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48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包括对称设置的前、后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两端部的左、右模板;所述前、后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双背杆,所述横向双背杆上设置有高强螺杆,所述高强螺杆连接所述横向双背杆;所述左、右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单背杆。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结构简单、牢固,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

A Pier-Column Mould for Making Bridge Piers and Colum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er-column die for making bridge pier columns, which compris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front and rear formwork, and left and right formwork connecting the ends of the front and rear formwork; the outer side of the front and rear formwork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double back rod, and the transverse double back rod is provided with a high-strength screw, which connects the left and right transverse double back rods.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single back rod. Through the above way, the pier and column mould of the utility model for making bridge pier and column has simple structure, firm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
技术介绍
墩柱,用于承载上部结构和下部承重物。墩柱截面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方形、曲线形、抛物线形等异形墩柱。目前常见的桥墩有实体桥墩、空心桥墩、柱式桥墩、柔性墩和框架墩等,不管那种桥墩,以往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先预埋下法兰盘及锚栓,然后再吊装钢板箍,与法兰盘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最后再吊焊钢筋笼的施工工艺,该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现场进行钢板箍和下法兰盘的焊接,往往无法保证钢板箍一级焊缝的要求以及法兰盘与钢板箍垂直度的要求,施工难度较大、进度较慢;而且在吊装完钢板箍再吊装钢筋笼,继而进行钢筋笼焊接的施工方法,不仅大大影响了施工速度,而且施工操作的安全性较差,同时上述施工方法需要先后吊装法兰盘、钢板箍、钢筋笼,所消耗的配套机械费用较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结构简单、牢固,施工方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包括对称设置的前、后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两端部的左、右模板;所述前、后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双背杆,所述横向双背杆上设置有高强螺杆,所述高强螺杆连接所述横向双背杆;所述左、右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单背杆。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前、后模板及左、右模板之间连接形成墩柱模的模型结构,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以制成桥墩墩柱;在前、后模板之间通过设置横向双背杆并采用高强螺杆连接,其中横向双背杆和横向单背杆加强了模板自身的结构强度,使得墩柱模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施工方便。上述的墩柱模,所述左、右模板的截面呈半圆形。上述的墩柱模,所述前、后模板和左、右模板的周边边缘处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上述的墩柱模,所述前、后模板由多块模板通过连接法兰连接组合而成。采用多块模板组成的前、后模板,便于运输及现场组装成不同尺寸要求的墩柱模。上述的墩柱模,沿所述前、后、左、右模板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内肋,所述内肋呈纵向设置。内肋进一步加强模板自身结构强度,承受混凝土的冲击力。上述的墩柱模,所述前模板或后模板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爬梯。上述的墩柱模,还包括圆弧曲面模板,所述圆弧曲面模板设置在所述左、右模板的顶部两端,所述圆弧曲面模板与左、右模板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上述的墩柱模,所述圆弧曲面模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浇筑口。在圆弧曲面模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凸起在桥梁墩柱顶部两端的混凝土结构,用于卡紧设置在桥梁墩柱顶端的箱梁或盖梁等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采用多块模板组合而成,拆装运输方便,在组装形成墩柱模板结构时,采用横向单背杆及通过高强螺杆连接收紧的横向双背杆,加强了自身结构强度,又使得组装成型后的墩柱模结构牢固,可直接在墩柱模内制作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施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圆弧曲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1-前模板,12-后模板,13-左模板,14-右模板,15-横向双背杆,16-高强螺杆,17-横向单背杆,18-内肋,19-爬梯,21-连接法兰,22-第一定位孔,31-圆弧曲面模板,32-第二定位孔,33-混凝土浇筑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包括对称设置的前、后模板11、12,以及连接在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两端部的左、右模板13、14;前、后模板11、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双背杆15,横向双背杆15上设置有高强螺杆16,高强螺杆16连接横向双背杆15;左、右模板13、14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单背杆17。在本实施例中,左、右模板13、14的截面呈半圆形。前模板11、后模板12和左模板13、右模板14的周边边缘处设置有连接法兰21,连接法兰2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2。采用连接法兰21将前模板11、后模板12与左模板13和右模板14连接,连接牢固稳定,并通过第一定位孔22,可以迅速找准各模板之间的连接定位,方便快速组装。进一步的,前、后模板11、12由多块模板通过连接法兰21连接组合而成。沿所述前、后、左、右模板11、12、13、14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内肋18,内肋18呈纵向设置,其中,内肋18采用槽钢结构。前模板11或后模板12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爬梯19。爬梯19用于方便现场施工人员爬上模板上方检查和作业。本实施例中,墩柱模还包括圆弧曲面模板31,圆弧曲面模板31设置在左、右模板13、14的顶部两端,圆弧曲面模板31与左、右模板13、14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32。圆弧曲面模板31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浇筑口33。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多块模板通过连接法兰21拼接组成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可根据浇筑的桥墩的实际尺寸组装墩柱模,在墩柱模组装成型后,采用高强螺杆16拉紧横向双背杆15,使得墩柱模的结构更加牢固,能够承受混凝土的冲击力;在墩柱模的顶端设置圆弧曲面模板31,浇筑成凸起在桥梁墩柱顶端的混凝土结构,用于放置箱梁或盖梁等结构。综上,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施工方便,运输和组装快捷,能够提高人们的施工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包括对称设置的前、后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两端部的左、右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双背杆,所述横向双背杆上设置有高强螺杆,所述高强螺杆连接所述横向双背杆;所述左、右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单背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桥梁墩柱的墩柱模,包括对称设置的前、后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两端部的左、右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双背杆,所述横向双背杆上设置有高强螺杆,所述高强螺杆连接所述横向双背杆;所述左、右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单背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模板的截面呈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模板和左、右模板的周边边缘处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墩柱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江林进伟黄恒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春飞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