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环卫车辆环卫作业次数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慧城市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环卫车辆环卫作业次数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政府城市管理的水平,需要环卫部门提供比较准确的环卫数据。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要求、存在很多的管理瓶颈,主要表现在:1、环卫设施数量多、分布广且更新变化频繁,无法做到精确、实时的掌握、缺少基础数据动态更新的技术手段;2、环卫车辆作业信息不能实时获取,管理部门无法掌握车辆的实时作业数据;3、环卫相关数据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无法真正做到信息共享。总之,现有的环卫管理系统在建设及应用中一直存在智能化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环卫设施数据更新维护手段缺乏、环卫车辆实时作业信息掌控不足、信息共享水平低下的问题。为此,申请号为CN201510006929.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环卫监视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层、中间层及应用层,数据层用于存储数据并通过中间层的服务接口传输至应用层,应用层用于完成各种功能;数据层包括空间数据服务、环卫日常作业数据服务、GPS实时数据库及GPS历时数据库;中间层包括软件开发包、空间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环卫车辆环卫作业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采集环卫车辆的经纬度;S2、依据采集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不同时刻采集的经纬度依次与基准时刻采集的经纬度对比,计算各时刻与基准时刻间环卫车辆的距离D,判断D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继续将下一时刻与基准时刻采集的经纬度对比,直至距离D大于第一阈值,则进入下一步,D为各时刻环卫车辆所在的位置与基准时刻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S3、遍历历史轨迹区段表是否重叠:若是,则将重叠段的作业次数累进加1,除重叠段之外的未重叠段保存至历史轨迹区段表中,并标记该未重叠段的作业次数为1;若否,则保存新轨迹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环卫车辆环卫作业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采集环卫车辆的经纬度;S2、依据采集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不同时刻采集的经纬度依次与基准时刻采集的经纬度对比,计算各时刻与基准时刻间环卫车辆的距离D,判断D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继续将下一时刻与基准时刻采集的经纬度对比,直至距离D大于第一阈值,则进入下一步,D为各时刻环卫车辆所在的位置与基准时刻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S3、遍历历史轨迹区段表是否重叠:若是,则将重叠段的作业次数累进加1,除重叠段之外的未重叠段保存至历史轨迹区段表中,并标记该未重叠段的作业次数为1;若否,则保存新轨迹区段至历史轨迹区段表中,并标记新轨迹区段的作业次数为1;其中,历史轨迹区段表中储存有环卫车辆的历史作业路段,以及该路段上重复作业的次数,路段以不同时刻采集的经纬度表示;S4、根据更新后的历史轨迹区段表在地图上绘制基础轨迹和叠加次数轨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环卫车辆环卫作业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过程:以T0时刻为基准时刻,将T1时刻的经纬度与T0时刻的经纬度进行对比,判断两个时刻间环卫车辆的距离DT1:若DT1小于第一阈值,则记录T1时刻的经纬度,并继续将T2时刻的经纬度与T0时刻的经纬度进行对比,判断两个时刻间环卫车辆的距离DT2,若DT2小于第一阈值,则记录T2时刻的经纬度,并继续将T3时刻的经纬度与T0时刻的经纬度进行对比,……直至DTk大于第一阈值,进入步骤S3;其中,DTk为Tk时刻与T0时刻两个时刻间环卫车辆的距离,k为正整数,且T0<T1<T2<T3<……<Tk。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环卫车辆环卫作业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过程:将T0时刻至Tk时刻各时刻所对应的经纬度所形成的轨迹,以Lk表示,将轨迹Lk与历史轨迹区段表中储存的历史作业路段进行对比,存在以下三种情形:情形一:若完全无重叠,则保存轨迹Lk至历史轨迹区段表,并标记轨迹Lk的作业次数为1;情形二:若部分重叠且重叠部分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将轨迹Lk拆分成重叠段和剩余段,重叠段的作业次数累进加1;剩余段再次遍历历史轨迹区段表,若完全无重叠,则保存剩余段至历史轨迹区段表,并标记剩余段的作业次数为1;若部分重叠,则将剩余段再次拆分成另一重叠段和另一剩余段,另一重叠段的作业次数累进加1;另一剩余段再次遍历历史轨迹区段表,直至无重叠段,结束;若全部重叠,则将原有区段拆分成又一重叠段和又一剩余段,该又一重叠段的作业次数累进加1,该又一剩余段的作业次数不变,其中,所述原有区段为储存于历史轨迹区段表中并包含了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凡,吴伟忠,刘书伟,秦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粤峰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