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透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99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药物传递用电渗透泵,其能应用于贴在身体上的贴片式药物传递器或可穿戴(wearable)医疗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渗透泵包括:连接器,提供有药物流入口和药物流出口;止回阀组件,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一侧;及驱动部,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另一侧,与通过所述止回阀组件的药物隔离,并对所述药物施加压力以使所述药物移动至所述药物流出口侧。

Electroosmotic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渗透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贴在人体上的贴片式药物传递器或可穿戴(wearable)医疗设备的药物传递用电渗透泵。
技术介绍
电渗透泵是利用了在毛细管或多孔分离膜的两端上施加电压时发生的流体移动现象的泵。与普通机械泵相比,电渗泵可以制造得非常小,且无噪音,耗电少。作为一例,在专利国际申请公开WO2011/112723号中公开有一种包括位于多孔银/氧化银阳极(anode,氧化电极)和多孔银/氧化银阴极(cathode,还原电极)之间的陶瓷膜的电渗透泵。上述专利公开了一种药物传递装置,该装置在由陶瓷制造的多孔分离膜的两端上设置有电极,并且利用施加规定的电位时产生与该电位成比例的压力的原理,该装置附加采用两个传递流体室及用于注射药物的针。但是,在上述专利的药物传递装置中所使用的电渗透泵为所要传递的药物和作为在泵的驱动中所使用的工作流体的水通过油来分离的结构,因此在药物和水的界面上随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混合(mixing)。在电渗透泵中需要分离作为传递对象的药物和作为工作流体的水。药物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在组成成分中显示生理活性的物质能够在用于驱动电渗透泵的电位上被氧化或还原。此外,当药物直接接触到电极时,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被吸附于电极而导致泵性能下降,因此优选为电极与药物彼此分离的结构。但是,以往的技术存在着不能充分满足这些条件的问题。此外,在泵的驱动中所需的耗电量是在作为贴在人体上的贴片式药物传递器或可穿戴(wearable)医疗设备应用时决定实际可实用性的因素,因此要求一种在低功率下驱动的小型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渗透泵,该电渗透泵使工作流体和作为传递对象的药物彼此分离,从而防止混合在一起,因此通过稳定的工作增大商品性,且防止副作用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渗透泵,该电渗透泵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对于耗电量的流体传递效率。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渗透泵,所述电渗透泵包括:连接器,提供有药物流入口和药物流出口;止回阀组件,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一侧;及驱动部,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另一侧,与通过所述止回阀组件的药物隔离,并对所述药物施加压力以使所述药物移动至所述药物流出口侧。所述止回阀组件可包括:流入用止回阀,配置在所述药物流入口,用于使所述药物单向移动;及排出用止回阀,配置在所述药物流出口,用于排出通过所述流入用止回阀传递的所述药物。所述止回阀组件优选包括阀壳,所述阀壳结合在所述连接器上且提供有药物流入延伸管道和药物排出延伸管道,所述药物流入延伸管道连接在所述药物流入口上,所述药物排出延伸管道连接在所述药物流出口上,在所述药物流入延伸管道上配置有流入用止回阀,在所述药物排出延伸管道上配置有排出用止回阀。优选在所述药物流入延伸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流入用止回阀的第一固定夹具,在所述药物排出延伸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排出用止回阀的第二固定夹具。所述驱动部优选包括:第一膈膜,结合在所述连接器上,用于阻断所述止回阀组件的药液;第一泵壳,结合在所述第一膈膜上且在内部提供有用于收容工作流体的空间;第一电源供给线,结合在所述第一泵壳上,用于接收电源;第一电极,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给线上;膜,所述膜的一侧结合在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结合在所述膜的另一侧上;第二电源供给线,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极供给电源;第二泵壳,结合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上且在内部提供有用于收容工作流体的空间;及第二膈膜,结合在所述第二泵壳上。优选所述第一泵壳提供有沿轴向贯通的空间,所述第一泵壳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一膈膜和所述第一电极来封闭,所述第二泵壳提供有另外的沿轴向贯通的空间,所述第二泵壳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膈膜来封闭。优选在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膈膜之间提供有空间部,所述空间部用于使药物通过所述药物流入口向所述药物流出口排出。优选所述膜由供工作流体和离子移动的多孔材质来构造。优选所述膜由非导体来构造。优选在所述第一膈膜或所述第二膈膜中提供有由凹凸构造的皱纹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由具有柔性的膈膜来分离泵工作流体和如药物等传递对象流体,因此具有能够防止因对电极施加的电压而在传递对象流体中包含的有效成分通过电化学反应变质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在泵工作流体中包含的成分传递到药物,因此在设计贴片式药物传递器时可采用多种传递流体,从而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即,本专利技术能够设计如下的贴片式药物传递器,所述贴片式药物传递器能够向如糖尿病等特定疾病患者选择供给最佳药物,或者能够适用于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开放压力极低的止回阀来加快止回阀的反应速度,从而具有使得电渗透泵在低功率下高效工作以提高电渗透泵的商品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而表示电渗透泵外形的立体图。图2为从另一角度上观察图1所示电渗透泵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切开图1的Ⅳ-Ⅳ部后观察的剖视图。图5为切开图1的Ⅴ-Ⅴ部后观察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使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可用多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而且在通篇说明书中对相似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和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切开图1的Ⅳ-Ⅳ部后观察的剖视图,图5为切开图1的Ⅴ-Ⅴ部后观察的剖视图,这些附图表示电渗透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渗透泵包括连接器1、止回阀组件3及驱动部5。可在连接器1的一侧上结合有止回阀组件3,在另一侧上结合有驱动部5。连接器1提供有用于划分止回阀组件3和驱动部5的隔壁1a。隔壁1a提供有药物流入口1b和药物流出口1c。药物流入口1b和药物流出口1c配置为彼此相隔的同时贯通隔壁1a。药物流入口1b可为引入待向人体投入的药液的通道,药物流出口1c可为引入到药物流入口1b的药物在循环后排出的通道,以便该药物能够重新投入人体。止回阀组件3可包括阀壳7、流入用止回阀9、排出用止回阀11、第一固定夹具13及第二固定夹具15。在阀壳7中提供有药物流入延伸管道7a和药物排出延伸管道7b。阀壳7可结合在连接器1的一侧上。此外,药物流入延伸管道7a连接在药物流入口1b上,药物排出延伸管道7b连接在药物流出口1c上。流入用止回阀9配置在药物流入延伸管道7a上。流入用止回阀9能够使向人体投入的药液向药物流入口1b侧通过,且阻断其反向移动。排出用止回阀11配置在药物排出延伸管道7b上。排出用止回阀11能够使通过药物流入口1b的药物向人体注入的方向通过,且阻断其反向移动。流入用止回阀9和排出用止回阀11可使用柔软且开放压力较低的鸭嘴阀(Duckbillvalve)。这种流入用止回阀9和排出用止回阀11增加相对于耗电量的流体传递效率,因此能够长时间工作,能够增加商品性。第一固定夹具13可夹设在药物流入延伸管道7a中,以便起到固定流入用止回阀9的作用。第二固定夹具15可夹设在药物排出延伸管道7b中,以便起到固定排出用止回阀11的作用。此外,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夹具13和第二固定夹具15具备能够使药物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渗透泵,包括:连接器,提供有药物流入口和药物流出口;止回阀组件,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一侧;及驱动部,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另一侧,与通过所述止回阀组件的药物隔离,并对所述药物施加压力以使所述药物移动至所述药物流出口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31 KR 10-2016-01121311.一种电渗透泵,包括:连接器,提供有药物流入口和药物流出口;止回阀组件,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一侧;及驱动部,结合在所述连接器的另一侧,与通过所述止回阀组件的药物隔离,并对所述药物施加压力以使所述药物移动至所述药物流出口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泵,其中,所述止回阀组件包括:流入用止回阀,配置在所述药物流入口,用于使所述药物单向移动;及排出用止回阀,配置在所述药物流出口,用于排出通过所述流入用止回阀传递的所述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泵,其中,所述止回阀组件包括阀壳,所述阀壳结合在所述连接器上且提供有药物流入延伸管道和药物排出延伸管道,所述药物流入延伸管道连接在所述药物流入口上,所述药物排出延伸管道连接在所述药物流出口上,在所述药物流入延伸管道上配置有流入用止回阀,在所述药物排出延伸管道上配置有排出用止回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渗透泵,其中,在所述药物流入延伸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流入用止回阀的第一固定夹具,在所述药物排出延伸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排出用止回阀的第二固定夹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泵,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承河金载烘金在珍宋镛喆
申请(专利权)人:艺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