程度,流路损失小,确保了较大的润滑油导出速度,润滑油的循环速度加快,从而相应地将新的润滑油导入摩擦件的滑动面。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或第三方面记载的汽车用发动机的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中,将设置于前述离合器壳的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导出润滑油用的切口以及设置于前述旋转鼓的润滑油导出孔,分别设置在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作用)摩擦件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润滑油的导入导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发动机中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在将构成气门传动装置的凸轮轴可以相对回转地对传递曲轴的驱动力的圆环形链轮呈同轴状进行配置,将旋转鼓可以进行旋转地支撑在前述凸轮轴上,在轴向上正对所述旋转鼓的位置上设置使制动力作用在所述旋转鼓上的电磁制动装置,与所述制动力在旋转鼓上产生的相对所述链轮的旋转延迟相联动,从而改变所述链轮与凸轮轴之间的相位的汽车用发动机中的相位调节装置中;    所述电磁制动机构具备:面向所述旋转鼓的盘面开口的横截面为コ字形圆环状并于圆周方向被止转的离合器箱;收容在所述离合器箱内的电磁线圈;固定在所述离合器壳的开口部内侧的摩擦件保持板;接合于所述摩擦件保持板,且表面从所述离合器壳的内外圆周壁前缘部稍稍突出的扁平的摩擦件;    所述汽车用发动机中相位调节装置的电磁制动冷却结构构成为:在所述离合器壳的半径方向内侧设置与所述凸轮轴的润滑油通道连通、并且与所述离合器壳和旋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内圆周侧连通的润滑油积存部位,在所述离合器壳的内圆周壁前缘部设置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所述润滑油积存部位的发动润滑油从所述导入润滑油用的切口被导入所述摩擦件与旋转鼓的相对滑动面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器壳的外圆周壁前缘部,设置将所述摩擦件和旋转鼓的相对滑动面之间的发动润滑油向外侧导出的导出润滑油用的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爱野浩史本间弘一两角宏喜前洋介向一仁
申请(专利权)人:日锻汽门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达耐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