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水冷式器使用的冷凝管一般为单通道式冷凝管,冷凝管之间间隔排列形成一排或多排组成散热器芯体。由于冷凝管之间的间隔较多,特别是多排的散热器芯体,使散热器芯体体积加大,制造工艺复杂,散热效果差,而且该结构的芯体强度差,抗震性能低,耗材高,占用空间大,从整体上降低了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包括前片体、后片体和高频焊缝,所述前片体和后片体为一块片体弯折而成,所述前片体的活动端通过高频焊缝与后片体的活动端连接,且所述高频焊缝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侧边;所述前片体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前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上隔槽,所述后片体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后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下隔槽,所述上隔槽和下隔槽交错设置,每相邻的两个上隔槽和下隔槽之间在冷凝管内形成一条微通道,所述冷凝管内设有5-20条微通道,且微通道的水平宽度为0.40-2.00mm。优选地,所述上隔槽至少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包括前片体(1)、后片体(2)和高频焊缝(4),所述前片体(1)和后片体(2)为一块片体弯折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体(1)的活动端通过高频焊缝(4)与后片体(2)的活动端连接,且所述高频焊缝(4)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侧边;所述前片体(1)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前片体(1)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上隔槽(31),所述后片体(2)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后片体(2)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下隔槽(32),所述上隔槽(31)和下隔槽(32)交错设置,每相邻的两个上隔槽(31)和下隔槽(32)之间在冷凝管内形成一条微通道(5),所述冷凝管内设有5‑20条微通道(5),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包括前片体(1)、后片体(2)和高频焊缝(4),所述前片体(1)和后片体(2)为一块片体弯折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体(1)的活动端通过高频焊缝(4)与后片体(2)的活动端连接,且所述高频焊缝(4)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侧边;所述前片体(1)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前片体(1)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上隔槽(31),所述后片体(2)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后片体(2)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下隔槽(32),所述上隔槽(31)和下隔槽(32)交错设置,每相邻的两个上隔槽(31)和下隔槽(32)之间在冷凝管内形成一条微通道(5),所述冷凝管内设有5-20条微通道(5),且微通道(5)的水平宽度为0.40-2.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槽(31)至少设有2个,所述下隔槽(32)至少设有2个,所述上隔槽(31)和下隔槽(32)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微通道(5)的水平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最左侧的微通道(5)的左侧壁与冷凝管左端的最大水平距离均不超过1.20mm;所述冷凝管最右侧的微通道(5)的右侧壁与冷凝管右端的最大水平距离均不超过1.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微通道冷凝管的宽度为8.00-20.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槽(31)的最低点可与后片体(2)贴合,所述下隔槽(32)的最高点可与前片体(1)贴合,且贴合后冷凝管的厚度为1.00-10.00mm;或,所述上隔槽(31)的最低点可与后片体(2)焊接固定,所述下隔槽(32)的最高点可与前片体(1)焊接固定,且焊接固定后冷凝管的厚度为1.00-10.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平,梁立兴,黄乃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安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和达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