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15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破乳池、一次沉淀池、曝气池、刮板组件和清水池,破乳池上方设置有药剂加入口,破乳池出水口与一次沉淀池进水口连通,一次沉淀池出水口连通曝气池进水口,刮板组件位于曝气池进水口下方,刮板组件通过水平移动组件沿曝气池长度方向移动,曝气池下方设有曝气盘,曝气盘与微纳气泡发生器连接,曝气池出水口连通清水池,通过产生微纳气泡对乳化液进行曝气,曝气效果好,乳化液处理效率高、效果好,且结构简单、能耗小。

A Micro-nano Bubble Emulsion Proc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nano bubble 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mulsification tank, a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an aeration tank, a scraper assembly and a clean water tank arranged in series in turn, a pharmaceutical additive outlet is arranged above the demulsification tank, the outlet of the demulsificatio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the outlet of th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aeration tank, and the scraper assembly is located below the inlet of the aeration tank. The scraper assembly moves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aeration tank through the horizontal moving component. There is an aeration plate under the aeration tank. The aeration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nano bubble generator. The outlet of the aeratio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ean water tank. The emulsion is aerated by generating micro-nano bubbles. The aeration effect is goo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emulsion is high, the effect is goo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废水处理时,为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主要采取曝气技术,目前的曝气方式是曝气鼓风机连接管道通过曝气头等曝气器向曝气池能通入空气,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此方式曝气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曝气器的构造比较单一,在水中形成的气泡较大,释放出的气泡直径至少达1.5~3.0mm,因此通入空气中氧的利用率只能维持在10%左右,已知O2的平均直径约为0.346nm,据此估计,一个气泡中可包含8.1×1019~6.51×1020个O2分子。在与水相接触的过程中,只有气泡表面的O2分子才有机会与水分子碰撞,与之结合而转变为溶解氧。而气泡内部的大量O2分子则不能与水相接触,而随上升气流溢出液相白白浪费掉。并且当曝气池内的水量越大,则选择的风机型号则越大,因此电机功率也越大,电能消耗较高,并伴有较大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小且能够产生微纳气泡的乳化液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破乳池、一次沉淀池、曝气池、刮板组件和清水池,所述破乳池上方设置有药剂加入口,所述破乳池出水口与所述一次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所述一次沉淀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进水口,所述刮板组件位于所述曝气池进水口下方,所述刮板组件通过水平移动组件沿所述曝气池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曝气池下方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微纳气泡发生器连接,所述曝气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清水池。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盘均匀铺满所述曝气池底面,所述曝气盘至少设置有4个。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池下方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L型刮板,所述刮板的侧边均设置有橡胶条。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池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通过竖直移动组件沿所述曝气池高度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池和清水池之间还设置有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的浓水出口连通有浓缩槽,所述超滤装置的产水出口连通所述清水池。进一步的,所述破乳池内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下端部设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棒位于所述破乳池中心,对加药后的乳化液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上端部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搅拌棒的转速为40-60转/分。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产生微纳气泡对乳化液进行曝气,曝气效果好,乳化液处理效率高、效果好,且结构简单、能耗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刮板组件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一,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破乳池10、一次沉淀池20、曝气池30、刮板组件40和清水池50,乳化液经破乳池10被破乳后进入一次沉淀池20进行初步沉淀过滤,过滤掉乳化液中大颗粒杂质,初步沉淀过滤后的乳化剂进入曝气池30曝气,加强乳化液中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保证乳化液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同时利用曝气产生的气泡使乳化液中脏物浮于水面,经刮板组件40清除曝气池30中杂质后,曝气池30中清水流入清水池50,本实施例中,所述破乳池10上方设置有药剂加入口,乳化液废水进入破乳池10后,通过药剂自动添加组件11向所述破乳池10内分别添加破乳剂和混凝剂,对乳化液进行破乳处理,所述破乳池10内设置有搅拌棒12,所述搅拌棒12下端部设有搅拌扇叶13,所述搅拌棒12位于所述破乳池10中心,对加药后的乳化液进行搅拌,使药剂与乳化液混合的更加均匀,破乳、絮凝效果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棒12上端部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搅拌棒12的转速为40-60转/分,所述破乳池10出水口与所述一次沉淀池20进水口连通,经破乳絮凝后的乳化液进入一次沉淀池20进行初步过滤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沉淀池20为斜板沉淀池21,斜板沉淀池21运用“浅层沉淀”原理,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问,并且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使得乳化液中大颗粒杂质被去除,斜板沉淀池21下方连接有排泥机22,过滤沉淀出的杂质通过排泥机22排出,所述一次沉淀池20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30进水口,所述曝气池30下方设有曝气盘31,所述曝气盘31与微纳气泡发生器32连接,进入曝气池30的气泡均为微纳米级气泡,气泡直径为10nm左右,则一个气泡中包含的O2分子仅有2.4×104个,大大提高O2分子与乳化液的接触几率,同时因为微纳气泡带有负电荷,在乳化液中会将带有正电荷的杂质吸附于微纳气泡周边,微纳气泡在压力作用下渐渐变小,最后在大约4000大气压左右破裂,微纳气泡在被高压破坏瞬间,还会产生高温,微纳气泡爆破瞬间的高压高温能量将杂质分解消灭,杂质被破坏分离而悬浮于水面,所述刮板组件40位于所述曝气池30进水口下方,所述刮板组件40通过水平移动组件41沿所述曝气池30长度方向移动,将浮于表面的杂质刮推至曝气池30一角,便于统一处理,所述水平移动组件41可以为丝杆组件或其他水平移动组件41,所述曝气池30出水口连通所述清水池50,曝气池30中去除杂质后的乳化液流入清水池50,本实施例中,微纳气泡发生器32产生的气泡通过曝气盘31进入曝气池30,使微纳气泡分布的更加均匀,为进一步保证微纳气泡密布整个曝气池30,所述曝气盘31均匀铺满所述曝气池30底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盘31至少设置有4个,均匀分布于曝气池30四角,为保证在刮推乳化液表面的杂质时,能够完全阻隔杂质,本实施例中,所述刮板组件40包括倾斜设置的L型刮板42,所述刮板的侧边均设置有橡胶条43,橡胶条43贴合曝气池30侧面,完全阻隔杂质与乳化液,方便收集杂质。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破乳池10、一次沉淀池20、曝气池30、刮板组件40、超滤装置60和清水池50,所述破乳池10上方设置有药剂加入口,乳化液废水进入破乳池10后,通过药剂自动添加组件11向所述破乳池10内分别添加破乳剂和混凝剂,对乳化液进行破乳处理,所述破乳池10内设置有搅拌棒12,所述搅拌棒12下端部设有搅拌扇叶13,所述搅拌棒12位于所述破乳池10中心,对加药后的乳化液进行搅拌,使药剂与乳化液混合的更加均匀,破乳、絮凝效果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棒12上端部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搅拌棒12的转速为40-60转/分,所述破乳池10出水口与所述一次沉淀池20进水口连通,经破乳絮凝后的乳化液进入一次沉淀池20进行初步过滤处理,所述一次沉淀池20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30进水口,所述曝气池30下方设有曝气盘31,所述曝气盘31与微纳气泡发生器32连接,进入曝气池30的气泡均为微纳米级气泡,气泡直径为10nm左右,则一个气泡中包含的O2分子仅有2.4×104个,大大提高O2分子与乳化液的接触几率,提高乳化液中氧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破乳池、一次沉淀池、曝气池、刮板组件和清水池,所述破乳池上方设置有药剂加入口,所述破乳池出水口与所述一次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所述一次沉淀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进水口,所述刮板组件位于所述曝气池进水口下方,所述刮板组件通过水平移动组件沿所述曝气池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曝气池下方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微纳气泡发生器连接,所述曝气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清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破乳池、一次沉淀池、曝气池、刮板组件和清水池,所述破乳池上方设置有药剂加入口,所述破乳池出水口与所述一次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所述一次沉淀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曝气池进水口,所述刮板组件位于所述曝气池进水口下方,所述刮板组件通过水平移动组件沿所述曝气池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曝气池下方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微纳气泡发生器连接,所述曝气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清水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均匀铺满所述曝气池底面,所述曝气盘至少设置有4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下方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气泡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L型刮板,所述刮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国任伟张超钱玮吴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