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05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传感帽隔热套与传感帽铆合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将热电偶头部金属及传感帽背面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减少外界热空气对流换热的影响,以及对传感帽背部辐射传热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传感帽摆动范围较大,与炊具底部紧密接触,能自适应各种不同的炊具以及炊具的摆放位置,反应灵敏,自动识别无锅状态,防火隔热能力强,测温精度高,温度传递准确,能实时准确探测炊具底部温度信号。

A Gas Cooker Temperature Sens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s stove temperature sensor, in which the heat insulation sleeve of the sensing cap is riveted with the sensing cap to form a closed space, which completely isolates the metal of the thermocouple head and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sensing cap from the outside air,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the outside hot air and the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of the back of the sensing cap. The invention has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wide swing range of sensing cap, close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cooker, can adapt to the placement of various cookers and cookers, is sensitive in response, can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 state of no pot, has strong fire preven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ability, high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ccuracy, accurate temperature transmission, and can detect the bottom temperature signal of the cooker in real time and accura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燃气灶
,尤其是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在使用普通燃气灶烹饪过程中温度不易控制,食物容易过热烧糊、发烟,产生使人致癌的苯并芘、杂环胺;所以快速、精准、智能控制锅内温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需求。现有燃气灶温度传感器多数以防干烧功能为主,采用增加隔热层数量的方案减少火焰辐射热和热空气对传感器的影响,但测温点一般为开放或半封闭方式,仍然受热对流影响较大,造成响应速度慢、温度探测误差大,不适合炒菜过程中需要快速精准响应锅内温度,只能简单适应煮饭或者大误差范围内的防干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降低传感帽与其外部环境的热交换,将传感器传感帽外部环境的热量与锅底进行热交换,同时减少整个传感器头部的热容量,提供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增强响应速度,提高测量精度。本专利技术用如下方式实现。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帽及与传感帽底部连接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帽隔热套,传感帽隔热套与传感帽铆合在一起组成传感帽组件,在传感帽下方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传感帽及传感帽隔热套通过传感帽压缩弹簧支撑在支撑组件上,热电偶的导线穿过传感帽隔热套及支撑组件下端的套管。该封闭空间将热电偶头部金属及传感帽背面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减少外界热空气对流换热的影响,以及对传感帽背部辐射传热影响,提高探测精度。同时结构件的热容量非常小,大大提高传感器响应速度,提高实时温度准确性。伸缩式传感帽组件能够上下运动并能圆周方向自由摆动,紧贴锅底,提高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帽隔热套中心位置连接有隔热管,热电偶的导线穿过所述隔热管,所述隔热管通过挤压变形封闭管道和固定热电偶的导线,防止头部细小热电偶线反复运动而断裂。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帽组件外周还有导热外套,所述导热外套通过导热外套压缩弹簧安装在支撑组件上,伸缩式结构,上下运动及四周摆动,有利于紧贴锅底。所述传感帽组件与导热外套之间有均匀的环形间隙,所述支撑组件有相应的环形缝隙形成气流通道,减少直接热传导并用于排出上方缝隙掉下来的杂物等。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外套顶部为环形平面,增大与锅底的传热面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压缩弹簧安装在支座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和支座上有相应的导向件。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外套上端有与之紧贴且具有更高热导率的导热环。使隔热外套的热量通过导热环更快与锅底热交换,让四周与锅底的温差更小。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帽通过支脚安装于导热环。传感帽组件可以相对对导热环上下滑动,保证传感帽与导热环的同心度,减少因不同心而增大的热辐射影响;传感帽与导热环为点接触,减少接触热传导。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下端还装有微动开关触发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与热电偶并列的传感帽隔热套测温线,末端均连接控制器,传感帽隔热套测温探点位于传感帽测温探点下方,均在传感帽组件内部;支撑组件下端的套管末端通过软管连接风机。如上所述的双测温线的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当探测到传感帽隔热套测温探点II温度比传感帽测温探点I温度高于某一值X时启动风机,待测温探点II温度与测温探点I温差小于某一值Y时停止鼓风,通过风机使传感帽温度与其下方的某一环境温度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下方环境温度最大限度接近传感帽温度,从而降低下方环境对传感帽测温的影响。如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方法,控制器收集探点I温度值TI和探点II温度值TII,根据预设算式计算得出变化函数f(TII),再将温度值TI和变化函数f(TII)相加得出锅底温度T0供控制程序采用。即锅底温度T0=TI+f(TII),f(TII)为一变化函数,通过实验测试T0、TI数据,再根据总结变化规律而推导出,作为环境温度影响的补充,所得温度误差比单独一个热电偶的测量值小很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传感帽摆动范围较大,与炊具底部紧密接触,能自适应各种不同的炊具以及炊具的摆放位置,反应灵敏,自动识别无锅状态,防火隔热能力强,测温精度高,温度传递准确,能实时准确探测炊具底部温度信号,采集并提供给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燃烧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温度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微动开关安装示意图;图3是带导热环的温度传感器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有两根测温线的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帽1及与传感帽1底部连接的热电偶2,热电偶2的头部和高导热性能材质的传感帽1采用铆接,传感帽1的铆接孔为横向;传感帽1、传感帽压缩弹簧4与传感帽隔热套3通过传感帽1上的铆合脚连接在一起组成传感帽组件,在传感帽1下方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传感帽1及传感帽隔热套3通过传感帽压缩弹簧4支撑在支撑组件6上,传感帽隔热套3中心位置连接有隔热管5,热电偶2的导线穿过所述隔热管5及支撑组件6下端的套管7连接控制器,隔热管5通过挤压变形封闭管道和固定热电偶2的导线,防止头部细小热电偶线反复运动而断裂,传感帽组件内的封闭空间将热电偶2头部金属及传感帽1背面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减少外界热空气对流换热的影响,以及对传感帽1底部辐射传热影响,提高探测精度,同时结构件的热容量非常小,大大提高传感器响应速度,提高实时温度准确性。传感帽压缩弹簧4使传感帽组件能够上下运动并能圆周方向自由摆动,紧贴锅底,提高可靠性。传感帽组件外周还有导热外套10,导热外套10通过导热外套压缩弹簧11安装在支撑组件6上,伸缩式结构,能上下运动及四周摆动,有利于紧贴锅底;导热外套2顶部为环形平面,增大与锅底的传热面积。传感帽组件与导热外套2之间有均匀的环形间隙,支撑组件4有相应的环形缝隙形成气流通道,既能减少直接热传导还能用于排出上方缝隙掉下来的杂物等。支撑组件6通过支撑组件压缩弹簧8安装在支座9上,支撑组件6和支座9上有相应的导向件,支撑组件6下端的套管7装有微动开关12触发装置,如图2所示,伸缩式上下运动结构,便于识别是否座锅。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不同于实施例1的是导热外套10上端有与之紧贴且具有更高热导率的导热环13,传感帽1通过支脚14安装于导热环13。使隔热外套10的热量通过导热环13更快与锅底热交换,让四周与锅底的温差更小;传感帽1可以相对导热环13上下滑动,圆周方向随导热环13转动,保证传感帽1与导热环13的同心度,减少因不同心而增大的热辐射影响;传感帽1与导热环13为点接触,减少接触热传导。实施例3,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与热电偶2并列的传感帽隔热套测温线14,末端均连接控制器,传感帽隔热套测温线14的测温探点II位于传感帽1测温探点I下方,均在传感帽组件内部;支撑组件6下端的套管7末端通过软管15连接风机16。如上所述的双测温线的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当探测到传感帽隔热套3测温探点II温度比传感帽1测温探点I温度高于某一值X时启动风机16,待测温探点II温度与测温探点I温差小于某一值Y时停止鼓风,通过风机16使传感帽1温度与其下方的某一环境温度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下方环境温度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帽及与传感帽底部连接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帽隔热套,传感帽隔热套与传感帽铆合在一起组成传感帽组件,在传感帽下方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传感帽及传感帽隔热套通过传感帽压缩弹簧支撑在支撑组件上,热电偶的导线穿过传感帽隔热套及支撑组件下端的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帽及与传感帽底部连接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帽隔热套,传感帽隔热套与传感帽铆合在一起组成传感帽组件,在传感帽下方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传感帽及传感帽隔热套通过传感帽压缩弹簧支撑在支撑组件上,热电偶的导线穿过传感帽隔热套及支撑组件下端的套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帽隔热套中心位置连接有隔热管,热电偶的导线穿过所述隔热管,所述隔热管通过挤压变形封闭管道和固定热电偶的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帽组件外周还有导热外套,所述导热外套通过导热外套压缩弹簧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所述传感帽组件与导热外套之间有均匀的环形间隙,所述支撑组件有相应的环形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外套顶部为环形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压缩弹簧安装在支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支座上有相应的导向件。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外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斌强刘葵唐卫平杨亮刘华堂伍笑天伍奕
申请(专利权)人: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