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红专利>正文

一种防洪停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13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洪停车位,包括底板、面板、左支架和右支架,底板固定设置在基面上,左支架支撑面板的左侧,右支架支撑面板的右侧,左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液压缸,右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底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面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的滑动导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通过销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车辆在停车状态下被水浸的危险,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廉,同时可有效防止车辆被暴晒,优化了车辆的停车环境,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A Flood Control Parking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洪停车位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具体是一种防洪停车位。
技术介绍
露天停车位有许多弊端,对爱车造成不小的损害,比如泡水、烈日暴晒、剐蹭、车位被其他车辆占用。其一水浸车辆:雨季地势较低处或者排水较慢的地方,常常容易积水,车辆如果不及时移出,发动机极易被水浸没,极易导致车身部件生锈,缩短使用寿命,降低安全性能。例如水浸车会造成发动机的电线腐蚀、生锈,导致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因短路在突然熄火、自燃等,后果不堪设想。另外水浸车辆的维修费用昂贵,重度水浸车辆的维修费要占车价的50%以上,且车险理赔手续繁琐等等。其二太阳暴晒:车辆在太阳下暴晒容易引起各部件老化,车体产生龟裂,车内有害物质增多,车内温度过高,影响驾驶过程。其三防止别人占用车位:车位被人占用是非常闹心的事,因占用车位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比比皆是。其四防止别人剐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洪停车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洪停车位,包括底板、面板、左支架和右支架,底板固定设置在基面上,左支架和右支架结构完全相同,左支架支撑面板的左侧,右支架支撑面板的右侧,左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液压缸,右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二液压缸,四根支撑杆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开有销孔,底板上设置有滑动导轨和收束槽,面板的下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面板下部的滑动导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底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面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的滑动导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通过销轴连接,第一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液压杆,缸体设置在收束槽内且缸体的一端与底板间通过销轴相连接,缸体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停在面板上,需要抬高车辆时如涨水时,启动液压缸,液压杆推动第一支撑杆向上顶起,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在滑块的带动下向左滑移,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以销轴为中心配合旋转,在第一支撑杆的带动下,第二支撑杆被动向上顶升,从而顶起面板;左支架与右支架同步顶升时即可将车辆抬高,需要说明的是左支架与右支架可以不同步顶升,即只需控制向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加压数值不同,可将面板倾斜,从而带来其它用途,如面板排水等;而车辆驶出停车位后,支撑杆、液压缸可收束进入收束槽内,减小体积。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面板的上部还固定设置有车位锁和防滑带,以便于车辆的锁死、放置车辆滑移。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控箱和液压泵,电控箱通过液压泵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浮球开关,浮球开关设置在面板下部,浮球开关与电控箱相连接,浮球开关可通过液位的变化控制液压缸的接通(加压、减压),从而自动控制停车位的升降。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遮阳伞插孔,遮阳伞插孔固定设置在面板的边侧上,遮阳伞的伞柄(支架)插入遮阳伞插孔内,即可免除车辆的暴晒。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防洪停车位,可有效防止车辆在停车状态下被水浸的危险,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廉,同时可有效防止车辆被暴晒,优化了车辆的停车环境,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防洪停车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2,一种防洪停车位,包括底板1、面板2、左支架和右支架,底板1固定设置在基面上,左支架和右支架结构完全相同,左支架支撑面板2的左侧,右支架支撑面板2的右侧,左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和第一液压缸5,右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杆6、第四支撑杆7和第二液压缸8,四根支撑杆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16,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开有销孔,底板1上设置有滑动导轨9和收束槽(图中未示出),面板2的下部设置有滑动导轨9,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与面板2下部的滑动导轨9相连接,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通过销轴10与底板1相连接,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通过销轴10与面板2相连接,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与底板1的滑动导轨9相连接,第一支撑杆3的中部与第二支撑杆4的中部通过销轴10连接,第一液压缸5包括缸体和液压杆,缸体设置在收束槽内且缸体的一端与底板1间通过销轴10相连接,缸体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与第一支撑杆3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停在面板2上,需要抬高车辆时如涨水时,启动液压缸,液压杆推动第一支撑杆3向上顶起,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在滑块16的带动下向左滑移,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以销轴10为中心配合旋转,在第一支撑杆3的带动下,第二支撑杆4被动向上顶升,从而顶起面板2;左支架与右支架同步顶升时即可将车辆抬高,需要说明的是左支架与右支架可以不同步顶升,即只需控制向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8加压数值不同,可将面板2倾斜,从而带来其它用途,如面板2排水等;而车辆驶出停车位后,支撑杆、液压缸可收束进入收束槽内,减小体积。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面板2的上部还固定设置有车位锁11和防滑带12,以便于车辆的锁死、放置车辆滑移。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控箱13和液压泵(图中未示出),电控箱13通过液压泵分别与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8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浮球开关15,浮球开关15设置在面板2下部,浮球开关15与电控箱13相连接,浮球开关15可通过液位的变化控制液压缸的接通(加压、减压),从而自动控制停车位的升降。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遮阳伞插孔14,遮阳伞插孔14固定设置在面板2的边侧上,遮阳伞的伞柄(支架)插入遮阳伞插孔14内,即可免除车辆的暴晒。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防洪停车位,可有效防止车辆在停车状态下被水浸的危险,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廉,同时可有效防止车辆被暴晒,优化了车辆的停车环境,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洪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面板、左支架和右支架,底板固定设置在基面上,左支架和右支架结构完全相同,左支架支撑面板的左侧,右支架支撑面板的右侧,左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液压缸,右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二液压缸,四根支撑杆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开有销控,底板上设置有滑动导轨和收束槽,面板的下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面板下部的滑动导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底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面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的滑动导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部通过销轴连接,第一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液压杆,缸体设置在收束槽内且缸体的一端与底板间通过销轴相连接,缸体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面板、左支架和右支架,底板固定设置在基面上,左支架和右支架结构完全相同,左支架支撑面板的左侧,右支架支撑面板的右侧,左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液压缸,右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二液压缸,四根支撑杆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块,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开有销控,底板上设置有滑动导轨和收束槽,面板的下部设置有滑动导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面板下部的滑动导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底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面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的滑动导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