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具有该支撑的建筑物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655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具有该支撑的建筑物及应用。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主要包括第一受力构件与第二受力构件;两受力构件均具有受力主管,受力主管的中段具有凸出部;受力主管凸出部的内侧与内约束套管固定连接,外侧与外约束套管固定连接;其中,两受力主管的凸出部固定连接并形成X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受力主管凸出部的截面面积和长度可以调整,方便改变支撑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之比,实现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相关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具有该支撑的建筑物及应用
技术介绍
框架-支撑体系是多高层建筑中常见结构体系。通过设置支撑可提高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和侧向承载力。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钢支撑可通过屈服耗散地震能量。但如果确保钢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屈服,则需限制其截面尺寸。在地震作用下往复荷载作用下,截面过小的钢支撑受压将发生屈曲,滞回性能较差。因此,目前结构中广泛采用防屈曲支撑,其基本原理是一方面通过限制支撑芯材的截面面积,确保钢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屈服;另一方面,采用外加套管,防止钢支撑在受压时屈服,从而获得良好的滞回性能。常见的防屈曲支撑包括芯材和外套筒,以及芯材与外套筒之间的填充材料。芯材部分是构件中的主要受力元件,外套筒部分对芯材提供约束,以防止芯材部分受压时发生整体屈曲。中国专利号CN201410129641.7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具有双屈服点的十字型耗能内芯防屈曲支撑构件”;中国专利号CN201510187556.0公开的一种名称为“碳纤维增强箍筋钢板套箍防屈曲耗能支撑”;中国专利号CN201210438787.0公开的一种名称为“组合约束防屈曲耗能支撑”;中国专利号CN201410577476.1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填充粘弹性材料的复合型防屈曲支撑”;中国专利号CN201410453248.3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复合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及其制作工艺”和中国专利号CN201310689653.0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装配式粘弹性防屈曲支撑”等技术方案,都属于此类防屈曲支撑。此类防屈曲支撑有以下缺陷:1、钢材浪费。由于传统防屈曲支撑主要受力元件为芯材部分,处于核心位置的板件集中,长细比较大,容易发生屈曲,为防止芯材屈曲势必要增加外套筒的厚度;而外套筒只是负责约束芯材,并未参与轴向受力,未充分利用钢材,导致钢材浪费;2、自重大。芯材与外套筒之间的混凝土类填充材料自重大,强度低,性能不稳定。3、芯材与外套筒之间的约束混凝土容易被压碎而失去了约束与防屈曲作用,致使其耗能能力大幅降低。4、强度与刚度比固定。防屈曲支撑的强度与刚度比η=(fyA)/(EA/l)=fyl/E。A为支撑芯材的截面面积;fy为支撑芯材的屈服强度;E为支撑芯材的弹性模量;l为支撑的屈服段长度。当支撑的长度和支撑芯材的钢材型号选定之后,支撑的强度与刚度之比η即固定,限制了了设计人员的选择。5、无法实现交叉布置。芯材完全被外套筒包围,无法实现如图1所示的交叉布置,只能按照如图2所示的单向布置或如图3所示的与框架梁连接的“八”字形或倒“八”字形布置。防屈曲支撑与框架梁相连接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在梁内产生较大轴力和附加弯矩。6、无法实现现场拼接。芯材必须在外套筒及填充材料内自由伸缩,支撑成型之前,不能承担任何荷载,包括其自重及运输吊装荷载。因此防屈曲支撑只能工厂制造,现场安装,无法实现超长超重支撑的现场拼接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1410560038.4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全钢四钢管多段可装配超长防屈曲支撑”的全钢支撑,可以实现支撑的现场拼接,但支撑芯材仍包裹在外套筒内,无法实现交叉布置。中国专利号CN201310745068.8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槽钢开槽式一字形变截面钢芯防屈曲限位耗能支撑构件”和中国专利号CN201310745098.9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内设挡板式钢管十字形内缩式变截面钢芯防屈曲限位耗能支撑构件”。钢芯从两端到中间依次为连接段、截面局部变大段以及屈服工作段,屈服工作段位于两截面局部变大段之间,截面局部变大段分别靠近外约束套管的两端。但该截面变化,主要是为了限制外套管的位置,无法主动调整支撑的强度和刚度之比;同时,支撑仍限制在套管之内,无法实现平面内的相交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1510067612.7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三重圆钢管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和中国专利号CN201210438710.3公开的一种名称为“套筒约束防屈曲耗能支撑”。沿芯材长度截面相同,无法主动调整支撑的强度和刚度之比;同时,支撑仍限制在套管之内,无法实现平面内的相交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实现交叉支撑的防屈曲构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具有该支撑的建筑物及应用。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交叉方向的支撑,并优化了整体受力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包括:第一受力构件与第二受力构件;两受力构件均具有受力主管,受力主管的中段具有凸出部;受力主管凸出部的内侧与内约束套管固定连接,外侧与外约束套管固定连接;其中,两受力主管的凸出部固定连接并形成X状结构。优选的,其中一个受力主管内部具有加劲隔板。优选的,所述加劲隔板与承载该加劲隔板的受力主管的轴线垂直。优选的,所述加劲隔板的厚度与不具有加劲隔板的受力主管的凸出部厚度相同。优选的,两受力主管的端部均凸出于所述内约束套管和外约束套管,且两受力主管的端部分别与端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约束套管和外约束套管有且仅有一端与受力主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受力构件为两段,第二受力构件的凸出部分别与第一受力构件的凸出部固定连接,且两段第二受力构件的轴线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受力主管为密闭结构。在提供上述防屈曲支撑结构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该建筑物内具有上述的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用于建设建筑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1)节省钢材。受力主管采用闭口空心的截面。截面扩展,回转半径大,本身即具有较大的抗屈曲能力,受力合理,可减小外约束套管和内约束套管的材料用量。(2)自重小。本专利技术横截面虽然为三层钢管,但组合后的截面仍然为空心截面。相对于实心截面,构件重量大幅度降低。(3)耐久性和滞回性能好。受力主管、外约束套管和内约束套管均匀钢材,强度高,耐久性好,滞回性能好。(4)强度与刚度比可调整。受力主管中段的壁厚和壁厚增厚段的长度均可调整,实现防屈曲支撑的强度与刚度之比可调,方便结构优化。(5)交叉布置。受力主管外径超过外套筒外径,方便与另一方向的防屈曲支撑受力主管相连;受力主管内径小于内套筒内径,方便设置内隔板,提高受力主管的局部屈曲承载力。(6)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具有该支撑的建筑物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受力构件与第二受力构件;两受力构件均具有受力主管,受力主管的中段具有凸出部;受力主管凸出部的内侧与内约束套管固定连接,外侧与外约束套管固定连接;其中,两受力主管的凸出部固定连接并形成X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受力构件与第二受力构件;
两受力构件均具有受力主管,受力主管的中段具有凸出部;
受力主管凸出部的内侧与内约束套管固定连接,外侧与外约束套管固定连接;
其中,两受力主管的凸出部固定连接并形成X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受力主管内部
具有加劲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隔板与承载该
加劲隔板的受力主管的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隔板的厚度与
不具有加劲隔板的受力主管的凸出部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两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军郭康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