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行波管的抑制群时延失真螺旋线及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376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间行波管非线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间行波管的抑制群时延失真螺旋线及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输入螺旋线初始端的一段改变为正渐变螺线段,从而对群时延失真产生抑制作用;之后通过延长输出螺旋线第一段均匀螺线段长度的方式,在保证群时延失真抑制效果的情况下提高增益,从而使在保证整个频带内的增益不损失的情况下,对群时延失真进行抑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抑制群时延失真螺旋线,对现有空间行波管群时延失真抑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并对整个空间行波管做了增益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行波管的抑制群时延失真螺旋线及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行波管非线性
,涉及一种空间行波管的抑制群时延失真螺旋线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应用于各类卫星、航天器、雷达和电子对抗系统的核心部件,空间行波管的研制一直都深受国内外的重视。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对空间行波管的数量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同时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空间行波管并不是线性放大器,其非线性工作过程将会导致出现各项非线性特性,从而对卫星系统和雷达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其中群时延失真将会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时延,使系统的误码率大大增加,从而对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和伪测距精度产生影响。群时延失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行波管的慢波电路是一个复杂的色散系统,这将导致不同频率下的信号在系统中的相速不同,从而产生传播时间差。但是现有技术中对群时延失真的抑制研究寥寥无几,仅有的一些抑制方法的研究也会对行波管的增益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群时延失真特性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或不足,为解决现有空间行波管群时延失真抑制时对行波管的增益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行波管的抑制群时延失真螺旋线,包括输入螺旋线和输出螺旋线,其特征在于:输入螺旋线和输出螺旋线之间用切断隔开,在切断两边加入衰减器来抑制反射;所述输入螺旋线包括一段均匀螺线段和一段正渐变螺线段;正渐变螺线段为输入螺旋线的初始端,均匀螺线段为输入螺旋线的末端;正渐变螺线段的初始螺距值取均匀螺线段螺距值的60%‑70%,长度取输入螺旋线长度的20%‑30%;所述输出螺旋线分为四段,从靠近输入螺旋线侧开始依次为:第一段均匀螺线段、第一段渐变螺线段、第二段渐变螺线段和第二段均匀螺线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行波管的抑制群时延失真螺旋线,包括输入螺旋线和输出螺旋线,其特征在于:输入螺旋线和输出螺旋线之间用切断隔开,在切断两边加入衰减器来抑制反射;所述输入螺旋线包括一段均匀螺线段和一段正渐变螺线段;正渐变螺线段为输入螺旋线的初始端,均匀螺线段为输入螺旋线的末端;正渐变螺线段的初始螺距值取均匀螺线段螺距值的60%-70%,长度取输入螺旋线长度的20%-30%;所述输出螺旋线分为四段,从靠近输入螺旋线侧开始依次为:第一段均匀螺线段、第一段渐变螺线段、第二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禄邓文凯胡权朱小芳杨中海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