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68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包括:移动平台本体、平台底盘调节箱、排式棍状行走轮、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和内模定位桩,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和所述内模定位桩均设为多个,所述内模定位桩间隔固定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方,所述内模定位桩用于将内模限位;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间隔并对称设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下方,用于移动所述内模的位置;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设为一组,并对称设在轮式驱动箱模块的轴向两端,所述轮式驱动箱模块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铰接,所述第二链轮的轮轴连接动力装置。

Intelligent Platform for Installation, Removal and Transportation of Pipe Gallery Box Type Expansion Internal Moul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platform for installation, removal and transportation of telescopic inner mould of pipe gallery box type, which comprises a mobile platform body, a platform chassis regulating box, a row of stick-like walking wheels, a driving wheel landing regulating device and an internal mould positioning pile. The platform chassis regulating box, the row-like stick-like walking wheels and the internal mould positioning piles are all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and the internal mould positioning piles are fixed at intervals. Above the mobile platform body, the internal model positioning pile is used to limit the internal model; the row rod-shaped walking wheel spacing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below the mobile platform body for moving the position of the internal model; the driving wheel landing adjus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a group and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the axial ends of the wheel drive box module, and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wheel drive box module is arranged. There is a first sprocket, the first sprocket is hinged with the second sprocket through a chain, and the wheel axle of the second spro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
技术介绍
原伸缩内模在施工中的安装、脱卸、输送等工作内容是由人力、手动工具配合部分机械完成的,存在速度慢、施工安全隐患多、使用工人多、地面墙面损坏二次修复多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包括:移动平台本体、平台底盘调节箱、排式棍状行走轮、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和内模定位桩,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和所述内模定位桩均设为多个,所述内模定位桩间隔固定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方,所述内模定位桩用于将内模限位;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间隔并对称设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下方,用于移动所述内模的位置;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设为一组,并对称设在轮式驱动箱模块的轴向两端,所述轮式驱动箱模块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铰接,所述第二链轮的轮轴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设在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的上方,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包括内调节箱和外调节箱,所述内调节箱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外调节箱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内调节箱嵌设在所述外调节箱内,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相互配合,并利用定位销将其进行定位和固定,所示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设为多列,并由下而上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方还设有快速换装动力源模块和电气控制柜,所述快速换装动力源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气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气控制柜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管廊宽度探测传感器,所述管廊宽度探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设为多个连杆相互套合并卡接的可伸缩单元,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的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用于在管廊槽体的内壁上来回行走;所述宽度探测传感器设为红外感应器,用于测量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下两侧和管廊槽体两侧壁的间距,并将测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导线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采集到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下两侧和管廊槽体两侧壁的间距,并随时驱动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拉伸或收缩,从而保证所述滚轮能够顺利的在所述管廊槽体的两侧内壁上来回活动。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上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拉伸或收缩,从而实现所述滚轮的拉伸或收缩。优选的,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靠近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外侧上下对称的设有防眩晕筒型光源模块,所述防眩晕筒型光源模块上方设有筒罩,用于将所述光源进行导向,使得光源能够照射在所述管廊槽体的正上方,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框架周向内壁设有一圈灯带,所述灯带可用于管廊槽体底部的采光。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箱型内模横向、纵向液压伸拉箱,所述箱型内模横向、纵向液压伸拉箱设为四组,分别一一对称的设在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的外侧,并与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均贴合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内框架上;所述箱型内模横向、纵向液压伸拉箱包括由长轴贯穿连接的内箱体、中箱体和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和中箱体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控制部分通过导线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控制部分,使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将所述中箱体在所述长轴35上来回移动时,即可实现中箱体的横向移动;所述中箱体和所述内箱体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控制部分通过导线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控制部分,并使得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将所述内箱体在所述长轴上来回移动时,即可实现内箱体的纵向移动。优选的,所述内模的顶部设有内模顶部横向液压伸拉杆,所述内模顶部横向液压伸拉杆的两端设有卡箍,其中右侧卡箍的左侧连接有接长杆,所述接长杆的左侧连接有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的左侧连接另一卡箍。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方设有多个内模纵向移动滑轮升高装置,所述内模纵向移动滑轮升高装置设在所述箱型内模横向、纵向液压伸拉箱远离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的一侧,所述内模纵向移动滑轮升高装置包括由多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和设置在所述滑轮组下方的第一千斤顶组成。优选的,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轮、弹簧压紧螺母、缓冲距离调节螺母、抓地力调节螺栓和弹簧,所述驱动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用于安装弹簧和抓地调节螺栓,所述弹簧和所述抓地调节螺栓至少设为一对,所述弹簧对称设在所述驱动轮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弹簧的下方固定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抓地调节螺栓对称设在所述弹簧远离所述驱动轮的一侧,所述弹簧和所述抓地调节螺栓的上方均固定在横向固定板上,所述横向固定板将对称的一组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的弹簧和抓地调节螺栓均一一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弹簧压紧螺母将弹簧压紧螺杆的上方固定在所述横向固定板上,所述弹簧压紧螺杆的下方压紧在所述弹簧的顶部,所述弹簧的中心上方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贯穿所述横向固定板。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左右两侧的边沿上下对称设有内模高度水平自动调节装置,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左右两侧的边沿上下对称设有内模高度自动定位仪,所述内模高度水平自动调节装置靠近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下两侧面设置,所述内模高度自动定位仪设在所述红外线安全接近开关远离所述内模高度水平自动调节装置的一侧,所述内模高度自动定位仪为上下高度的测量,设为红外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可拆卸的行走距离、速度调节装置,所述行走距离、速度调节装置包括探头和可移动调节杆,所述探头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左右两侧,用于采集所述移动平台本体前后移动的路况信息,所述可移动调节杆包括调节杆本体、磁铁和可调节感应板,所述磁铁间隔设在所述调节杆本体上,用于将所述可移动调节杆安装固定在箱体内模上,所述可调节感应板间隔设在所述调节杆本体远离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内模的上方的左右两侧均用于安装内模箱体,所述内模箱体顶板模对称设在所述内模的上方,所述内模箱体顶板模之间的空隙设有箱型内模宽度调节定位脱模槽盖板和箱型内模脱模槽盖板储能支撑、边缝拉紧装置,所述箱型内模宽度调节定位脱模槽盖板设为T型结构,上方用于盖设在所述内模箱体顶板模的顶部,且左右两侧均一一搭设在两侧的内模箱体顶板模顶部,所述箱型内模宽度调节定位脱模槽盖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储能支撑、边缝拉紧装置将左右两侧的所述内模箱体顶板模固定为一体。优选的,所述箱型内模脱模槽盖板储能支撑、边缝拉紧装置设在所述箱型内模宽度调节定位脱模槽盖板的下方,所述箱型内模脱模槽盖板储能支撑、边缝拉紧装置包括L型卡箍、垂直支撑杆、水平支撑杆和多个垂直拉杆,所述L型卡箍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L型卡箍用于将左右两侧的内模箱体顶板模顶部进行卡固,所述L型卡箍的开口分别向外设置,由此便于卡固所述箱型内模脱模槽盖板储能支撑、边缝拉紧装置左右两侧的内模箱体顶板模,所述水平支撑杆设在一组所述内模箱体顶板模之间的空隙的靠下位置,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箱型内模宽度调节定位脱模槽盖板21之间设有垂直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本体(1)、平台底盘调节箱(4)、排式棍状行走轮(5)、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6)和内模定位桩(10),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5)和所述内模定位桩(10)均设为多个,所述内模定位桩(10)间隔固定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上方,所述内模定位桩(10)用于将内模(7)限位;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5)间隔并对称设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下方,用于移动所述内模(7)的位置;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6)设为一组,并对称设在轮式驱动箱模块(17)的轴向两端,所述轮式驱动箱模块(17)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铰接,所述第二链轮的轮轴连接动力装置(25);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设在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5)的上方,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包括内调节箱(26)和外调节箱(27),所述内调节箱(26)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调节孔(28),所述外调节箱(27)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调节孔(29),所述内调节箱(26)嵌设在所述外调节箱(27)内,且所述第一调节孔(28)和所述第二调节孔(29)相互配合,并利用定位销(64)将其进行定位和固定,所示第一调节孔(28)和所述第二调节孔(29)设为多列,并由下而上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本体(1)、平台底盘调节箱(4)、排式棍状行走轮(5)、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6)和内模定位桩(10),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5)和所述内模定位桩(10)均设为多个,所述内模定位桩(10)间隔固定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上方,所述内模定位桩(10)用于将内模(7)限位;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5)间隔并对称设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下方,用于移动所述内模(7)的位置;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6)设为一组,并对称设在轮式驱动箱模块(17)的轴向两端,所述轮式驱动箱模块(17)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铰接,所述第二链轮的轮轴连接动力装置(25);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设在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5)的上方,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包括内调节箱(26)和外调节箱(27),所述内调节箱(26)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调节孔(28),所述外调节箱(27)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调节孔(29),所述内调节箱(26)嵌设在所述外调节箱(27)内,且所述第一调节孔(28)和所述第二调节孔(29)相互配合,并利用定位销(64)将其进行定位和固定,所示第一调节孔(28)和所述第二调节孔(29)设为多列,并由下而上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上方还设有快速换装动力源模块(2)和电气控制柜(3),所述快速换装动力源模块(2)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气控制柜(3)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轮着地调节装置(6)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气控制柜(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管廊宽度探测传感器(8),所述管廊宽度探测传感器(8)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9),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9)设为多个连杆相互套合并卡接的可伸缩单元,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9)的一端设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用于在管廊槽体的内壁上来回行走;所述宽度探测传感器(8)设为红外感应器,用于测量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下两侧和管廊槽体两侧壁的间距,并将测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导线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采集到的所述移动平台本体的上下两侧和管廊槽体两侧壁的间距,并随时驱动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9)拉伸或收缩,从而保证所述滚轮(16)能够顺利的在所述管廊槽体的两侧内壁上来回活动。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9)上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9)拉伸或收缩,从而实现所述滚轮(16)的拉伸或收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限位自动调节控制装置(9)靠近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外侧上下对称的设有防眩晕筒型光源模块(15),所述防眩晕筒型光源模块(15)上方设有筒罩,用于将所述光源进行导向,使得光源能够照射在所述管廊槽体的正上方,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框架周向内壁设有一圈灯带(23),所述灯带(23)可用于管廊槽体底部的采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箱型内模横向、纵向液压伸拉箱(11),所述箱型内模横向、纵向液压伸拉箱(11)设为四组,分别一一对称的设在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的外侧,并与所述平台底盘调节箱(4)均贴合在所述移动平台本体(1)的内框架上;所述箱型内模横向、纵向液压伸拉箱(11)包括由长轴(35)贯穿连接的内箱体(30)、中箱体(31)和外箱体(32),所述外箱体(32)和中箱体(31)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33),所述第一液压油缸(33)的控制部分通过导线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油缸(33)的控制部分,使所述第一液压油缸(33)将所述中箱体(31)在所述长轴35上来回移动时,即可实现中箱体(31)的横向移动;所述中箱体(31)和所述内箱体(32)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油缸(34),所述第二液压油缸(34)的控制部分通过导线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油缸(34)的控制部分,并使得所述第二液压油缸(34)将所述内箱体(30)在所述长轴(35)上来回移动时,即可实现内箱体(30)的纵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箱型伸缩内模安装、脱卸、输送智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7)的顶部设有内模顶部横向液压伸拉杆(12),所述内模顶部横向液压伸拉杆(12)的两端设有卡箍(36),其中右侧卡箍(36)的左侧连接有接长杆(37),所述接长杆(37)的左侧连接有液压系统(38),所述液压系统的左侧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青戛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