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54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以及位于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端互相连接的第一核心连接台、第二核心连接台,和设置于第一核心连接台和第二核心连接台周边的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互相间隔布置;每一个设置在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上的螺母均勾住对应的两根相邻的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上的两个螺母,使所有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所有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互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场工作量小,结构简单,验收方便简洁,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预制件的连接结构上。

Universal Reinforcement Connection Structures with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versal reinforcing bar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the first core connecting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core connecting platform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t the connecting ends of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a number of fir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which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first core connecting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core connecting platform to connect the reinforcing bar and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member.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member connects the steel bar;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member connects the steel bar with each other at intervals; each nut set on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member connects the steel bar or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member connects the two nuts on the corresponding two adjacent second prefabricated member connects the steel bar or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member connects the steel bar, so that all the first prefabricated member connects. The connecting bars and all the second prefabricated members are fixed to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on-site workload,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nd concise acceptanc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onnection structures of various prefabricate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造
,特别涉及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采用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基本的都是采用套筒连接、预应力套管、承插或者插槽等直接连接形式,这些都存在施工精度要求高、难以检测或者现浇接头养生时间长等弊端。如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有一定壁厚的空心圆柱套筒,首先把钢筋从两头开口的部位插入套筒,两根钢筋在同一轴线上,钢筋端部没有接触上并且不必再进行绑扎搭接,然后通过套筒上的预留灌浆孔,给套筒内部灌充添有膨胀剂的高强复合砂浆,使其充满套筒内部剩余的空隙部分,这样便将两节钢筋通过套筒接头连接在了一起。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内部灌浆是否密实无法检测的缺点。而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构造通过预埋于盖梁或承台内的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墩身内伸出的钢筋,该构造与灌浆套筒连接构造类似,虽然在一倍直径内即可开展后续施工,但要求预制墩身的钢筋伸出量较长,需要满足纵筋足够的锚固长度。对于如承插式接缝连接构造,通常是将预制墩身插入基础对应的预留孔内,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砂浆,周围用半干硬性混凝土填充。这种连接构造需要插入深度较大,且抗固接效果不佳。而且由于插槽式连接属于现场湿接,该连接方式现场需浇筑连接混凝土,现场等待连接混凝土达到强度发挥作用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预制件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实现的目的之一是现场工作量小,结构简单,验收方便简洁,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预制件的连接结构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互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核心连接台、第二核心连接台,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和所述第二核心连接台周边、且互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其中,若干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若干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互相间隔布置,每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均设置于对应的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之间。每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上均设有螺母;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上的所述螺母均勾住对应的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上的两个螺母,使所有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所有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互相固定。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每一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的端部均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每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之间间隔的一半,小于每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或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之间的间隔。优选的,所述螺母是锚固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和所述第二核心连接台连接,所有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所有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连接成一整体,并采用高强混凝土填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籍由在互相连接的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端部设置互相勾住的螺母,将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相对固定,最后将预留间隙用高强混凝土填充,完成连接,现场工作量小,结构简单,验收方便简洁,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预制件的连接结构上。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连接状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1’,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1’互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分别包括位于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核心连接台13、第二核心连接台13’,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第二核心连接台13’周边、且互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其中,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若干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互相间隔布置,每一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均设置于对应的两根相邻的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之间。每一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均设有螺母12;每一个设置在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的螺母12均勾住对应的两根相邻的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的两个螺母,使所有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所有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互相固定。本技术的原理在于,籍由在互相连接的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的端部设置互相勾住的螺母12,将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1’相对固定。利用第一核心连接台13、第二核心连接台13’之间形成的约束,使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之间仅存在拉力的特点,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的端部的螺母12将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互相勾住。克服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每一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最后将预留间隙用高强混凝土填充,完成连接,现场工作量小,结构简单,验收方便简洁,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预制件的连接结构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每一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的端部均设有螺母12,螺母12的外径大于每两根相邻的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之间间隔的一半,小于每两根相邻的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之间的间隔。在某些实施例中,螺母12是锚固螺母。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第二核心连接台13’连接,所有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所有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连接成一整体,并采用高强混凝土填充。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1’),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1’)互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核心连接台(13)、第二核心连接台(13’),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所述第二核心连接台(13’)周边、且互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若干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互相间隔布置,每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均设置于对应的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之间;每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均设有螺母(12);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的所述螺母(12)均勾住对应的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的两个螺母,使所有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所有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互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构件万向钢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1’),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1’)互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核心连接台(13)、第二核心连接台(13’),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所述第二核心连接台(13’)周边、且互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若干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互相间隔布置,每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均设置于对应的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之间;每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均设有螺母(12);每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或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上的所述螺母(12)均勾住对应的两根相邻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卓明周良陆元春沙丽新唐祖宁何晓光李雪峰朱鹏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