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luid heat transfer, and discloses an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 and a cracking furnace. 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 (1) comprises a tubular tube (10) having an inlet (100) for fluid entry and an outlet (101) for fluid outflow.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10) is provided with ribs (11) protruding towards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10), and the ribs (11) are spiral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tube body (10). A spiral extension in which the first end face (110) of the rib (11) towards the inlet (100) forms a first arc along the spiral extension direction. 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 can reduce the thermal stress of itself, thus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 Because the abov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s are installed in the radiation chamber of the cracking furnace, not only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the cracking furnace can be improved, but also the operation cycl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the cracking furnac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化传热管和裂解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传热
,具体地涉及一种强化传热管和裂解炉。
技术介绍
强化传热管是指能够实现强化管内外流体传热的的传热元件,即在单位时间内使单位传热面积传递尽可能多的热量。强化传热管被应用于众多行业如热力发电、石油化工、食品、制药、轻工、冶金、船舶等。以裂解炉为例,裂解炉是石油化工中的重要设备,强化传热管便在裂解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强化传热的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其中,主动的方式需要外力,主要包括机械、表面振动、流体振动、电磁场以及抽吸等方法。由于主动强化传热方式的机理相对复杂,所需投资相对巨大,因此工业应用并不广泛。而被动的方式不需要外力,主要包括扩展表面、表面处理和管内插入物等不同类型的强化传热技术,具体的方式包括增大传热面积,增大平均温度差,增加总的传热系数。其中,增大传热面积主要是通过翅化面、异形面、多空物质结构以及采用小直径热交换管等实现;增大温差则主要通过改变换热流体的温度条件和流动形式来实现;增大流体的总传热系数主要通过提高流体速度,增强流体的扰动,以及及时清理结垢面等方法来实现。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强化传热管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传热管(1)包括具有供流体进入的进口(100)和供所述流体流出的出口(101)的呈管状的管体(10),所述管体(10)的内壁设置有朝向所述管体(10)内凸起的肋片(11),所述肋片(11)沿所述管体(10)的轴向方向作螺旋状延伸,其中,所述肋片(11)的朝向所述进口(100)的第一端面(110)沿着螺旋延伸方向形成为第一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传热管(1)包括具有供流体进入的进口(100)和供所述流体流出的出口(101)的呈管状的管体(10),所述管体(10)的内壁设置有朝向所述管体(10)内凸起的肋片(11),所述肋片(11)沿所述管体(10)的轴向方向作螺旋状延伸,其中,所述肋片(11)的朝向所述进口(100)的第一端面(110)沿着螺旋延伸方向形成为第一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呈凹陷状;和/或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在彼此连接处所成的夹角为大于0°小于等于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朝向所述出口(101)的第二端面沿着螺旋延伸方向形成为第二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面呈凹陷状;和/或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在彼此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为大于0°小于等于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朝向所述管体(10)的中心轴线的第三端面(111)形成为第三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面呈凹陷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面(112)在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到所述管体(10)的中心的方向上逐渐靠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彼此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面(112)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光滑过渡圆角(113)。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壁面(112)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在彼此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为5°-9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的高度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50mm,优选地,所述肋片(11)的高度为10-50mm。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清,刘俊杰,张利军,周丛,申东发,杨沙沙,杜志国,张兆斌,张永刚,杨士芳,李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