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18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包括浮罐、浮管、定位管、延长管、输送管、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控制器,所述浮罐上端内部构成液仓,所述浮罐下端内部构成控制仓,所述控制仓底端内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浮罐一侧外壁连接有分流管,所述控制仓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浮罐底端设置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下端安装有延长管,所述浮罐两侧外壁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浮管,所述延长管内部均设置有输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分别针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使用,可以有效加快地下水的脱氮效率和全面性,组合使用可进行大面积的地下水进行脱氮作业,可提高脱氮处理的面积和规模。可提高脱氮处理的面积和规模。可提高脱氮处理的面积和规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的增加,污染水对于水资源的破坏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多,因此,需要对污水排放前进行有效的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再进行限制排放,但是经过处理的水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污染源,依然会对水体成分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早期排放的污水会在土壤中残留,同样会污染地下水,而地下水的处理较为困难,缺少有效的处理措施。
[0003]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6467119U,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硝酸盐和硬度去除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和投加脱氮电子供体的脱氮电子供体控制装置、用于调整地下水溶氧浓度的水质稳定和均匀配水装置、对地下水进行生物学脱氮作用的兼氧异营养脱氮装置、对地下水进行生物电化学脱氮作用的厌氧自营养脱氮装置、用于降低地下水硬度的硬度去除装置以及用于氧化地下水中残留的脱氮电子供体和脱氮反应中间产物的强氧化装置。该设备通过将生物、电化学结合,有效地去除了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并降低的地下水的硬度。
[0004]综上所述,水体中氮、磷量过多的危害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后引起水体缺氧,产生毒素,进而毒死鱼、虾等水生生物和危害人体健康,使水源水质恶化。不但影响人类生活,还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现有的水体脱氮设备大多适用于地表水,同时还需要抽水设备进行联系处理,不仅处理作业量大,非常消耗资源,并且地下水的脱氮处理无法应用传统的脱氮方式,使得地下水的脱氮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包括浮罐、浮管、定位管、延长管、输送管、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控制器,所述浮罐上端内部构成液仓,所述浮罐下端内部构成控制仓,所述控制仓底端内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浮罐一侧外壁连接有分流管,所述控制仓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浮罐底端设置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下端安装有延长管,所述浮罐两侧外壁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浮管,所述延长管内部均设置有输送管。
[0007]优选的,所述浮罐上方设置有送料管,且分流管上端均与送料管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分流管表面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器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延长管底端设置有锥管,所述定位管下端、延长管两端和锥管上端均开设有相啮合的螺口,所述定位管、延长管和锥管连接处均套接有橡胶套。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表面均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且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均贯穿浮罐两侧表面,所述浮管均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浮管表面嵌入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喷头,且第一喷头外壁套接有浮块。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端均与液仓底端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下端贯穿定位管内部,所述第二连接管与输送管底端均设置有螺纹套。
[0014]优选的,所述输送管外壁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第二喷头,且第二喷头均贯穿延长管外壁,所述输送管表面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第三电磁阀,且第三电磁阀位于第二喷头上方。
[0015]优选的,所述定位管与延长管底端均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两端分别连接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两端分别与控制器和第三电磁阀相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地表水覆盖面积和地下水的覆盖面积进行均匀设置浮罐,使得浮罐全面覆盖处理水体的面积,并将延长管根据地下水的深度进行安设,可以将脱氮处理药剂全面分散在地下水所在的土层中,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进行全面的脱氮反应,覆盖的地下水面积更加广泛,并且解决了地下水脱氮的技术难题,同时浮管可漂浮在地表面的水面上,并相地表水水体中喷洒脱氮药剂,通过水体的自然扩散,进行有效的水体脱氮处理,不仅节省处理所付出的资源,并且还能起到良好的脱氮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浮罐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延长管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浮罐;2、送料管;3、分流管;4、浮管;5、定位管;6、延长管;7、输送管;8、锥管;9、第一电磁阀;10、液仓;11、第二电磁阀;12、浮块;13、第一喷头;14、第一连接管;15、控制仓;16、第二连接管;17、螺纹套;18、连接座;19、螺口;20、橡胶套;21、传输线;22、控制器;23、第三电磁阀;24、第二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种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包括浮罐1、浮罐4、定位管5、延长管6、输送管7、锥管8、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6和控制器22,浮罐1上端内部构成液仓10,浮罐1下端内部构成控制仓15,控制仓15底端内壁安装有控制器22,浮罐1一侧外壁连接
有分流管3,浮罐1上方设置有送料管2,且分流管3上端均与送料管2相连通。分流管3表面安装有第一电磁阀9,且第一电磁阀9与控制器22相连接。控制仓15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4和第二连接管16,第一连接管14表面均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1,且第二电磁阀11均与控制器22相连接,第一连接管14一端均贯穿浮罐1两侧表面,浮管4均与第一连接管14相连接,浮管4表面嵌入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喷头13,且第一喷头13外壁套接有浮块12,。
[0025]当进行地表水进行脱氮处理时,由于地表水处理难度较低,工作人员可将延长管6去除,仅保留浮罐1和浮管4,通过浮管4漂浮在水体表面,第一喷头13将脱氮处理剂喷洒至水体中,通过水体的自然流动,在水体中均匀扩散,配合浮罐1的沿着水体表面均匀设置,可对地表水进行全面覆盖,进行脱氮处理。
[0026]实施例二:
[0027]浮罐1底端设置有定位管5,定位管5下端安装有延长管6,浮罐1两侧外壁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浮管4,延长管6内部均设置有输送管7。延长管6底端设置有锥管8,定位管5下端、延长管6两端和锥管8上端均开设有相啮合的螺口19,定位管5、延长管6和锥管8连接处均套接有橡胶套20。第一连接管14和第二连接管16上端均与液仓10底端内部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6下端贯穿定位管5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包括浮罐(1)、浮管(4)、定位管(5)、延长管(6)、输送管(7)、锥管(8)、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6)和控制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罐(1)上端内部构成液仓(10),所述浮罐(1)下端内部构成控制仓(15),所述控制仓(15)底端内壁安装有控制器(22),所述浮罐(1)一侧外壁连接有分流管(3),所述控制仓(15)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4)和第二连接管(16),所述浮罐(1)底端设置有定位管(5),所述定位管(5)下端安装有延长管(6),所述浮罐(1)两侧外壁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浮管(4),所述延长管(6)内部均设置有输送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罐(1)上方设置有送料管(2),且分流管(3)上端均与送料管(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3)表面安装有第一电磁阀(9),且第一电磁阀(9)与控制器(2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6)底端设置有锥管(8),所述定位管(5)下端、延长管(6)两端和锥管(8)上端均开设有相啮合的螺口(19),所述定位管(5)、延长管(6)和锥管(8)连接处均套接有橡胶套(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及地下水微污染水体深度脱氮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国梁家婷李云超李一凡穆道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