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辘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52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辘脚机,包括针板、底座和反包压脚装置,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针板,针板的上方活动设置有反包压脚装置,反包压脚装置能够相对于针板上下运动,所述反包压脚装置包括反包压脚支架和反包压脚,反包压脚设置在所述针板上,所述反包压脚的一端与所述反包压脚支架可拆卸连接,通过反包压脚装置的设计,降低了缝制作业的操作强度,能够更好的对厚布料进行缝制,通过反包压脚的配合,从现有缝制面料的厚度约为20‑25CM提升到30‑35CM,满足了部分厂家的特殊生产工艺要求,同时还保证了缝制厚布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本产品的核心价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A foot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ew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roller foot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needle plate, a base and a backpack foot pressing device. The needle plate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a backpack foot press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needle plate. The backpack foot pressing device can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needle plate. The backpack foot 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ckpack foot support and a backpack foot pressing device, and the backpack foot press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needle plate. The end of the anti-pack press foot and the support of the anti-pack press foot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anti-pack press foot device, the operation intensity of the sewing industry can be reduced, and the thick cloth can be sewn better.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anti-pack press foot, the thickness of the existing sewing fabric can be increased from about 20 25CM to 30 35CM, which meets the special production process requirements of some manufactur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ensures that It proves the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sewing thick cloth, enhances the core value of the product and improv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辘脚机
本技术涉及缝纫
,特指一种辘脚机。
技术介绍
现今,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服装的美观和多样性,除了对服装自身款式的要求外,还会对服装上的边角细节也有要求,从而需要对服装裤脚的边角进行缝纫,以提高服装的质量、品味和附加值,在本文中,服装是广义的含义,不限定于衣服和裤子,除此之外,还包括鞋袜、帽子、手套、西裤、牛仔衫裤、工作服及便服等。辘脚机是一种是用于缝制裤脚的缝纫机,广泛应用在服装生产中,主要用来缝制牛仔裤、休闲裤等裤脚的三折缝卷边,目前,现有的辘脚机缝制的面料厚度约为20-25CM,无法满足部份服装生产厂家需要更厚面料缝制的特殊生产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还具有缝制中、厚布料功能的辘脚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辘脚机,包括辘脚机主体;辘脚机主体的底座上固定有针板,针板的上方活动设置有反包压脚装置,反包压脚装置与纵向设置的气缸连接并驱动,反包压脚装置能够相对于针板上下运动,所述反包压脚装置包括反包压脚支架和反包压脚,反包压脚设置在所述针板上,所述反包压脚的一端与所述反包压脚支架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的一侧成型有用于限制面料位置的限位部,限位部与所述针板表面接触。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所述反包压脚一侧延伸出的圆弧形挡板,圆弧形挡板的一侧与所述针板的表面相吻合。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端,进料端向进料的斜上方延伸。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端,出料端与所述针板平行。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支架与反包压脚杆固定连接,所述反包压脚杆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气缸。优选地,所述针板的上方安装有挡布板,所述反包压脚的一侧抵靠在所述挡布板上,挡布板与所述反包压脚配合限制面料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上开设有供机针通过的通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反包压脚装置的设计,降低了缝制作业的操作强度,能够更好的对厚布料进行缝制,通过反包压脚的配合,从现有缝制面料的厚度约为20-25CM提升到30-35CM,满足了部分厂家的特殊生产工艺要求,同时还保证了缝制厚布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本产品的核心价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2、本技术通过限位部的设计,在缝制厚面料时,限制了缝制面料的运动位置,保证了缝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针板、挡布板、反包压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反包压脚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安装于机架上的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针板;2-辘脚机主体;3-反包压脚装置;4-反包压脚支架;5-反包压脚;6-限位部;7-进料端;8-出料端;9-反包压脚杆;10-气缸;11-挡布板;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一种辘脚机,包括辘脚机主体2;辘脚机主体2的底座上固定有针板1,针板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反包压脚装置3,反包压脚装置3与纵向设置的气缸10连接,并由气缸10驱动,因此反包压脚装置3能够相对于针板1上下运动,所述反包压脚装置3包括反包压脚支架4和反包压脚5,反包压脚5设置在所述针板1上,所述反包压脚5的一端与所述反包压脚支架4可拆卸连接,使用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反包压脚5与所述反包压脚支架4上对应的通孔,再旋入螺母使两部件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实际不同厚度布料的需求,可以通过拆下螺母,更换上不同尺寸的反包压脚5,达到最匹配的效果,使得缝制的效果变得更好。现有的辘脚机在缝制厚布料卷边的过程中,单靠拉筒来实现缝制布料的卷边,由于布料较厚,缝制过程中,布料容易起皱打折、偏移缝制的轨迹或者拉筒尺寸不够,厚布料根本放不进去,本技术通过反包压脚装置3的设计,使得缝制厚布料变得更加方便,降低了缝制作业的操作强度,反包压脚装置3利用气缸10的动作来进行运动,反包压脚5压合在布料的上方,能够更好的对厚布料进行缝制,通过反包压脚5的设计,从现有缝制面料的厚度约为20-25CM提升到30-35CM,满足了部分厂家的特殊生产工艺要求,同时还保证了缝制厚布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本产品的核心价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本技术所述的辘脚机属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针对目前辘脚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因此本技术所述的辘脚机主体2是表示辘脚机这个机器除本技术所述的专利技术创造之外,固有的机械结构以及电子结构。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5的一侧成型有用于限制面料位置的限位部6,限位部6与所述针板1表面接触。本技术方案介绍了反包压脚5的结构,限位部6高出反包压脚5的平面,在缝制布料的过程中,限位部6的端面贴合在布料的端面,同时限位部6的底面贴合在针板的表面,保证布料在缝制的过程中不会偏离位置,获得更好的缝制效果,保证了缝制布料的质量。优选地,所述限位部6为所述反包压脚5一侧延伸出的圆弧形挡板,圆弧形挡板的一侧与所述针板1的表面相吻合。在本技术方案中公开了限位部6的具体结构以及形状,在实际缝制过程中,将卷好边的布料放入拉筒中,然后气缸10驱动反包压脚装置3径向移动,从而正好贴合在布料的正上方,此时反包压脚5上的限位部6的一端与针板1的表面贴合在一起,布料的一侧被限位部6的端面给挡住,在布料缝制的过程中,保证布料的平整,提高了卷边的质量。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5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端7,进料端7向进料的斜上方延伸,所述限位部6与进料端7之间形成有止口,在缝制过程中,止口能够有效的防止面料偏离缝制的位置。在实际缝制过程中,缝制的布料从进料端7中进入进行缝制,进料端7向斜上方延伸的设计,进料处的与布料接触的部分具有圆弧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使厚布料通过,解决了缝制过程中,由于布料太厚,容易引起布料皱折,从而导致缝制的质量下降、送料不畅、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5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端8,出料端8与所述针板1平行。在实际缝制过程中,缝制后的布料从出料端8中送出,出料端8与针板1平行设置,使得送出的布料更平整,以便于后续的缝制。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支架4与反包压脚杆9固定连接,所述反包压脚杆9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气缸1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反包压脚杆9通过气缸10带动运动,反包压脚杆9通过反包压脚支架4带动反包压脚5上下运动。优选地,所述针板1的上方安装有挡布板11,所述反包压脚5的一侧抵靠在所述挡布板11上,挡布板11与所述反包压脚5配合限制面料的位置。本技术方案通过反包压脚5与挡布板11共同配合,进一步提高了缝制厚布料的质量,布料在缝制过程中,从反包压脚5与挡布板11之间通过,能够对厚布料缝制处更好的效果。优选地,所述反包压脚5上开设有供机针通过的通孔12。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包压脚5上开设有通孔12,在缝制中,机针将穿过通孔12对厚布料进行缝制,获得更好的缝制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辘脚机,包括辘脚机主体(2);其特征在于辘脚机主体(2)的底座上固定有针板(1),针板(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反包压脚装置(3),反包压脚装置(3)与纵向设置的气缸(10)连接并驱动,反包压脚装置(3)能够相对于针板(1)上下运动,所述反包压脚装置(3)包括反包压脚支架(4)和反包压脚(5),反包压脚(5)设置在所述针板(1)上,所述反包压脚(5)的一端与所述反包压脚支架(4)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辘脚机,包括辘脚机主体(2);其特征在于辘脚机主体(2)的底座上固定有针板(1),针板(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反包压脚装置(3),反包压脚装置(3)与纵向设置的气缸(10)连接并驱动,反包压脚装置(3)能够相对于针板(1)上下运动,所述反包压脚装置(3)包括反包压脚支架(4)和反包压脚(5),反包压脚(5)设置在所述针板(1)上,所述反包压脚(5)的一端与所述反包压脚支架(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辘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包压脚(5)的一侧成型有用于限制面料位置的限位部(6),限位部(6)与所述针板(1)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辘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6)为所述反包压脚(5)一侧延伸出的圆弧形挡板,圆弧形挡板的一侧与所述针板(1)的表面相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展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