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2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具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覆盖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包括本体,本体的侧壁设有凹部;隔离构件,隔离构件具有容纳腔,本体容纳于容纳腔;凸部,连接于隔离构件的内壁,并且朝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其中,凸部容纳于凹部,以阻止本体相对于隔离构件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顶盖组件能够提高电极端子的过流能力以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在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上述的问题,对电动车的核心零件二次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二次电池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等。目前,二次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和顶盖组件。现有的顶盖组件中,顶盖板为金属板并且开设通孔。极柱包括延伸部,延伸部穿过通孔并露出于顶盖板的外部。延伸部上套设有绝缘件并且绝缘件的上方设有连接块。绝缘件朝向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两个防转凸起,并且绝缘件具有位于两个防转凸起之间的过孔,延伸部穿过该过孔。然而,由于受到两个防转凸起的限制,该过孔的孔径大小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延伸部的径向尺寸偏小,进而使得延伸部的过流能力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能够提高电极端子的过流能力以及稳定性。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包括:顶盖片,具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覆盖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包括本体,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100)的顶盖组件(30),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31),所述顶盖片(31)具有电极引出孔(311);电极端子(32),所述电极端子(32)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311),所述电极端子(32)包括本体(321),所述本体(321)的侧壁设有凹部(322);隔离构件(33),所述隔离构件(33)具有容纳腔(331),所述本体(321)容纳于所述容纳腔(331);凸部(34),所述凸部(34)连接于所述隔离构件(33)的内壁,并且朝靠近所述电极引出孔(31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凸部(34)容纳于所述凹部(322),以阻止所述本体(321)相对于所述隔离构件(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100)的顶盖组件(30),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31),所述顶盖片(31)具有电极引出孔(311);电极端子(32),所述电极端子(32)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311),所述电极端子(32)包括本体(321),所述本体(321)的侧壁设有凹部(322);隔离构件(33),所述隔离构件(33)具有容纳腔(331),所述本体(321)容纳于所述容纳腔(331);凸部(34),所述凸部(34)连接于所述隔离构件(33)的内壁,并且朝靠近所述电极引出孔(31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凸部(34)容纳于所述凹部(322),以阻止所述本体(321)相对于所述隔离构件(33)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22)沿厚度方向(X)贯通所述本体(3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21)为圆柱结构,所述本体(321)的所述侧壁设有多个所述凹部(322),所述凸部(34)的数量等于所述凹部(322)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构件(33)和所述凸部(34)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材质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32)还包括外接段(323),所述外接段(323)位于所述本体(321)远离所述顶盖片(31)的一侧,所述本体(321)凸出于所述外接段(323)的周向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构件(33)与所述本体(321)接触,并且在厚度方向(X)上,所述隔离构件(3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321)远离所述顶盖片(31)的一侧,以阻止所述本体(321)朝远离所述顶盖片(31)的方向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丰刚曾毓群郭剑李全坤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