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in detection device for emulsion pump,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and a first piston pump body detecting machine. The first piston pump body detecting machine is installed on a worktable, and the first piston pump body detecting machin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eed inlet, a first defective material discharge port and a first good material discharge port. The first upper ejector rod device, the first central shaft, the first turntable, the first lower ejector rod device, the first motor, the first air pump and the first air blowing device; the first central axis is se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installed on the first rack through bearings; the first central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first air pump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turntabl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main body detection device of the emulsion pump is small in occupied area, and can detect the sealing proper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mulsion pump after assembling, and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good product from the defectiv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液泵主体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乳液泵主体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乳液泵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医药行业当中,只需要用手一按就可以将喷雾瓶内部的液体喷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乳液泵的内部是由多个细微的零件拼装而成。市面上的乳液泵一般都包括按头、锁盖、螺牙外盖、活塞组件、弹簧、泵体和垫片,锁盖安装在泵体上端,螺牙外盖套装在泵体上端的外侧;泵体底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第一止回阀(第一止回阀包括有一玻璃珠);活塞组件和弹簧设于泵体内,活塞组件包括主柱、活塞和副柱,副柱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按头与主柱上端连接;活塞呈环状并且套装在主柱上,活塞的内侧壁与主柱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活塞的外侧壁与泵体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弹簧上端与副柱接触、下端与泵体接触(弹簧可对副柱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副柱、主柱和活塞上升复位)。上述螺牙外盖用于与包装瓶的瓶口连接,从而将乳液泵安装到包装瓶上。通常,上述锁盖中心部位设有螺孔,按头下端设有可旋入该螺孔的外螺纹段,当包装瓶所包装的产品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按头下端的外螺纹段旋入锁盖中心部位的螺孔中。目前大多数厂家在生产乳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液泵主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所述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不良品出料口和第一良品出料口;所述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控制装置、第一上顶杆装置、第一中心轴、第一转盘、第一下顶杆装置、第一电机、第一气泵和第一吹气装置;第一中心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中心轴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气泵安装在第一转盘上;第一上顶杆装置包括第一上圆柱凸轮、第一上顶杆转盘、多个第一上顶杆和多个第一上顶杆密封装置,第一上圆柱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上顶杆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液泵主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所述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不良品出料口和第一良品出料口;所述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控制装置、第一上顶杆装置、第一中心轴、第一转盘、第一下顶杆装置、第一电机、第一气泵和第一吹气装置;第一中心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中心轴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气泵安装在第一转盘上;第一上顶杆装置包括第一上圆柱凸轮、第一上顶杆转盘、多个第一上顶杆和多个第一上顶杆密封装置,第一上圆柱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上顶杆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一中心轴上,第一上顶杆转盘处在第一上圆柱凸轮下方,各第一上顶杆均安装在第一上顶杆转盘上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一上顶杆转盘上下移动,各第一上顶杆沿第一上顶杆转盘的周向分布,第一上顶杆上端设有与第一上圆柱凸轮下端面的曲线轮廓配合的第一上滚轮,第一上顶杆密封装置与第一上顶杆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上顶杆密封装置安装在第一上顶杆下端;第一下顶杆装置包括第一下圆柱凸轮、第一下顶杆转盘、多个第一下顶杆和多个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第一下圆柱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下顶杆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一中心轴上,第一下顶杆转盘处在第一下圆柱凸轮上方,各第一下顶杆均安装在第一下顶杆转盘上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一下顶杆转盘上下移动,各第一下顶杆沿第一下顶杆转盘的周向分布,第一下顶杆下端设有与第一下圆柱凸轮上端面的曲线轮廓配合的第一下滚轮,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与第一下顶杆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安装在第一下顶杆上端,各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的侧壁设有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各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的上端设有连通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的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出气口,各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分别与第一气泵的出气口连接;第一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一中心轴上并且设于第一上顶杆转盘与第一下顶杆转盘之间,第一转盘的外沿设有多个第一乳液泵主体卡口,各第一乳液泵主体卡口沿第一转盘的周向分布;第一上顶杆、第一乳液泵主体卡口分别与第一下顶杆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吹气装置的吹气口处在第一乳液泵主体卡口的内侧并且对准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的第一不良品出料口;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设有第一气压传感器,各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的第一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气泵和第一吹气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装置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液泵主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顶杆密封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上顶杆下端的第一上顶杆密封座和用于密封乳液泵主柱口部的第一上顶杆密封垫,第一上顶杆密封垫安装在第一上顶杆密封座下端;所述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包括第一盖片、第一灌气装置密封垫、第一灌气座、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压缩弹簧座,第一灌气装置密封垫安装在第一灌气座上端,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出气口设在第一灌气装置密封垫的中央部位,第一盖片盖合在第一灌气装置密封垫的边缘部位上并且与第一灌气座连接,第一灌气座设有第一灌气座内腔,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设在第一灌气座的侧面,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和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出气口分别与第一灌气座内腔连通,第一气压传感器设在第一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处,第一压缩弹簧座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腔,第一灌气座和第一压缩弹簧均处在第一容腔中,第一灌气座处于第一压缩弹簧上方,第一压缩弹簧上端与第一灌气座底部连接或紧密接触,第一压缩弹簧下端与第一压缩弹簧座连接或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液泵主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泵主体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玻璃珠检测机,第二玻璃珠检测机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玻璃珠检测机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不良品出料口和第二良品出料口,第一活塞泵体检测机的第一良品出料口连接第二玻璃珠检测机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玻璃珠检测机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控制装置、第二上顶杆装置、第二中心轴、第二转盘、第二下顶杆装置、第二电机、第二气泵和第二吹气装置;第二中心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二中心轴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气泵安装在第二转盘或第二中心轴上;第二上顶杆装置包括第二上圆柱凸轮、第二上顶杆转盘、多个第二上顶杆和多个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第二上圆柱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二上顶杆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二中心轴上,第二上顶杆转盘处在第二上圆柱凸轮下方,各第二上顶杆均安装在第二上顶杆转盘上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上顶杆转盘上下移动,各第二上顶杆沿第二上顶杆转盘的周向分布,第二上顶杆上端设有与第二上圆柱凸轮下端面的曲线轮廓配合的第二上滚轮,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与第二上顶杆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安装在第二上顶杆下端;第二下顶杆装置包括第二下圆柱凸轮、第二下顶杆转盘、多个第二下顶杆和多个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第二下圆柱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二下顶杆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二中心轴上,第二下顶杆转盘处在第二下圆柱凸轮上方,各第二下顶杆均安装在第二下顶杆转盘上并能够相对于第二下顶杆转盘上下移动,各第二下顶杆沿第二下顶杆转盘的周向分布,第二下顶杆下端设有与第二下圆柱凸轮上端面的曲线轮廓配合的第二下滚轮,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与第二下顶杆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安装在第二下顶杆上端,各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的侧壁设有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各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的下端设有连通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的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出气口,各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的侧壁设有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各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的上端设有连通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的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出气口,各第二上顶杆灌气装置和各第二下顶杆灌气装置入气口分别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曙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凯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