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334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属于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压脚高低缝与普通缝纫切换较为麻烦的问题。本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压脚,压脚包括相互独立分离的第一压脚板和第二压脚板,所述第一压脚板和第二压脚板之间形成有通槽,所述第一压脚板通过压脚固定座与上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脚板通过升降机构与上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上述第二压脚板上升和下降。本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具有自动方便切换高低缝和普通缝且操作方便的优点。

An Adaptive High and Low Slit Foot Press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缝纫设备
,涉及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社会衣物款式的多样化,服装缝纫锁眼过程中会出现高低差缝纫(前后或者左右方向)的情况越来越多。普通压脚虽然能适应轻微的高低差,但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缝纫需求。当高低差过大,压脚会产生倾斜,就容易造成机针打到压脚、切刀时切到压脚和出现断线等多种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公开了公告号为CN206298720U,名称为一种能适应高低缝的压脚辅助装置,该技术方案包括截面呈矩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面开设有开口状的安装槽,所述压板的侧边能够嵌入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连接块上与安装槽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插接孔,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右垫块和前垫块,所述右垫块或前垫块能够通过销轴可拆卸插接在插接孔内,所述右垫块或前垫块能够绕销轴摆动。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了高低差缝纫的问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其右垫块或前垫块需要手动进行拆卸和安装来实现普通缝纫和高低缝纫的切换,从而操作麻烦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包括相互独立分离的第一压脚板和第二压脚板,所述第一压脚板和第二压脚板之间形成有通槽,所述第一压脚板通过压脚固定座与上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脚板通过升降机构与上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上述第二压脚板上升和下降。在上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压脚支架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容纳腔且直接固连在上述支撑架上,所述安装座底部开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压脚支架上端穿过第一开口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能使压脚支架上升和下降的驱动件和对压脚支架上升和下降高度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两个升降结构上的两个压脚支架的下端分别与上述第二压脚板的两侧端固连。在上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轴位螺钉、具有腰型槽的安装板和开设在安装座一侧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上述容纳腔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板固连在安装座一侧上,所述腰型槽与第二开口正对设置且通过第二开口与容纳腔导通,所述轴位螺钉依次伸入腰型槽、第二开口进入到容纳腔中并与压脚支架上端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轴位螺钉能在腰型槽中上下来回移动并被腰型槽上下壁进行上下限位。在上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中,所述的驱动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抵靠于安装座容纳腔的上端壁,下端抵靠于压脚支架上端面。在上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导向轴和开设在安装座上端面的导向孔,所述导向轴上端位于安装座上端面外且固设有限位挡片,导向轴下端穿伸过导向孔位于安装座容纳腔内且端部固设有挡圈,所述驱动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导向轴上且上端抵靠于安装座容纳腔上端壁,第二弹簧下端抵靠于挡圈上端面上,所述挡圈下端面与压脚支架上端抵靠。在上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压脚板下方粘附有第一压脚橡胶垫,所述第二压脚板下方粘附有第二压脚橡胶垫。在上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中,所述的压脚固定座位于两个升降结构的两个安装座之间,所述压脚固定座下端延伸有两个连接支架,两个连接支架分别与第一压脚板的两侧端固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具有如下几个优点:1、能够自动进行普通缝纫和高低缝纫的切换,且切换较为简单;同时,第一压脚板和第二压脚板的高度差是连续变化的,从而能够适应面料多种不同程度的高低差情况的高低缝纫;2、限位结构和驱动件能对第二压脚板的上下高度移动高度进行限位以及高度可调,从而可调节高低缝纫的高低程度;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高低缝压脚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本高低缝压脚装置普通缝纫时的状态图。图3是本高低缝压脚装置高低缝纫时的状态图。图中,1、支撑架;2、安装座;21、容纳腔;22、第一开口;23、第二开口;3、安装板;31、腰型槽;4、压脚支架;5、第一弹簧;6、轴位螺钉;7、第一压脚板;8、第一压脚橡胶垫;9、第二压脚板;10、第二压脚橡胶垫;11、压脚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压脚,支撑架1一端固定安装在缝纫机机座上,另一端为悬臂。压脚包括相互独立分离的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第一压脚板7下方粘附有第一压脚橡胶垫8,第二压脚板9下方粘附有第二压脚橡胶垫10。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相互正对的两侧均开有U型槽,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同一水平面相互挨着且各自U型槽形成了通槽,通槽用于机针和切刀的通过从而实现缝纫及裁剪。其中,第一压脚板7通过压脚固定座11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压脚固定座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的悬臂上,压脚固定座11下端延伸有两个连接支架,两个连接支架分别与第一压脚板7的两侧端固连。第一压脚板7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不会上升或下降。第二压脚板9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撑架1连接,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升降结构,升降结构包括压脚支架4和安装座2,安装座2具有容纳腔21且直接固连在支撑架1上,两个升降结构中的两个安装座2分别位于压脚固定座11的两侧设置。安装座2底部开有第一开口22,第一开口22和容纳腔21相互连通,压脚支架4上端穿过第一开口22位于容纳腔21内,安装座2上安装有能使压脚支架4上升和下降的驱动件和对压脚支架4上升和下降高度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两个升降结构上的两个压脚支架4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压脚板9的两侧端固连。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其限位结构包括轴位螺钉6、具有腰型槽31的安装板3和开设在安装座2一侧上的第二开口23,安装板3通过螺栓固连在安装座2与第二开口23的同一侧上,腰型槽31与第二开口23正对设置且通过第二开口23与容纳腔21导通,第一开口22与第二开口23连通,轴位螺钉6依次伸入腰型槽31、第二开口23进入到容纳腔21中并与压脚支架4上端螺纹固定连接,轴位螺钉6能在腰型槽31中上下来回移动并被腰型槽31上下壁进行上下限位,即轴位螺钉6的螺杆那部分口径小于腰型槽31的宽度。驱动件为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上端抵靠于安装座2容纳腔21的上端壁,下端抵靠于压脚支架4上端面。第一弹簧5具有往外伸张的趋势,从而具有将压脚支架4下端往下推的趋势,但被轴位螺钉6抵靠在腰型槽31下壁卡位住。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气动控制方式来替代第一弹簧5作为驱动源。普通缝纫状态时,即面料是平整的,没有高低差,压脚压在面料上时,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为水平状,此时,轴位螺钉6位于腰型槽31的中间,第一弹簧5也处于受力收缩状态,如图2所示。当高低缝纫时,面料上具有高低差,当面料厚的位于第一压脚板7处,薄的位于第二压脚板9处时,压脚压在面料上后,第一弹簧5具有伸出的趋势,第一弹簧5驱动压脚支架4下移,从而驱动整个第二压脚板9下降将面料薄的部位压紧在针板上,如图3所示,此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包括相互独立分离的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所述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之间形成有通槽,所述第一压脚板(7)通过压脚固定座(11)与上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脚板(9)通过升降机构与上述支撑架(1)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上述第二压脚板(9)上升和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包括相互独立分离的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所述第一压脚板(7)和第二压脚板(9)之间形成有通槽,所述第一压脚板(7)通过压脚固定座(11)与上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脚板(9)通过升降机构与上述支撑架(1)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上述第二压脚板(9)上升和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压脚支架(4)和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具有容纳腔(21)且直接固连在上述支撑架(1)上,所述安装座(2)底部开有与容纳腔(21)连通的第一开口(22),所述压脚支架(4)上端穿过第一开口(22)位于容纳腔(21)内,所述安装座(2)上安装有能使压脚支架(4)上升和下降的驱动件和对压脚支架(4)上升和下降高度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两个升降结构上的两个压脚支架(4)的下端分别与上述第二压脚板(9)的两侧端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的高低缝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轴位螺钉(6)、具有腰型槽(31)的安装板(3)和开设在安装座(2)一侧上的第二开口(23),所述第一开口(22)、第二开口(23)和上述容纳腔(21)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板(3)固连在安装座(2)一侧上,所述腰型槽(31)与第二开口(23)正对设置且通过第二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伟蔡锦飚
申请(专利权)人: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