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nometer biosensor for detecting lactat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by fluorescen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doping Mn with red light emission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生物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癌症仍然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癌症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德国生理学家OttoWarburg在1924年提出,癌症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内糖的无氧酵解增强加上氧消耗量降低造成的,被称为瓦尔堡效应。癌细胞通常是通过增强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来为自身提供能量,即通过乳酸脱氢酶将葡萄糖转变成乳酸。因此癌细胞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远远高于正常细胞。而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葡萄糖无氧酵解过程中乳酸脱氢酶的辅酶因子,在代谢速度过快造成乳酸堆积的癌细胞中,NAD+的浓度远远高于其在普通细胞中的浓度。因此,可以通过测定NAD+的浓度来反应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在不同领域中均被看作是取代传统方法的分析替代方法。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分析装置,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生物受体(抗体、DNA探针或细胞等),用于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来特异性检测物质;以及转换器或传感器,能够将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以水热法合成的具有红光发射的掺杂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以水热法合成的具有红光发射的掺杂Mn2+的立方相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为基础,通过其表面油酸配体与尼罗蓝衍生物之间的亲疏水相互作用制成的,具有水溶性,结构稳定,化学组成差异小,且传感信号强度较高的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其中尼罗蓝衍生物的表达式为NB-C18PMH-PEG。2.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成纳米粒子:合成表面配体为油酸的油溶性掺杂Mn2+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其环己烷分散液与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后离心,取固体分散到三氯甲烷中,使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的表面被油酸配体配位,得到第一分散液;2)制得配体的前驱物:将聚马来酸酐/1-十八碳烯交替共聚物(C18PMH)和甲氧基聚乙二醇胺(mPEG-NH2)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三乙基胺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后,室温下搅拌,得到第二分散液;3)制得改性配体:将第二分散液旋转蒸发得到粉红色固体粉末,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尼罗蓝(NileBlueA,NB)、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后,室温下避光搅拌,通过透析袋用去离子水透析,冷冻干燥后,分散到三氯甲烷中,得到第三分散液,制得尼罗蓝衍生物,其表达式为:NB-C18PMH-PEG;4)整体表面改性:将第一分散液与第三分散液混合,40~60℃加热条件下避光搅拌,蒸发三氯甲烷后,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即得到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分散液具体步骤为:合成表面配体为油酸的油溶性掺杂Mn2+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将其分散在环己烷中,预备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然后以体积比1:1~1:2的比例混合,并在室温下超声分散后,每分钟8000~10000转,离心洗涤,将所得固体分散到三氯甲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宁,王卓,姜宏,施利毅,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