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实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的火灾烟气扩散特性进行模拟实验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超饱和,通行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已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缓解交通压力、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地下交通转换通道作为连接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正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由于地下空间结构的封闭性,发生火灾时,排烟与散热条件差、温度高,有毒烟气将迅速累积,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和救援,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引发公众对地下空间安全性的质疑。因此,设计合理的地下空间通风排烟系统、确定合理的防排烟系统运行策略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大意义。地下交通转换通道通常由敞开段连接多条联络通道组成,相比于常规隧道或地下车库等构筑物,其内烟气扩散情况更为复杂,防排烟难度也相应升高,具体体现在:1)由于结构连通,两向通风气流互相影响,敞开段内流场结构难以确定;2)风机数量多,分布、开启组合方式多。3)火灾场景更为多样。现有的国内外相关规范仅采用一维假定,针对常规隧道的防排烟系统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包括模拟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的模型主体,与模型主体对接并产生烟气的燃烧器,以及烟气成像系统;所述烟气成像系统包括激光片光源和记录烟气分布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片光源为布置在所述模型主体内的多个,所述激光片光源发射的平面激光与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平行;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为与所述激光片光源一一对应的多个,布置在所述模型主体观测窗外;相对应的一对激光片光源和图像记录设备,各自带有滤出相同波长的激光的滤光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包括模拟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的模型主体,与模型主体对接并产生烟气的燃烧器,以及烟气成像系统;所述烟气成像系统包括激光片光源和记录烟气分布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片光源为布置在所述模型主体内的多个,所述激光片光源发射的平面激光与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平行;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为与所述激光片光源一一对应的多个,布置在所述模型主体观测窗外;相对应的一对激光片光源和图像记录设备,各自带有滤出相同波长的激光的滤光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主体为空腔结构,所述模型主体的尺寸为实际地下工程的1/9~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为垂直布置的空腔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混合室和整流室;所述混合室的下部设有燃气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燃气和空气混合后形成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所述整流室的上部设有接入所述模型主体的空腔内部的出气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的空腔内设有并列布置且形状相同的上、下两层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为矩形截面绕圆周旋转形成的环形空腔结构,包括同心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两环形管道的外侧壁分别与所述燃气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对接,两环形管道的内侧壁均设有多个出气微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所述环形管道的外侧壁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相切,所述正方形的边长w1与所述混合气体的流量Q满足以下关系式:式中,w1的单位为m,Q的单位为m3/h。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交通转换通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的内径R2和外径R1满足以下关系式:0.6R1≤R2≤0.8R1;所述混合室的高度h1与所述环形管道的内径R2满足以下关系式:h1≥8R2;所述上、下两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珂,张天航,殷铭简,侯云鸽,吴凯杰,罗淳厚,郭淇萌,张勋,严晓龙,黄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