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避让式立体双层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避让式立体双层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与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停车车位的建设规模由于城市土地紧缺等原因已远远达不到现实的需求,从而引发一系列停车难、停车混乱和交通堵塞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效安全、空间利用率高、存取车方便快捷的机械式立体装置将势在必行。针对当前市场对机械式立体装置的迫切需求及现有传统车库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各种存车装置进行了研究,对其应用场景,停取优缺点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缺点:立体停车库普遍要求较大场地,对于碎片化零星的停车场地无法实施,这些场地只能单层停车,造成大量空间浪费;立体停车库需要将底层已停车的车位进行避让和转移,才能产生让上层的空车位移至底层,以便其他车辆停入,过程繁琐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避让式立体双层停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避让式立体双层停车装置,包括回转机构、升降机构、平移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电机、支承底座、支撑柱、涡轮、蜗杆、蜗杆轴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避让式立体双层停车装置,包括回转机构(1)、升降机构(2)、平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1)包括回转电机(11)、支承底座(12)、支撑柱(13)、涡轮(14)、蜗杆(15)、蜗杆轴承座(16),所述回转电机(11)设置在地面,所述涡轮(14)一端与回转电机(11)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连接在支承底座(12)上;所述支承底座(12)设置在地面,所述支撑柱(13)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在支承底座(12)上,所述支撑柱(13)上设置有涡轮(14),所述涡轮(14)与蜗杆(15)相啮合;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立架(21)、升降电机(22)、丝杆(23)、升降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避让式立体双层停车装置,包括回转机构(1)、升降机构(2)、平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1)包括回转电机(11)、支承底座(12)、支撑柱(13)、涡轮(14)、蜗杆(15)、蜗杆轴承座(16),所述回转电机(11)设置在地面,所述涡轮(14)一端与回转电机(11)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连接在支承底座(12)上;所述支承底座(12)设置在地面,所述支撑柱(13)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在支承底座(12)上,所述支撑柱(13)上设置有涡轮(14),所述涡轮(14)与蜗杆(15)相啮合;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立架(21)、升降电机(22)、丝杆(23)、升降座(24)、引导轨道(25)、限位滑块(26)、丝杆轴承座(27),所述立架(21)为匚形框,所述立架(21)底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柱(13)上,所述升降电机(22)设置在立架(21)顶板上,所述丝杆(23)与升降电机(22)输出轴相连,丝杆(23)上下两端通过丝杆轴承座(27)固定在立架(21)侧壁上,所述升降座(24)设置在丝杆(23)上,升降座(24)内部设置有与丝杆(23)相啮合的螺纹,升降座(24)近立架(21)侧壁一侧设置有限位滑块(26),所述限位滑块(26)与平行于丝杆(23)并固定在立架(21)侧壁上的引导轨道(25)活动连接;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平移电机(31)、升降架(32)、载车板(33)、齿轮一(34)、齿轮二(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育平,袁斯宾,王团,胡剑冰,廖梓昕,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