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96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涉及金属部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打磨机打磨对锅炉配件的大量管口接缝处跟长管道束手无策,无法伸入管道,对管道内部连接处无法处理的问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控制中轴安装状态下,所述控制轴体滑动连接在内部收纳腔体内,所述控制卡块位于调整槽体内部;所述固定卡块顶端面与顶端打磨块右端面相接触。控制轴体、限位轴体、回收线缆之间的配合实现拉动与限制收纳臂,保证收纳臂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松动造成损坏,同时能够深入管道内部,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顶端打磨块、底端打磨层和安装在深入杆体外周面的滑动外部打磨圈能够全面的打磨锅炉配件的管体与箱体接缝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
本技术属于金属部件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
技术介绍
锅炉配件中有大量的金属管,金属管的端口表层往往有大量的毛刺,在进行金属管的端口表层进行打磨时,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打磨,但是人工进行打磨效率很低,而这样的管道锅炉配件却占比极大,且其处于连接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锅炉的质量,连接处的质量会严重影响锅炉寿命。现有的打磨机打磨对锅炉配件的大量管口接缝处跟长管道束手无策,无法伸入管道,对管道内部连接处无法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无法处理管体与一体的管道连接处问题。本技术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包括传动机构、电机外壳、电机、收纳杆体、深入杆体、调整槽体、上端固定槽、下端固定槽、弹性滑块、内部收纳腔体、限制腔体、清洁板收纳槽、清洁板转动轴、配合板体、缓冲弹簧、活动轴体、配合孔体、滑块收纳槽、限制通孔、控制中轴、限位轴体、控制轴体、控制卡块、辅助收回机构、外部打磨圈、防滑圈、支撑卡块、固定轴体、拆卸槽体、固定拉臂、活动拉臂、固定卡块、传动清洁机构、回收线缆、顶端杆帽、顶端打磨块、收纳臂、底端打磨层、转动通孔、线路通槽、杆帽收纳槽、线路通孔,所述传动机构经由电机外壳、电机共同构成;所述电机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收纳杆体经由深入杆体、调整槽体、上端固定槽、下端固定槽、弹性滑块、内部收纳腔体、限制腔体、清洁板收纳槽、清洁板转动轴、配合板体、缓冲弹簧、活动轴体、配合孔体、滑块收纳槽、限制通孔共同构成;所述深入杆体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两处清洁板收纳槽,且每处清洁板收纳槽顶端均安装有一根清洁板转动轴;所述深入杆体顶端面开设有一处限制腔体,且限制腔体底端面开设有一处内部收纳腔体;所述内部收纳腔体外周面开设有调整槽体;所述调整槽体左端面上侧方部位开设有上端固定槽,且调整槽体右端面下侧方部位开设有下端固定槽;所述上端固定槽底端面、下端固定槽顶端面均开设有一处滑块收纳槽;每处滑块收纳槽内均滑动安装有两块配合板体,且每块配合板体顶端面均呈左右对称共开设有两处限制通孔;两块配合板体中位置相对应的每两处限制通孔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轴体;每根活动轴体外周面上均套接有一个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顶端及底端分别与两块配合板体固定相连接;对应于滑块收纳槽开口端部位的配合板体上均设置有一块弹性滑块,且弹性滑块底端面开设有两处与限制通孔位置相对应的配合孔体;所述活动轴体与配合孔体滑动相连接;所述收纳杆体安装状态下,所述深入杆体底端面与电机的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控制中轴经由限位轴体、控制轴体、控制卡块共同构成;所述限位轴体底端面轴心处安装有一根控制轴体,且控制轴体外周面右侧方安装有一块控制卡块;所述控制中轴安装状态下,所述控制轴体滑动连接在内部收纳腔体内,所述控制卡块位于调整槽体内部;所述辅助收回机构经由外部打磨圈、防滑圈、支撑卡块、固定轴体、拆卸槽体、固定拉臂、活动拉臂、固定卡块共同构成;所述外部打磨圈顶端面开设有拆卸槽体,且外部打磨圈内周面上侧方部位安装有防滑圈;所述外部打磨圈顶端面呈对称状共安装有两块支撑卡块,且每块支撑卡块顶端面均安装有一根固定拉臂;每根所述固定拉臂另一端后端面均安装有一块活动拉臂,且固定拉臂与活动拉臂通过以一根固定轴体转动相连接;所述活动拉臂另一端与固定卡块之间通过一块固定轴体转动相连接;所述辅助收回机构安装状态下,所述深入杆体与拆卸槽体滑动相连接;所述传动清洁机构经由回收线缆、顶端杆帽、顶端打磨块、收纳臂、底端打磨层、转动通孔、线路通槽、杆帽收纳槽、线路通孔共同构成;所述顶端杆帽外周面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两处杆帽收纳槽;每处杆帽收纳槽内端面均开设有一处线路通孔,且线路通孔另一端与顶端杆帽底端面相连通;两块所述顶端打磨块呈对称状分布,且两块顶端打磨块相对应端面上均开设有一处线路通槽;所述两处杆帽收纳槽内均安装有一块顶端打磨块,设置有两根所述回收线缆,且两根回收线缆分别穿过线路通孔安装在相对应线路通槽内;每块所述顶端打磨块底端面均安装有一块收纳臂,且收纳臂底端面安装有一层底端打磨层;两块收纳臂相对应端面底侧边缘部位均为圆角结构,且圆角结构的轴心处均开设有一处转动通孔;所述传动清洁机构安装状态下,所述深入杆体顶端面与顶端杆帽底端面固定相连接,且清洁板转动轴外周面与转动通孔转动相连接,所述限位轴体顶端面与两根回收线缆固定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块顶端面与顶端打磨块右端面相接触。进一步的,展开状态下,所述固定拉臂与活动拉臂之间呈一百二十度夹角,且收纳状态下所述固定拉臂与活动拉臂之间呈十五度夹角。进一步的,收纳状态下,所述顶端打磨块顶端面位于清洁板收纳槽外部。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伸展状态下,弹性滑块顶端面高于滑块收纳槽开口面,且缓冲弹簧收缩状态下,弹性滑块顶端面低于滑块收纳槽开口面。进一步的,展开状态下,所述活动拉臂高于底端打磨层,且固定卡块顶端面低于顶端打磨块顶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通过控制轴体、限位轴体、回收线缆之间的配合实现拉动与限制收纳臂,保证收纳臂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松动造成损坏,同时能够深入管道内部,且本技术通过顶端打磨块、底端打磨层和安装在深入杆体外周面的滑动外部打磨圈能够全面的打磨锅炉配件的管体与箱体接缝处。在顶端打磨块上还安装有固定卡块,且通过固定卡块上转动安装的固定拉臂与活动拉臂形成连杆机构可以将顶端打磨块根据需要推出或收回,避免了锅炉管道内部空间狭小无法有效收回收纳臂的问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传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收纳杆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收纳杆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弹性滑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弹性滑块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滑块收纳槽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配合板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控制中轴轴测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辅助收回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辅助收回机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传动清洁机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顶端打磨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顶端杆帽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顶端杆帽轴测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的闭合状态轴测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的闭合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1)、电机外壳(101)、电机(102)、收纳杆体(2)、深入杆体(201)、调整槽体(202)、上端固定槽(203)、下端固定槽(204)、弹性滑块(205)、内部收纳腔体(206)、限制腔体(207)、清洁板收纳槽(208)、清洁板转动轴(209)、配合板体(2010)、缓冲弹簧(2011)、活动轴体(2012)、配合孔体(2013)、滑块收纳槽(2014)、限制通孔(2015)、控制中轴(3)、限位轴体(301)、控制轴体(302)、控制卡块(303)、辅助收回机构(4)、外部打磨圈(401)、防滑圈(402)、支撑卡块(403)、固定轴体(404)、拆卸槽体(405)、固定拉臂(406)、活动拉臂(407)、固定卡块(408)、传动清洁机构(5)、回收线缆(501)、顶端杆帽(502)、顶端打磨块(503)、收纳臂(504)、底端打磨层(505)、转动通孔(506)、线路通槽(507)、杆帽收纳槽(508)、线路通孔(509),所述传动机构(1)经由电机外壳(101)、电机(102)共同构成;所述电机外壳(101)内部安装有电机(102);所述收纳杆体(2)经由深入杆体(201)、调整槽体(202)、上端固定槽(203)、下端固定槽(204)、弹性滑块(205)、内部收纳腔体(206)、限制腔体(207)、清洁板收纳槽(208)、清洁板转动轴(209)、配合板体(2010)、缓冲弹簧(2011)、活动轴体(2012)、配合孔体(2013)、滑块收纳槽(2014)、限制通孔(2015)共同构成;所述深入杆体(201)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两处清洁板收纳槽(208),且每处清洁板收纳槽(208)顶端均安装有一根清洁板转动轴(209);所述深入杆体(20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限制腔体(207),且限制腔体(207)底端面开设有一处内部收纳腔体(206);所述内部收纳腔体(206)外周面开设有调整槽体(202);所述调整槽体(202)左端面上侧方部位开设有上端固定槽(203),且调整槽体(202)右端面下侧方部位开设有下端固定槽(204);所述上端固定槽(203)底端面、下端固定槽(204)顶端面均开设有一处滑块收纳槽(2014);每处滑块收纳槽(2014)内均滑动安装有两块配合板体(2010),且每块配合板体(2010)顶端面均呈左右对称共开设有两处限制通孔(2015);两块配合板体(2010)中位置相对应的每两处限制通孔(2015)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轴体(2012);每根活动轴体(2012)外周面上均套接有一个缓冲弹簧(2011),且缓冲弹簧(2011)顶端及底端分别与两块配合板体(2010)固定相连接;对应于滑块收纳槽(2014)开口端部位的配合板体(2010)上均设置有一块弹性滑块(205),且弹性滑块(205)底端面开设有两处与限制通孔(2015)位置相对应的配合孔体(2013);所述活动轴体(2012)与配合孔体(2013)滑动相连接;所述收纳杆体(2)安装状态下,所述深入杆体(201)底端面与电机(102)的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控制中轴(3)经由限位轴体(301)、控制轴体(302)、控制卡块(303)共同构成;所述限位轴体(301)底端面轴心处安装有一根控制轴体(302),且控制轴体(302)外周面右侧方安装有一块控制卡块(303);所述控制中轴(3)安装状态下,所述控制轴体(302)滑动连接在内部收纳腔体(206)内,所述控制卡块(303)位于调整槽体(202)内部;所述辅助收回机构(4)经由外部打磨圈(401)、防滑圈(402)、支撑卡块(403)、固定轴体(404)、拆卸槽体(405)、固定拉臂(406)、活动拉臂(407)、固定卡块(408)共同构成;所述外部打磨圈(401)顶端面开设有拆卸槽体(405),且外部打磨圈(401)内周面上侧方部位安装有防滑圈(402);所述外部打磨圈(401)顶端面呈对称状共安装有两块支撑卡块(403),且每块支撑卡块(403)顶端面均安装有一根固定拉臂(406);每根所述固定拉臂(406)另一端后端面均安装有一块活动拉臂(407),且固定拉臂(406)与活动拉臂(407)通过以一根固定轴体(404)转动相连接;所述活动拉臂(407)另一端与固定卡块(408)之间通过一块固定轴体(404)转动相连接;所述辅助收回机构(4)安装状态下,所述深入杆体(201)与拆卸槽体(405)滑动相连接;所述传动清洁机构(5)经由回收线缆(501)、顶端杆帽(502)、顶端打磨块(503)、收纳臂(504)、底端打磨层(505)、转动通孔(506)、线路通槽(507)、杆帽收纳槽(508)、线路通孔(509)共同构成;所述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1)、电机外壳(101)、电机(102)、收纳杆体(2)、深入杆体(201)、调整槽体(202)、上端固定槽(203)、下端固定槽(204)、弹性滑块(205)、内部收纳腔体(206)、限制腔体(207)、清洁板收纳槽(208)、清洁板转动轴(209)、配合板体(2010)、缓冲弹簧(2011)、活动轴体(2012)、配合孔体(2013)、滑块收纳槽(2014)、限制通孔(2015)、控制中轴(3)、限位轴体(301)、控制轴体(302)、控制卡块(303)、辅助收回机构(4)、外部打磨圈(401)、防滑圈(402)、支撑卡块(403)、固定轴体(404)、拆卸槽体(405)、固定拉臂(406)、活动拉臂(407)、固定卡块(408)、传动清洁机构(5)、回收线缆(501)、顶端杆帽(502)、顶端打磨块(503)、收纳臂(504)、底端打磨层(505)、转动通孔(506)、线路通槽(507)、杆帽收纳槽(508)、线路通孔(509),所述传动机构(1)经由电机外壳(101)、电机(102)共同构成;所述电机外壳(101)内部安装有电机(102);所述收纳杆体(2)经由深入杆体(201)、调整槽体(202)、上端固定槽(203)、下端固定槽(204)、弹性滑块(205)、内部收纳腔体(206)、限制腔体(207)、清洁板收纳槽(208)、清洁板转动轴(209)、配合板体(2010)、缓冲弹簧(2011)、活动轴体(2012)、配合孔体(2013)、滑块收纳槽(2014)、限制通孔(2015)共同构成;所述深入杆体(201)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两处清洁板收纳槽(208),且每处清洁板收纳槽(208)顶端均安装有一根清洁板转动轴(209);所述深入杆体(20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限制腔体(207),且限制腔体(207)底端面开设有一处内部收纳腔体(206);所述内部收纳腔体(206)外周面开设有调整槽体(202);所述调整槽体(202)左端面上侧方部位开设有上端固定槽(203),且调整槽体(202)右端面下侧方部位开设有下端固定槽(204);所述上端固定槽(203)底端面、下端固定槽(204)顶端面均开设有一处滑块收纳槽(2014);每处滑块收纳槽(2014)内均滑动安装有两块配合板体(2010),且每块配合板体(2010)顶端面均呈左右对称共开设有两处限制通孔(2015);两块配合板体(2010)中位置相对应的每两处限制通孔(2015)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轴体(2012);每根活动轴体(2012)外周面上均套接有一个缓冲弹簧(2011),且缓冲弹簧(2011)顶端及底端分别与两块配合板体(2010)固定相连接;对应于滑块收纳槽(2014)开口端部位的配合板体(2010)上均设置有一块弹性滑块(205),且弹性滑块(205)底端面开设有两处与限制通孔(2015)位置相对应的配合孔体(2013);所述活动轴体(2012)与配合孔体(2013)滑动相连接;所述收纳杆体(2)安装状态下,所述深入杆体(201)底端面与电机(102)的转轴固定相连接;所述控制中轴(3)经由限位轴体(301)、控制轴体(302)、控制卡块(303)共同构成;所述限位轴体(301)底端面轴心处安装有一根控制轴体(302),且控制轴体(302)外周面右侧方安装有一块控制卡块(303);所述控制中轴(3)安装状态下,所述控制轴体(302)滑动连接在内部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红郑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