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65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包括导管架支撑腿、用于连接相邻支撑腿的传统水平连接撑管和屈曲约束支撑;用屈曲约束支撑替代斜支撑管,即安置在相邻支撑腿和相邻的水平连接撑管组成的梯形区域范围内;上述结构通过屈曲约束支撑的设置,充分利用了屈曲约束支撑强度高、刚度大以及良好的滞回性能的特点,使结构在地震下具有较传统导管架平台更好的抗震性能。

A Kind of Vibration-Absorbing Rigid Frame Bridge Pier with Buckling Restraint Brac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ibration-absorbing rigid frame bridge pier with buckling restraint bracing, which includes jacket bracing leg, traditional horizontal connection bracing pipe and buckling restraint bracing used to connect adjacent bracing leg, and substituting buckling restraint bracing pipe for oblique bracing pipe, i.e. placed in trapezoidal area composed of adjacent bracing leg and adjacent horizontal connection bracing pipe. It makes full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trength, high stiffness and good hysteretic performance of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s, so that the structure has better seismic performance than traditional jacket platforms under earthqu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体系,特别涉及运用屈曲约束支撑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地震调查显示,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桥型,由于墩梁固结,在大震中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落梁破坏。双肢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由于有较大的纵桥向抗弯和横桥向抗扭刚度,既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又能满足特大跨径桥梁的受力要求,因而受到广泛采用。现阶段人们对地震发生机理的认识仍有不足,基于概率理论的多水准设计思想仍不够完善,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分析仍不够准确。传统抗震措施不具备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的能力,在罕遇地震时结构很可能产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近年来,人们开始考虑通过改进桥梁结构,以达到抗震减震的目的。双肢薄壁墩连续刚构桥在抗震性能提升方面,一般通过改善材料性能或者增大对应结构的尺寸来实现。在双肢薄壁墩的加固工程中,一般在下部采用三种方案:外贴钢板加固、外贴钢筋混凝土加固和外贴碳纤维布加固。上述方案均未针对结构体系做出改进,来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braces,BRB)是一种新型的耗能元件,隶属于金属阻尼器的范畴。其利用了金属材料良好的性能,在受拉和受压时均能达到屈服而不发生屈曲,且抗压与抗拉强度较为接近,滞回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方案一:包括主梁和双肢薄壁墩,以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和预埋钢构件I。所述双肢薄壁墩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A肢和B肢。所述A肢和B肢上端均连接在主梁的下方。在浇筑双肢薄壁墩时,A肢和B肢内部均预埋了若干所述预埋钢构件I。每一个预埋钢构件I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A肢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位于面向B肢的表面。B肢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位于面向A肢的表面。A肢上的连接钢板I和B肢上的连接钢板I错位分布。若干屈曲约束支撑位于A肢和B肢之间。一个屈曲约束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A肢上的连接钢板I和B肢上的连接钢板I。方案二:包括主梁、双肢薄壁墩,以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预埋钢构件I、水平横梁和若干预埋钢构件III。所述双肢薄壁墩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A肢和B肢。所述A肢和B肢上端均连接在主梁的下方。在浇筑双肢薄壁墩时,A肢和B肢内部均预埋了若干所述预埋钢构件I。每一个预埋钢构件I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A肢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位于面向B肢的表面。B肢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位于面向A肢的表面。A肢上的每一块连接钢板I均有B肢上的一块连接钢板I与之对应,二者处于同一个水平面。若干所述的水平横梁位于A肢和B肢之间。在浇筑所述水平横梁时,水平横梁内部预埋了若干钢构件III。每一个钢构件III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II。所述水平横梁的上、下表面均有连接钢板III。若干屈曲约束支撑位于A肢和B肢之间。一个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分别连接在A肢或B肢上的连接钢板I、另一端连接在水平横梁上的连接钢板III。方案三:包括主梁和双肢薄壁墩,以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和预埋钢构件I。所述双肢薄壁墩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A肢和B肢。所述A肢和B肢上端均连接在主梁的下方。在浇筑双肢薄壁墩时,A肢和B肢内部均预埋了若干所述预埋钢构件I。每一个预埋钢构件I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A肢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位于面向B肢的表面。B肢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位于面向A肢的表面。A肢上的每一块连接钢板I均有B肢上的一块连接钢板I与之对应,二者处于同一个水平面。若干屈曲约束支撑位于A肢和B肢之间。一个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连接在A肢上的连接钢板I、另一端连接在B肢上的连接钢板I。进一步,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的两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是芯材的两端或者是连接在屈曲约束支撑两端的端板。进一步,还包括若干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使得屈曲约束支撑的两端连接在连接钢板I、连接钢II板或连接钢板III上。进一步,所述连接板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其他构件连接的。进一步,连接板是通过高强螺栓与其他构件连接的。进一步,最上方的预埋钢构件I记为预埋钢构件II。所述预埋钢构件II同时预埋在主梁和双肢薄壁墩内部。进一步,每一个预埋了所述预埋钢构件I的位置,均同时预埋两个预埋钢构件I。一个连接钢板I只与一个屈曲约束支撑连接。进一步,每一个预埋了所述预埋钢构件III的位置,均同时预埋两个预埋钢构件III。一个连接钢板III只与一个屈曲约束支撑连接。进一步,所述屈曲约束支撑按照一下三种方式布置:A:屈曲约束支撑沿桥墩全高布置。B:屈曲约束支撑沿桥墩顶部、底部和中间部位布置。C:屈曲约束支撑沿桥墩顶部和底部布置。值得说明的是,刚构桥在强震作用下,双肢墩之间发生相对变形,设置在双肢墩之间的屈曲约束支撑屈服耗能,充分利用了屈曲约束支撑强度高、刚度大以及良好的滞回性能的特点,进而降低了输入到双肢墩的地震能量。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抗震桥梁结构新体系,可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达到在大震中损伤较轻、满足应急运营或可修的设计目的。即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新建桥梁抗震设计或既有桥梁抗震加固,达到保护桥梁主体结构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L1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1中,L2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2中,L3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主梁(1)、双肢薄壁墩(2)、A肢(201)、B肢(202)、屈曲约束支撑(3)、连接端(301)、预埋钢构件I(41)、连接钢板I(411)、预埋钢构件II(42)、连接钢II板(421)、预埋钢构件III(43)、连接钢板III(431)、连接钢板(401)、水平横梁(5)、连接板(6)、高强螺栓(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和双肢薄壁墩2,以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和预埋钢构件I41。所述双肢薄壁墩2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A肢201和B肢202。所述A肢201和B肢202上端均连接在主梁1的下方。在浇筑双肢薄壁墩2时,A肢201和B肢202内部均预埋了若干所述预埋钢构件I41。每一个预埋钢构件I41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411。A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B肢202的表面。B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A肢202的表面。A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和B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错位分布。即如图1所示,每一个水平面上,只有一个连接钢板I411。对于A肢201上的每一个连接钢板I411来说,上、下相邻的连接钢板I411均在B肢201上。同理,对于B肢201上的每一个连接钢板I411来说,上、下相邻的连接钢板I411均在A肢201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位于A肢201和B肢202之间。一个屈曲约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主梁(1)和双肢薄壁墩(2),以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和预埋钢构件I(41);所述双肢薄壁墩(2)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A肢(201)和B肢(202);所述A肢(201)和B肢(202)上端均连接在主梁(1)的下方;在浇筑双肢薄壁墩(2)时,A肢(201)和B肢(202)内部均预埋了若干所述预埋钢构件I(41)。每一个预埋钢构件I(41)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411);A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B肢(202)的表面;B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A肢(202)的表面;A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和B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错位分布;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位于A肢(201)和B肢(202)之间;一个屈曲约束支撑(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A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和B肢(202)上的连接钢板I(4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主梁(1)和双肢薄壁墩(2),以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和预埋钢构件I(41);所述双肢薄壁墩(2)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A肢(201)和B肢(202);所述A肢(201)和B肢(202)上端均连接在主梁(1)的下方;在浇筑双肢薄壁墩(2)时,A肢(201)和B肢(202)内部均预埋了若干所述预埋钢构件I(41)。每一个预埋钢构件I(41)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411);A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B肢(202)的表面;B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A肢(202)的表面;A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和B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错位分布;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位于A肢(201)和B肢(202)之间;一个屈曲约束支撑(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A肢(201)上的连接钢板I(411)和B肢(202)上的连接钢板I(411)。2.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桥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双肢薄壁墩(2),以及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预埋钢构件I(41)、水平横梁(5)和若干预埋钢构件III(43);所述双肢薄壁墩(2)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A肢(201)和B肢(202);所述A肢(201)和B肢(202)上端均连接在主梁(1)的下方;在浇筑双肢薄壁墩(2)时,A肢(201)和B肢(202)内部均预埋了若干所述预埋钢构件I(41);每一个预埋钢构件I(41)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411);A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B肢(202)的表面;B肢(201)上的每一个所述连接钢板I(411)位于面向A肢(202)的表面;A肢(201)上的每一块连接钢板I(411)均有B肢(201)上的一块连接钢板I(411)与之对应,二者处于同一个水平面;若干所述的水平横梁(5)位于A肢(201)和B肢(202)之间;在浇筑所述水平横梁(5)时,水平横梁(5)内部预埋了若干钢构件III(43);每一个钢构件III(43)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是连接钢板III(431);所述水平横梁(5)的上、下表面均有连接钢板III(431);若干屈曲约束支撑(3)位于A肢(201)和B肢(202)之间;一个屈曲约束支撑(3)的一端分别连接在A肢(201)或B肢(202)上的连接钢板I(411)、另一端连接在水平横梁(5)上的连接钢板III(431)。3.一种含屈曲约束支撑的减震刚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久林段练孙博豪金双双秦凤江徐梁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