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制造
,尤其指一种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0105810.8名称为《电动车换挡机构》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换挡机构,所述电动车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电机;包括设于转向管柱上部的换挡盒、设于换挡盒中的横向转轴和与横向转轴连接的角度传感器,横向转轴与换挡手柄下端连接;角度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电机依次电连接,换挡盒通过轴套与转向管柱连接。该技术具有释放了中通道空间,换挡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然而,该装置需要用到传感器,结构过于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因此该换挡机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本控制装置具有换挡操作简单,不易损坏,换挡灵敏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能相对壳体摆动的换挡杆,所述换挡杆的下端穿过壳体顶部开口而伸入至壳体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穿置有能与电机相连接的顺车接线柱、倒车接线柱以及能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能相对壳体(1)摆动的换挡杆(2),所述换挡杆(2)的下端穿过壳体顶部开口而伸入至壳体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穿置有能与电机相连接的顺车接线柱、倒车接线柱以及能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线柱,所述换挡杆(2)的下部设置有能将相邻两个接线柱连通的卡扣部,所述顺车接线柱,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当向前推动换挡杆(2)时,卡扣部将顺车接线柱与电源接线柱连通,当推动换挡杆(2)复位时,电源接线柱不与顺车接线柱和倒车接线柱连通,当向后推动换挡杆(2)时,卡扣部将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能相对壳体(1)摆动的换挡杆(2),所述换挡杆(2)的下端穿过壳体顶部开口而伸入至壳体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穿置有能与电机相连接的顺车接线柱、倒车接线柱以及能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线柱,所述换挡杆(2)的下部设置有能将相邻两个接线柱连通的卡扣部,所述顺车接线柱,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当向前推动换挡杆(2)时,卡扣部将顺车接线柱与电源接线柱连通,当推动换挡杆(2)复位时,电源接线柱不与顺车接线柱和倒车接线柱连通,当向后推动换挡杆(2)时,卡扣部将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顺车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H1)与第二接线柱(H2),所述倒车接线柱包括第三接线柱(H3)与第四接线柱(H4),所述电源接线柱包括第五接线柱(H5)、第六接线柱(H6)、第七接线柱(H7)与第八接线柱(H8),所述第五接线柱(H5)与第六接线柱(H6)通过导线或导电片(3)相连通,所述第七接线柱(H7)与第八接线柱(H8)通过导线或导电片(3)相连通,所述第一接线柱(H1),第五接线柱(H5),第六接线柱(H6)与第三接线柱(H3)依次设置在卡扣部摆动轨迹相应的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壳体侧壁对应的另一壳体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二接线柱(H2),第七接线柱(H7),第八接线柱(H8)与第四接线柱(H4),所述换挡杆(2)的下端设置有不导电的连接横杆,两个卡扣部分别设置在连接横杆的对应端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排列有第一接线座(L1)、第二接线座(L2)、第三接线座(L3)、第四接线座(L4)、第五接线座(L5)以及第六接线座(L6),所述第一接线座(L1)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接线柱(H1)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座(L1)的另一端与电机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L2)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接线柱(H2)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L2)的另一端与电机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座(L3)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三接线柱(H3)相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座(L3)的另一端与电机负极相连接,所述第四接线座(L4)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四接线柱(H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登志,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鑫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