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骁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54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包括顶梁、基座和墩柱,墩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底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条,第一支撑柱顶部中心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支撑柱顶部于第一插槽外侧设有环形插槽,第二支撑柱顶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滑条,第二支撑柱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支撑柱底部于第二插槽外侧设有与环形插槽相适配环形插块,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插接有连接柱,顶梁、基座和墩柱均为预制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现场施工浇筑的工作量大,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出现,可对墩柱进行调节,即使预制时尺寸一旦出现问题,预制部件也可在其他地方进行使用,不会产生浪费。

A Bridge Prefabricated Sub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lower structure of a bridge, which comprises a top beam, a base and a pier column. The pier column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column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column. The first supporting column has a first sliding strip symmetrically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uter wall, a first slot in the top center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column, an annular slot outside the first slot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column, and two symmetrical sides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second supporting column. A second slide bar is provided, and a second slo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center of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 A ring slot adapted to the ring slo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 A connecting column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and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 and the top beam, the base and the pier column are prefabricat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large workload of field construction pouring, the situation that affects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surrounding residents, and can adjust the pier column. Even if the dimension of the prefabricated parts appears problems, the prefabricated parts can also be used in other places without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结构,具体为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现有的桥梁预制下部结构包括一体化预制的盖梁、墩柱;预制盖梁、墩柱是在工厂一体绑扎钢筋、一体浇筑混凝土的结构;盖梁与墩柱连接采用钢筋连接形式,墩柱受力主筋伸入盖梁,现场浇筑的扩大基础预留凹槽,施工时,将预制墩柱插入凹槽内,墩柱与凹槽间隙用快硬高强混凝土填充。但这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需要进行现场施工浇筑的工作量大,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且预制时对尺寸必须进行严格把控,一旦出现问题,预制部件就会作废,严重浪费资源,会加大生产成本。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现能够克服上述使用时的缺陷的桥梁预制下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包括顶梁、基座和墩柱,所述墩柱设于顶梁和基座之间,所述墩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柱底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中心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于第一插槽外侧设有环形插槽,所述基座顶部设有与第一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顶部竖直设有与第一滑条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于第一滑槽下方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滑条,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于第二插槽外侧设有与环形插槽相适配环形插块,所述顶梁底部设有与第二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底部竖直设有与第二滑条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于第二滑槽下方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部插接于第一插槽内,所述连接柱顶部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所述顶梁、所述基座和所述墩柱均为预制型。优选的,所述顶梁、所述基座和所述墩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大小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口径大于第二安装槽的口径。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为立方体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结构的各个部件均采用预制型,可避免现场施工浇筑的工作量大,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出现;通过将墩柱设置成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两部分,且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可对墩柱进行调节,即使预制时尺寸一旦出现问题,预制部件也可在其他地方进行使用,不会产生浪费。本技术可避免现场施工浇筑的工作量大,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出现,可对墩柱进行调节,即使预制时尺寸一旦出现问题,预制部件也可在其他地方进行使用,不会产生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梁;2、基座;3、墩柱;4、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6、第一滑条;7、第一插槽;8、环形插槽;9、第一安装槽;10、第一滑槽;11、第一环形滑槽;12、第二滑条;13、第二插槽;14、环形插块;15、第二安装槽;16、第二滑槽;17、第二环形滑槽;18、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包括顶梁1、基座2和墩柱3,墩柱3设于顶梁1和基座2之间,墩柱3包括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第一支撑柱4设于第二支撑柱5下方,第一支撑柱4底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条6,第一支撑柱4顶部中心设有第一插槽7,第一支撑柱4顶部于第一插槽7外侧设有环形插槽8,基座2顶部设有与第一支撑柱4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9,第一安装槽9内壁顶部竖直设有与第一滑条6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0,第一安装槽9内壁于第一滑槽10下方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1,第二支撑柱5顶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滑条12,第二支撑柱5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插槽13,第二支撑柱5底部于第二插槽13外侧设有与环形插槽8相适配环形插块14,顶梁1底部设有与第二支撑柱5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15,第二安装槽15内壁底部竖直设有与第二滑条12相适配的第二滑槽16,第二安装槽15内壁于第二滑槽16下方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7,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之间插接有连接柱18,连接柱18底部插接于第一插槽7内,连接柱18顶部插接于第二插槽13内,顶梁1、基座2和墩柱3均为预制型。本实施例中,顶梁1、基座2和墩柱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槽7和第二插槽13大小相等,便于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4直径大于第二支撑柱5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9的口径大于第二安装槽15的口径。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8为立方体柱,提升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基座2放置在桥梁下方,再将第一支撑柱4安装在第一安装槽9内部,第一滑条6在第一滑槽10内滑动向下,当第一滑条6下落到第一环形滑槽11内部时,转动第一支撑柱4,将第一滑条6与第一滑槽10错开,对第一支撑柱4进行限位,将连接柱18放置在第一插槽13内,再将第二支撑柱5安装在第一支撑柱4上方,最后将顶梁安装在第二支撑柱5上;通过将结构的各个部件均采用预制型,可避免现场施工浇筑的工作量大,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出现;通过将墩柱3设置成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两部分,且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可对墩柱3进行调节,即使预制时尺寸一旦出现问题,预制部件也可在其他地方进行使用,不会产生浪费。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包括顶梁(1)、基座(2)和墩柱(3),所述墩柱(3)设于顶梁(1)和基座(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3)包括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一支撑柱(4)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5)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柱(4)底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条(6),所述第一支撑柱(4)顶部中心设有第一插槽(7),所述第一支撑柱(4)顶部于第一插槽(7)外侧设有环形插槽(8),所述基座(2)顶部设有与第一支撑柱(4)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9),所述第一安装槽(9)内壁顶部竖直设有与第一滑条(6)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安装槽(9)内壁于第一滑槽(10)下方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1),所述第二支撑柱(5)顶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滑条(12),所述第二支撑柱(5)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插槽(13),所述第二支撑柱(5)底部于第二插槽(13)外侧设有与环形插槽(8)相适配环形插块(14),所述顶梁(1)底部设有与第二支撑柱(5)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15),所述第二安装槽(15)内壁底部竖直设有与第二滑条(12)相适配的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安装槽(15)内壁于第二滑槽(16)下方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7),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之间插接有连接柱(18),所述连接柱(18)底部插接于第一插槽(7)内,所述连接柱(18)顶部插接于第二插槽(13)内,所述顶梁(1)、所述基座(2)和所述墩柱(3)均为预制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预制下部结构,包括顶梁(1)、基座(2)和墩柱(3),所述墩柱(3)设于顶梁(1)和基座(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3)包括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一支撑柱(4)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5)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柱(4)底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条(6),所述第一支撑柱(4)顶部中心设有第一插槽(7),所述第一支撑柱(4)顶部于第一插槽(7)外侧设有环形插槽(8),所述基座(2)顶部设有与第一支撑柱(4)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9),所述第一安装槽(9)内壁顶部竖直设有与第一滑条(6)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安装槽(9)内壁于第一滑槽(10)下方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1),所述第二支撑柱(5)顶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滑条(12),所述第二支撑柱(5)底部中心设有第二插槽(13),所述第二支撑柱(5)底部于第二插槽(13)外侧设有与环形插槽(8)相适配环形插块(14),所述顶梁(1)底部设有与第二支撑柱(5)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15),所述第二安装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骁张鸿宇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董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