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63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该摄像头测试装置包括柜体、移动测试台、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柜体通过隔板将其内腔分隔成上检测腔和下检测腔;移动测试台设于隔板上,包括前后延伸的导轨组件和与导轨组件活动连接可前后移动的固定夹具;检测组件包括均设于上检测腔内的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和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均设置于下检测腔内的前摄红外测试组件和暗箱测试组件、以及设于移动测试台上可前后移动的中继镜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均内置于下检测腔的光源控制件和控制主机,检测组件与光源控制件和控制主机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提高摄像头测试装置的红外检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头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普及,以及人脸识别系统的发展,安装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上的摄像头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了增强夜间图像捕捉能力,通常需要在手机上增加红外摄像头来追求更强的摄像效果。然而,在目前常见的用于检测摄像头的检测设备中,通常不具备红外测试的功能,无法满足客户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旨在提高摄像头测试装置的红外检测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包括柜体、移动测试台、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柜体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的内腔分隔成沿上下排布的上检测腔和下检测腔;移动测试台设于所述隔板上,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组件、以及与所述导轨组件活动连接以前后移动的固定夹具;检测组件包括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前摄红外测试组件、暗箱测试组件、中继镜组件;所述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和所述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均设于所述上检测腔内,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和所述暗箱测试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下检测腔内,所述中继镜组件设于所述移动测试台上,并与所述导轨组件活动连接以前后移动;控制组件包括均内置于所述下检测腔的光源控制件和控制主机,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光源控制件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也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夹具上固定有待测摄像头,所述待测摄像头包括朝上的后置摄像头和朝下的前置摄像头;所述固定夹具依照测试顺序,至少具有由前及后依次排布的测试起止位、后摄白卡测试位、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前摄红外测试位、与所述后摄远焦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后摄远焦测试位、与所述后摄近焦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后摄近焦测试位、以及与所述暗箱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前摄闪光灯测试位;所述隔板上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位处设有第一通孔,且于前摄闪光灯测试位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用以显露所述前置摄像头。可选地,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包括第一背光源板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背光源板上下调节的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背光源板间隔设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位的下方,并与所述光源控制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夹具还具有位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位与所述后摄远焦测试位之间的前摄远焦红外测试位;所述前摄远焦红外测试位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位置对应,且所述中继镜组件移动至所述前摄远焦红外测试位。可选地,所述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包括第二背光源板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背光源板上下调节的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背光源板间隔设于所述后摄远焦测试位的上方,且所述中继镜组件移动至所述后摄远焦测试位;所述第二背光源板与所述光源控制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包括第三背光源板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三背光源板上下调节的第三调节结构,所述第三背光源板间隔设于所述后摄近焦测试位的上方,并与所述光源控制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以及所述第三调节结构均包括同步带轮、调节杆、及导向杆;所述调节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杆间隔设于所述调节杆旁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同步带轮设于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并通过轴向转动带动所述调节杆上下运动;在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中,所述调节杆与水平放置的所述第一背光源板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轮设于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在所述第二调节结构或所述第三调节结构中,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背光源板或所述第三背光源板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轮设于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可选地,所述暗箱测试组件包括遮光盒、漫射板以及调节螺丝,所述遮光盒与所述隔板密封连接,并具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容腔;所述漫射板放置于所述容腔的底面上,所述调节螺丝从外穿设所述遮光盒的底板后与所述漫射板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固定夹具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夹具包括承载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的多个左右并排设置的固定夹持单元,每一所述固定夹持单元均夹持固定有一个具有所述待测摄像头的待测产品;每一所述固定夹持单元包括自动加紧件、自动USB插拔模块、多个定位块,多个所述定位块适配待测产品的外形间隔分布,且与所述待测产品的外周缘触接;所述自动加紧件设于所述定位块的前方,并与所述待测产品的一端抵接,所述自动USB插拔模块设于所述定位块的前方,并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本摄像头测试装置除了设有常规的摄像头性能检测组件之外,由于在下检测腔中还设有前摄红外测试组件,故还可以同时满足对待测产品的前置红外摄像头的红外功能测试,使得操作者能知晓前置红外摄像头的质量好坏以及是否合格要求等,从而提高摄像头测试装置的红外检测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摄像头测试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去除部分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去除全部外壳后的右视图;图4为图3中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处于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移动测试台和暗箱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柜体11隔板13外壳14上检测腔15下检测腔16风扇21固定夹具211测试起止位212后摄白卡测试位213前摄红外测试位214后摄远焦测试位215后摄近焦测试位216前摄闪光灯测试位217承载板218自动加紧件219自动USB插拔模块219a驱动气缸220定位块21检测传感器231后摄远焦测试组件311第二背光源板312第二调节结构32后摄近焦测试组件321第三背光源板322第三调节结构33前摄红外测试组件331第一背光源板332第一调节结构3a同步带轮3b调节杆3c导向杆34暗箱测试组件341遮光盒342漫射板343调节螺丝35中继镜组件351中继镜41光源控制件42控制主机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的内腔分隔成沿上下排布的上检测腔和下检测腔;移动测试台,设于所述隔板上,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组件、以及与所述导轨组件活动连接以前后移动的固定夹具;检测组件,包括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前摄红外测试组件、暗箱测试组件、中继镜组件;所述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和所述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均设于所述上检测腔内,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和所述暗箱测试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下检测腔内,所述中继镜组件设于所述移动测试台上,并与所述导轨组件活动连接以前后移动;以及,控制组件,包括均内置于所述下检测腔的光源控制件和控制主机,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光源控制件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也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的内腔分隔成沿上下排布的上检测腔和下检测腔;移动测试台,设于所述隔板上,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组件、以及与所述导轨组件活动连接以前后移动的固定夹具;检测组件,包括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前摄红外测试组件、暗箱测试组件、中继镜组件;所述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和所述后摄近焦测试组件均设于所述上检测腔内,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和所述暗箱测试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下检测腔内,所述中继镜组件设于所述移动测试台上,并与所述导轨组件活动连接以前后移动;以及,控制组件,包括均内置于所述下检测腔的光源控制件和控制主机,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光源控制件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也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上固定有待测摄像头,所述待测摄像头包括朝上的后置摄像头和朝下的前置摄像头;所述固定夹具依照测试顺序,至少具有由前及后依次排布的测试起止位、后摄白卡测试位、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前摄红外测试位、与所述后摄远焦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后摄远焦测试位、与所述后摄近焦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后摄近焦测试位、以及与所述暗箱测试组件位置对应的前摄闪光灯测试位;所述隔板上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位处设有第一通孔,且于所述前摄闪光灯测试位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用以显露所述前置摄像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包括第一背光源板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背光源板上下调节的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背光源板间隔设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位的下方,并与所述光源控制件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还具有位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位与所述后摄远焦测试位之间的前摄远焦红外测试位;所述前摄远焦红外测试位与所述前摄红外测试组件位置对应,且所述中继镜组件移动至所述前摄远焦红外测试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摄远焦测试组件包括第二背光源板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背光源板上下调节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福达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