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0259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高温烟气中重金属与细颗粒物高吸附能力的新型复合多孔氮化硼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一种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制备方法。采用三步合成:第一步,用三聚氰胺(氮源)、硼酸(氮源)与添加剂合成多孔氮化硼的前驱体;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得到的复合前驱体与造孔剂掺杂混合在保护气氛下,高温热裂解;第三步,得到的裂解产物再投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洗涤、烘干得到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的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该方法克服已有吸附剂不能在高温及特殊极端条件下使用的缺陷,在高温吸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Composite Boron Nitride Adsorb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novel composite porous boron nitride material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heavy metals and fine particles in high temperature flue gas, and is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cyclable preparation method. In the first step, porous boron nitride precursors were synthesized with melamine (nitrogen source), boric acid (nitrogen source) and additives; in the second step, the composite precursors obtained in the first step were mixed with pore-forming agents in a protective atmosphere and pyrolyz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third step, the pyrolysis products were then washed and dried 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surfactants to obtain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boron nitride adsorbent with high activity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adsorbent which can not be used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special extreme conditions. This metho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high temperature ad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附高温烟气中重金属及细颗粒物的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氮化硼三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分别为六方氮化硼(h-BN)、纤锌矿氮化硼(w-BN)、立方氮化硼(c-BN)。本专利技术中的新型复合多孔氮化硼就是六方氮化硼。多孔氮化硼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等优良特点的新型材料且B-N键具有C-C键体不具备的局域极性,使其可以作为在高温或极端条件下稳定使用的高效吸附材料。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控制烟气中重金属元素排放的技术中发现在燃烧过程中添加固体吸附剂对抑制重金属元素的排放效果显著。目前研究较多的固体吸附剂分别有以下几种:1.碳基吸附剂:目前应用最多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例如CN104941579B,其通过对对活性炭的表面陶化使其具有活性炭与陶质多孔材料综合吸附性能,可吸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复合污染物,净化烟气中PM2.5复合污染物,但活性炭吸附剂通常只能在小于150℃的较窄的低温度范围保持高效吸附能力,当温度高于300℃以上时活性炭失效。2.矿物吸附剂:目前常用的烟气重金属矿物吸附剂有高岭土、铝土矿、钒土矿、云母、硅石等一系列硅铝钙吸附剂。例如:CN107537310A在燃烧装置的尾部烟气中喷入以Fe基或Mg基矿物为主的吸附剂,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Cr被吸附,抑制灰中剧毒六价铬化合物的生成。气态的有毒有害物质被转化为大颗粒的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利于捕集与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但矿物类吸附剂只对单一种重金属吸附效果较好,对同时存在多种重金属气氛脱除效率并不是很显著。3.钙基吸附剂:钙基类物质是烟气脱硫有效的脱硫剂,由于这类物质可以和某些重金属元素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减少烟气中重金属元素的排放,例如CN100435930C其以轻质碳酸钙为基体,钠盐为改性剂制备的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的改性钙基吸附剂可替代活性炭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的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恶英类污染物等,但钙基类吸附剂对不同形态的金属离子吸附效果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4.壳聚糖吸附剂,由于分子中存在经基、氨基和其他基团,可借氧键也可借盐键形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可对许多金属离子进行鳌合因此能有效地吸附重金属。例如CN104651944B中通过加入添加剂对壳聚糖类吸附剂进行表面改性用于工业烟气中中低浓度多种重金属的净化,但对于高浓度的净化效果并不理想。综上,在高温极端条件下当前的吸附剂无法满足高性能要求,需要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热稳定性良好,并且能够具有特殊吸附性能的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吸附材料对高温烟气中的重金属与细颗粒物具有高吸附能力,且该方法采用的多孔氮化硼材料具有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优点。该方法采用三步合成:第一步,用三聚氰胺(氮源)、硼酸(氮源)与添加剂合成多孔氮化硼的前驱体;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得到的复合前驱体与造孔剂掺杂混合在保护气氛下,高温热裂解;第三步,得到的裂解产物再投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洗涤、烘干得到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的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上述方法制备出的吸附剂克服已有吸附剂不能在高温及特殊极端条件下使用的缺陷,在高温吸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称取一定量的三聚氰胺和硼酸及添加剂均匀混合并溶于水,然后将其从室温加热至85℃,并使其在反应器中恒温震荡溶解并保温2-8小时;步骤B:将步骤A中配制的溶液停止震荡并进行缓慢降温至20-30℃保持温度2小时,此时有白色絮状物产生,抽滤得到固体沉淀物,该沉淀物在75-85℃温度下烘干10-24小时得到前驱体;步骤C:分别称取重量百分比为10wt%、20wt%、30wt%、40wt%的造孔剂添加到步骤(B)得到的前驱体中,利用玛瑙研钵将两者研磨并充分混合,得到固体粉末;步骤D:将步骤(C)中得到的固体粉末,在保护气氛下700-1700℃进行热解升温,升温速率为每分钟5-20℃,恒温时间为3-7小时,然后在保护气氛下降温至25℃得到白色固体纤维,即为氮化硼纤维;步骤E:将步骤(D)中得到的氮化硼纤维投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搅拌反应1-3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40-70℃,得到悬浮液;步骤F:将步骤(E)中得到的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对分离出的固相产物在70-85℃下烘干0.5-2小时,最终即得到白色纤维状的孔六方氮化硼复合材料。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的添加剂为十六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添加剂的总质量为悬浮液总质量的0.1-1%。步骤(D)中所述的保护气氛为氮气或氨气。步骤(D)中的保护气氛为氮气或氨气时,气体流速为50-300ml/min。步骤(E)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表面活性剂占溶液质量分数的百分比为0.1-1.5%。所述造孔剂为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的一种。上述吸附材料应用于吸附高温烟气中重金属及细颗粒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有机前驱体方法和掺杂活化处理方法,加入了表面活性剂和造孔剂,提高了多孔氮化硼对重金属和细颗粒物的吸附活性,解决了普通吸附剂工作温度局限、吸附种类单一的问题,具体如下:1.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得到的产物为多孔六方氮化硼,正如图1所示,XRD图谱中广角部分(2θ=10-80°)衍射峰清晰尖锐,为六方氮化硼;图2显示了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表明氮化硼为多孔结构;图3分别显示本方法得到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的多孔氮化硼复合材料低温下氮气的吸附和脱附等温线。多孔六方氮化硼纤维耐高温、B-N键的极性和富含吸附活性位等特性,使其成为处理极端工况下重金属的优良吸附剂(图4、5)。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为三聚氰胺、硼酸、十六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聚丙烯酰胺、聚丙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均属于已经工业化生产的普通化工原材料,廉价易得。3.本方法合成的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纯度高、比表面积高和孔体积大,化学稳定性良好,方法简单,且再生性能良好。所得多孔六方氮化硼具有对重金属和细颗粒物较高的吸附能力,并且能在高温及极端条件下使用,在清洁能源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实例1中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剂广角X射线衍射谱图;图2为实例1中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3为实例1中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剂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图4为实例1中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剂与活性炭对重金属锌Zn的吸附量对比;图5为实例1中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剂与活性炭对高温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吸附量对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0.1克十六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1.89克三聚氰胺和将1.85克硼酸分别加入到10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使硼酸和三聚氰胺在水中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称取一定量的三聚氰胺和硼酸及添加剂均匀混合并溶于水,然后将其从室温加热至85℃,并使其在反应器中恒温震荡溶解并保温2‑8小时;步骤B:将步骤A中配制的溶液停止震荡并进行缓慢降温至20‑30℃保持温度2小时,此时有白色絮状物产生,抽滤得到固体沉淀物,该沉淀物在75‑85℃温度下烘干10‑24小时得到前驱体;步骤C:分别称取重量百分比为10wt%、20wt%、30wt%、40wt%的造孔剂添加到步骤(B)得到的前驱体中,利用玛瑙研钵将两者研磨并充分混合,得到固体粉末;步骤D:将步骤(C)中得到的固体粉末,在保护气氛下700‑1700℃进行热解升温,升温速率为每分钟5‑20℃,恒温时间为3‑7小时,然后在保护气氛下降温至25℃得到白色固体纤维,即为氮化硼纤维;步骤E:将步骤(D)中得到的氮化硼纤维投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搅拌反应1‑3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40‑70℃,得到悬浮液;步骤F:将步骤(E)中得到的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对分离出的固相产物在70‑85℃下烘干0.5‑2小时,最终即得到白色纤维状的多孔六方氮化硼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氮化硼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称取一定量的三聚氰胺和硼酸及添加剂均匀混合并溶于水,然后将其从室温加热至85℃,并使其在反应器中恒温震荡溶解并保温2-8小时;步骤B:将步骤A中配制的溶液停止震荡并进行缓慢降温至20-30℃保持温度2小时,此时有白色絮状物产生,抽滤得到固体沉淀物,该沉淀物在75-85℃温度下烘干10-24小时得到前驱体;步骤C:分别称取重量百分比为10wt%、20wt%、30wt%、40wt%的造孔剂添加到步骤(B)得到的前驱体中,利用玛瑙研钵将两者研磨并充分混合,得到固体粉末;步骤D:将步骤(C)中得到的固体粉末,在保护气氛下700-1700℃进行热解升温,升温速率为每分钟5-20℃,恒温时间为3-7小时,然后在保护气氛下降温至25℃得到白色固体纤维,即为氮化硼纤维;步骤E:将步骤(D)中得到的氮化硼纤维投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搅拌反应1-3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40-70℃,得到悬浮液;步骤F:将步骤(E)中得到的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对分离出的固相产物在70-85℃下烘干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龙陈洋李润东杨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