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41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设置有沉淀区、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层,沉淀区连通进水管和穿孔排泥管,筒体下端连通出水管、放空管和反冲洗管,筒体上端连通反冲洗排水管和虹吸破坏管,进水管连通进水泵和计量泵,反冲洗管连通反冲洗泵,进水管内设置有管式混合器,进水管连通沉淀区的一端设置有水射器和喇叭筒絮凝器,还包括PLC控制器、设置于出水管和穿孔排泥管上的电磁阀、进水泵、所示计量泵、反冲洗泵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水流指示器通过继电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将给水处理中的混凝、沉淀、过滤过程集成为一体化装置。

A Small Water Flocculation/Sedimentation/Filtration Integrated Device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ll water volume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filtration integrated device for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 sedimentation area and a filter area in the cylinder body, a filter layer in the filter area, a sedimentation area connected with an intake pipe and a perforated sludge discharge pipe, a lower end connected with an outlet pipe, an empty pipe and a backwashing pipe, and a upper end connected with a backwashing drainage pipe and a siphon damage pipe.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ump and the metering pump, the backwash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wash pump, the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ipe mixer, and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jet and a horn flocculator at one end of the sedimentation zone. The PLC controller, the solenoid valve installed on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perforated sludge discharge pipe, the intake pump, the metering pump shown and the backwash pump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LC controller. The indica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LC controller through relay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integrates the 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and filtration processes in water treatment into an integrate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属于净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集中式供应自来水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还有不少地区却无法使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位置偏远、经济条件欠佳、给水管网建设滞后等,这些都为其使用城市给水厂集中供给的自来水造成困难。目前,在还没有自来水集中供应的局部地区,几乎都是在零散地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但是,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局部的地质沉降,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另一方面过多的使用一些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如经常饮用含氟高的地下水,会损害人体的牙齿和骨骼,严重时会引起氟骨病,经常饮用含铁、锰高的地下水,会造成肝硬化、骨质疏松、腺体纤维化等疾病,而经常饮用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们健康造成的危害则更大。所以,在一些尚未普及自来水的局部地区,选择合适的地表水源并进行处理,作为饮用水来源是很有现实需要的。而选用常规的地表水源给水处理方式,特别是其中的混凝、沉淀、过滤处理过程,需要建造一系列的土建构筑物和附属的建筑物,同时需要安装一些机电设备以及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因此不仅工程造价昂贵,运行管理费用也高,对局部地区采用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给水处理来说,就很不适宜。因此,结合这些地区的实际条件,开发一种操作与管理简便、造价及运行费用低、且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小水量给水处理装置,有很急迫的现实需要。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366877A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集混凝、沉淀、过滤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的装置本体包括混凝沉淀腔、围在混凝沉淀腔外围的过滤腔、用于泵入待修复水体的喷射泵和控制器,喷射泵的进水口与待修复水体管路连接,喷射泵的出水口与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配有向混凝沉淀腔内泵入待修复水体的喷嘴;喷嘴与混凝沉淀腔底部的喉管进液口密封连接;过滤腔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石英砂层、磁铁矿层和承托层;控制器与喷射泵的控制端电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吸附、絮凝、沉降为一体,使用该设备可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由于经过处理的这种矿物质具有一定的自身脱水的功能,不加任何其他辅助物质;且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运营成本低。但是该装置无法对装置内的混凝区、过滤区以及过滤区进行单独的控制和冲洗,故存在过滤区堵塞造成无法滤水的情况。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055871A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沉淀截留过滤气水反冲洗一体化高效滤池。其包括混凝反应区、沉淀排泥区、多面球截留区、过滤区、气水反冲洗系统。混凝反应区包括均匀配水堰;沉淀排泥区包括漏斗形沉淀排泥槽;截留区包括多面球悬浮填料;过滤区包括均匀配水堰、均质滤料、承托滤料、反冲洗管道、U型滤砖;反冲洗系统包括液位触发器、罗茨风机、水泵、止回阀、反冲洗主管和支管、曝气盘等。该专利技术无法对装置内的混凝区、过滤区实现运行自动控制和冲洗,同时该专利技术装置操作复杂,不易管理且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其将给水处理中的混凝、沉淀、过滤过程集合在一体化装置中进行,在混凝中利用悬浮絮体的絮凝作用,可减少混凝剂PAC的投加量,节约药剂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这样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沉淀区、过滤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过滤区同轴分别设置于筒体内的中心筒与外环,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沉淀区连通进水管和穿孔排泥管,所述筒体下端连通出水管、放空管和反冲洗管,所述筒体上端连通反冲洗排水管和虹吸破坏管,所述进水管连通进水泵和计量泵,所述反冲洗管连通反冲洗泵,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管式混合器,所述进水管连通沉淀区的一端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水射器和喇叭筒絮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穿孔排泥管上的电磁阀、所述进水泵、所示计量泵、所述反冲洗泵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设置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上的水流指示器通过继电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冲洗排水管和所述穿孔排泥管连通反冲洗排水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筒体包括同轴布置的外壳体和中心筒,所述中心筒通过环形滤板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焊接,所述环形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所述中心筒的外壁、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环形滤板的上端面围成所述过滤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筒体的高度和直径的比值h为1.2≤h≤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层的上端面距离所述中心筒上端面的距离为1.5m-2.5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层包括承托层和石英砂滤料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絮凝器为喇叭筒状,所述喇叭筒状的絮凝器内壁上设置有与其中心轴线呈一倾角布置的斜向隔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冲洗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筒体同轴布置且其端面距离所述筒体的中心筒上端面的距离为20cm-30c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虹吸破坏管的进水端距离所述筒体的中心筒上端面的距离为5cm-1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将给水处理中的混凝、沉淀、过滤过程集合在一体化装置中进行,在混凝中利用悬浮絮体的絮凝作用,可减少混凝剂PAC的投加量,节约药剂成本;在沉淀过程中,由于悬浮絮体强大的絮凝作用,结合原水悬浮物质形成更大的絮体,使得沉淀效果好,处理水质比较有保障。同时,利用反冲洗排水管安装的水流指示器与继电器,产生的水流电信号,与PLC控制器相连,从而对给水处理过程中的过滤、反冲洗进行自动控制,其自动化水平高,操作与管理简便,节约了人员配备,不需大量的土建构筑物和机电设备,则装置造价以及运行费用低,一体化装置是封闭式的,处理过程中受周围环境污染风险低,处理水质好,非常适合小水量集中式供水的给水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泵;2-计量泵;3-水射器;4-喇叭筒絮凝器;5-中心筒;6-环形过滤层;7-反冲洗排水管;8-反冲洗布水管;9-水流指示器;10-继电器;11-PLC控制柜;12-电磁阀;13-闸阀;14-虹吸破坏管;15-穿孔排泥管;16-出水管;17-放空管;18-反冲洗泵;19-筒体;20-通气孔;21-虹吸辅助管;22-反冲洗排水槽;23-管式混合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其主要包括进水泵1、计量泵2、水射器3、喇叭筒絮凝器4、中心筒5、环形过滤层6、反冲洗排水管7、反冲洗布水管8、水流指示器9、继电器10、PLC控制柜11、电磁阀12、闸阀13、虹吸破坏管14、穿孔排泥管15、出水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沉淀区和过滤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过滤区同轴分别设置于筒体内的中心筒与外环,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沉淀区连通进水管和穿孔排泥管,所述筒体下端连通出水管、放空管和反冲洗管,所述筒体上端连通反冲洗排水管和虹吸破坏管,所述进水管连通进水泵和计量泵,所述反冲洗管连通反冲洗泵,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管式混合器,所述进水管连通沉淀区的一端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水射器和喇叭筒絮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穿孔排泥管上的电磁阀、所述进水泵、所示计量泵、所述反冲洗泵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设置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上的水流指示器通过继电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沉淀区和过滤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过滤区同轴分别设置于筒体内的中心筒与外环,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沉淀区连通进水管和穿孔排泥管,所述筒体下端连通出水管、放空管和反冲洗管,所述筒体上端连通反冲洗排水管和虹吸破坏管,所述进水管连通进水泵和计量泵,所述反冲洗管连通反冲洗泵,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管式混合器,所述进水管连通沉淀区的一端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水射器和喇叭筒絮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穿孔排泥管上的电磁阀、所述进水泵、所示计量泵、所述反冲洗泵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设置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上的水流指示器通过继电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和所述穿孔排泥管连通反冲洗排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式供水的小水量混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同轴布置的外壳体和中心筒,所述中心筒通过环形滤板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焊接,所述环形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所述中心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丁文青陈捷陆一帆彭洪琴张思薇倪思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