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22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式压缩机补气量不足的技术问题;补气通道组件用于连通补气装置和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补气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具有第一盲孔、与第一盲孔连通的第一补气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二部件具有第二盲孔、与第二盲孔连通的第二补气孔和第二连接孔;其中第一补气孔和第二补气孔与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连通,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连通,第一盲孔的开口与补气装置连通,第二盲孔内具有封堵其开口的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补气通道组件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作,能极大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补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普通旋转式压缩机在低蒸发下运行时,会发生吸气比容增大、压比升高、排气温度快速升高等问题,造成压缩机性能急剧下降和制热量不足,甚至难以运行,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补气装置对压缩机进行补气,以增加排气量、降低排气温度、提升制热能力;但是,在旋转式压缩机中,压缩泵的补气孔开设的位置及大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导致补气孔只能开设的较小,然而这就会导致补气量不足,因此,如何增加对旋转式压缩机的补气量成为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补气量的补气通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一种补气通道组件,用于连通补气装置和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其中,所述补气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连通的第一补气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的第二补气孔和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一补气孔和第二补气孔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与补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盲孔内具有封堵其开口的密封件。作为示例,所述第一补气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件的同一侧面。作为示例,所述第二补气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二盲孔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二部件的同一侧面。作为示例,所述补气通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处,用于防止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开口内滑脱。作为示例,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内具有朝向所述开口的抵挡面,所述抵挡面与所述密封件抵接,用于限制所述密封件伸入所述第二盲孔内的距离。作为示例,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构造为口径逐渐增大的漏斗状,所述密封件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形状相适配的锥形。作为示例,所述密封件的外周具有密封圈。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泵、驱动装置及曲轴;所述压缩泵包括缸体及滚动活塞,所述滚动活塞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气缸腔内,所述缸体具有与所述气缸腔连通的吸气孔和排气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曲轴与所述滚动活塞连接,其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补气通道组件。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部件为和第二部件均为法兰,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作为示例,所述缸体上具有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通孔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通孔的第二端连通。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补气通道组件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作,能极大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补气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补气通道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补气通道组件的显示第二部件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壳体;11-定子;12-转子;13-曲轴;14-缸体;141-气缸腔;142-通孔;15-滚动活塞;16-第一部件;161-第一盲孔;162-第一补气孔;163-第一连接孔;17-第二部件;171-第二盲孔;172-第二补气孔;173-第二连接孔;18-密封件;181-密封圈;19-补气管;20-补气连接管;21-消音器;22-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气通道组件,用于连通补气装置和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如图1所示,补气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内的第一部件16和第二部件17;第一部件16具有第一盲孔161、与第一盲孔161连通的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一连接孔163;第二部件17具有第二盲孔171、与第二盲孔171连通的第二补气孔172和第二连接孔173;其中,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二补气孔172与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图中未示出)连通,第一连接孔163与第二连接孔173连通,第一盲孔161的开口与补气装置(图中未示出)连通,第二盲孔171内具有封堵其开口的密封件18。补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液体)经第一盲孔161的开口注入该第一盲孔161内,一部分气体(液体)经第一补气孔162进入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141内实现补气功能;另一部分气体(液体)经第一连接孔163、第二连接孔173进入第二盲孔171内,由于第二盲孔171的开口由密封件18封堵,因此,进入第二盲孔171内的气体(液体)经第二补气孔172进入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141内实现补气功能。由于采用了双通道结构(即可通过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二补气孔172来实现补气功能),因此极大提升了补气量;另外,这种结构设置还极大的降低了制作难度,并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具体的,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一连接孔16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盲孔161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一部件16的同一侧面;第一补气孔162和第一连接孔163平行设置,且均与第一盲孔161相垂直。进一步的,第二补气孔172和第二连接孔17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盲孔171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二部件17的同一侧面;第二补气孔172和第二连接孔173平行设置,且均与第一盲孔161相垂直。进一步的,补气通道组件还包括与第二部件17固定连接的限位件22,限位件22固定在第二盲孔171的开口处,用于防止密封件18从开口内滑脱。其中,限位件22与第二部件17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销钉连接等其他连接件的形式进行连接,另外,还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限位件22与第二部件17之间的连接方式作相应选择,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第二部件17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盲孔171的开口内具有朝向开口的抵挡面(图中未标示出),抵挡面与密封件18抵接,用于限制密封件18伸入第二盲孔171内的距离。其中,密封件18为圆柱形结构,且密封件18的外周与第二盲孔171的内壁紧密贴合,以实现密封效果;在密封件18的左侧(图2中所示的方向)与抵挡面抵接,密封件18的右侧与限位件22抵接,在抵挡面和限位件22的共同作用下,密封件18被定位在第二盲孔171的开口处,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其中,密封件18的材质可以为硅橡胶、丁晴橡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密封件18的材质作合理选择,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第二部件17的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密封件18的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8的外周具有密封圈181,其中,密封圈181的材质可以为聚四氟乙烯、氟橡胶等。具体的,密封件18的外周设有环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气通道组件,用于连通补气装置和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连通的第一补气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的第二补气孔和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一补气孔和第二补气孔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与补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盲孔内具有封堵其开口的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气通道组件,用于连通补气装置和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连通的第一补气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的第二补气孔和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一补气孔和第二补气孔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与补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盲孔内具有封堵其开口的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气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件的同一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气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二盲孔的内壁,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二部件的同一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处,用于防止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开口内滑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气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盲孔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炜高永红吴源李定贤陈严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