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工质透平保温及外部冲击型内外复合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临界工质透平机组壳体保温和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工质透平保温及外部冲击型内外复合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或Allam循环系统中,设计工况的温度通常在600至1300℃之间,设计压力在20至32MPa之间。对于上述高设计参数的先进循环系统,透平机组能量密度极高,为保证透平机组设计寿命在20年以上,透平机组本体的壳体的设计厚度值比传统汽轮机组的厚度大,透平机组本体的蓄热量十分巨大,使透平机组在紧急停机过程中壳体的热量很难散去,如果壳体长时间热量不能散去,不但会延长机组的检修时间,还会损伤壳体中的干气密封静子件结构,还增大了发生转子主轴高温弯曲变形的故障发生率。同时,在透平正常运行工况需要对透平机组本体进行保温,可以降低系统的热量向环境的散失,提高系统运行工况热效率。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实现超临界工质透平机组壳体在启动过程、设计工况和变工况过程、正常停机过程,对壳体进行保温,在事故工况紧急停机过程中加快壳体散热。目前,尚无技术方案既能对超临界工质透平机组壳体进行保温又能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超临界工质透平保温及外部冲击型内外复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平本体(1)、主轴(2)、主轴支座(3)、支撑板(4)、保温层(5)、冲击壳体(6)、冲击腔(7)、冲击孔(8)、外冷进气管道(9)、截止阀(10)、外冷进气风机(11)、外冷排气管道(12)、单向阀(13)、主流进气管道(14)、主流进气关断阀(15)、主流排气管道(16)、主流排气关断阀(17)、内冷进气支路(18)、内冷进气关断阀(19)、内冷进气风机(20)、内冷排气支路(21)和内冷排气关断阀(22),其中主轴(2)位于透平本体(1)中部,主轴(2)两端由其两侧的主轴支座(3)支撑,支撑板(4) ...
【技术特征摘要】
1.超临界工质透平保温及外部冲击型内外复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平本体(1)、主轴(2)、主轴支座(3)、支撑板(4)、保温层(5)、冲击壳体(6)、冲击腔(7)、冲击孔(8)、外冷进气管道(9)、截止阀(10)、外冷进气风机(11)、外冷排气管道(12)、单向阀(13)、主流进气管道(14)、主流进气关断阀(15)、主流排气管道(16)、主流排气关断阀(17)、内冷进气支路(18)、内冷进气关断阀(19)、内冷进气风机(20)、内冷排气支路(21)和内冷排气关断阀(22),其中主轴(2)位于透平本体(1)中部,主轴(2)两端由其两侧的主轴支座(3)支撑,支撑板(4)固定于两侧的主轴支座(3)端部并将透平本体(1)置于其内,保温层(5)固定于支撑板(4)的外侧,冲击壳体(6)固定于支撑板(4)的内侧,冲击壳体(6)中部包含至少一个冲击腔(7),冲击壳体(6)的内侧环面形状与透平本体(1)轴向外侧环面是空间相似环面,冲击壳体(6)的内侧环面上有若干个冲击孔(8),每个冲击孔(8)的进口与冲击腔(7)相连通,每个冲击孔(8)的中心线延长线均与透平本体(1)轴向外侧环面相交,外冷进气管道(9)固定在支撑板(4)上,外冷进气管道(9)的进口端设置有外冷进气风机(11),外冷进气管道(9)的出口端依次穿过保温层(5)和支撑板(4)与冲击壳体(6)内部的冲击腔(7)相连通,在外冷进气管道(9)上设置截止阀(10),外冷排气管道(12)固定在支撑板(4)上,外冷排气管道(12)的进口和支撑板(4)、透平底座及两个主轴支座(3)所围成的空间连通,在外冷排气管道(12)上设置有单向阀(13),外冷排气管道(12)出口依次穿过支撑板(4)和保温层(5)与厂房外界大气连通,主流进气管道(14)依次穿过保温层(5)和支撑板(4)与透平本体(1)的腔室连通,在主流进气管道(14)上设置有主流进气关断阀(15),主流排气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万龙,李红智,姚明宇,杨玉,张一帆,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