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82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主梁的两端分别固接着两组人字形支腿,位于两组支腿内侧的主梁上固接着尖角朝上的等边角形限位框,等边角形限位框的两个下端点固接在主梁上,限位框内的主梁上配合安装着可转动的杠杆钩,杠杆钩的结构为位于限位框内的主梁上配合安装着套筒,杠杆钩的杠杆臂垂直固接在套筒上,杠杆臂的下端设置着挂钩,杠杆臂的上端设置着手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生产、操作便捷,可回收再利用,起到防止结构板面上层或者负弯矩钢筋因混凝土浇筑时,被作业人员踩踏变形,具有控制上下排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的作用,板面保护层控制精度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施工质量,避免安全隐患。

Reusable construction steel horse s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usable construction steel bar bench. Two groups of herringbone legs are fixed at the ends of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equilateral angle limit frame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main girder of the two groups of legs. The two lower ends of the equilateral angle limit frame are fixed on the main girder. The main girder of the limit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lever hook and the lever hook. The structure is that sleeves are installed on the main beam in the limit frame, the lever arm of the lever hook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sleeve, the lower end of the lever arm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ever arm is provided with a hand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can be recycled and reused. It can prevent the upper or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steel bar from being trampled and deformed by workers when pouring concrete,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controlling the spacing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steel bars and the thickness of protective layer. The protective layer of the plate surface has high control precision,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and improves construction quality. Avoi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属于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保证现浇板上层钢筋或负弯矩钢筋位置的准确性,通常在现浇板的上、下两层钢筋之间采用钢筋马凳,以支撑、固定上层板钢筋。一般选用Φ8-16的钢筋下脚料,钢筋马凳的高度根据现浇板厚度、钢筋直径和保护层的厚度确定。以上钢筋马凳虽然是采用钢筋下脚料制作,由于这种钢筋马凳与结构钢筋一起浇注到混凝土里,不能循环利用,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其结构合理,生产、操作便捷,可回收再利用,可以起到防止结构板面上层或者负弯矩钢筋因混凝土浇筑时,被作业人员踩踏变形,可以具有控制上下排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的作用,板面保护层控制精度高,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升施工质量,避免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在主梁的两端分别固接着对称的两组人字形支腿,位于两组支腿内侧的主梁上分别固接着尖角朝上的等边角形限位框,等边角形限位框的两个下端点固接在主梁上,位于限位框内的主梁上配合安装着可转动的杠杆钩,可转动的杠杆钩的结构为位于限位框内的主梁上配合安装着套筒,可转动的杠杆钩的杠杆臂垂直固接在套筒上,杠杆臂的下端设置着挂钩,杠杆臂的上端设置着手环。本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钢筋安装工程中板面上下层钢筋的间距的控制,起到防止结构板面上层或者负弯矩钢筋因混凝土浇筑时,被作业人员踩踏变形,造成上下层钢筋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可有效防止上层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该马凳由一根A12的钢筋作为主支撑,长度700mm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后采用2根A10钢筋弯成“人”字形支架焊接在主支撑两端各向内100mm处,高度可根据结构板的厚度进行调整,一般以高出结构板面100-150mm为宜。施工结构面板浇注混凝土工序结束后,可以方便地取出钢筋马凳,下次重复利用。主要改进效果:1、提高材料节约率和功效,降低人工投入,节省国家资源。2、它具有控制上下排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的作用,避免产生质量隐患。3、其生产加工速度快,平均两人每天可加工完成300套。4、板面保护层控制精度高,吊钩通过精确计算,可达到较高精度要求。5、原材料均采用现场钢筋余料加工而成,符合绿色施工要求,为创造节约型社会添砖加瓦。6、操作方面快捷,无需繁缛复杂的操作流程,只需搬动旋转式吊钩即可使用。7、加工、焊接不产生不可回收垃圾等,无环境污染等问题。8、该马凳运用技术完全符合绿色施工、降本增效的目的。9、通过采用此类马凳,以一栋20层、单层面积1600㎡的公建项目为例,传统马凳采用1根长度0.8m的φ8钢筋弯制而成,而采用此类马凳后,可产生的直接经济价值在10万左右,如大型项目采用后,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结构合理,生产、操作便捷,可回收再利用,起到了防止结构板面上层或者负弯矩钢筋因混凝土浇筑时,被作业人员踩踏变形,具有了控制上下排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的作用,板面保护层控制精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施工质量,避免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如图1所示,在主梁1的两端分别固接着对称的两组人字形支腿2,位于两组支腿2内侧的主梁1上分别固接着尖角朝上的等边角形限位框3,等边角形限位框3的两个下端点固接在主梁1上,位于限位框3内的主梁1上配合安装着可转动的杠杆钩,可转动的杠杆钩的结构为位于限位框3内的主梁1上配合安装着套筒4,可转动的杠杆钩的杠杆臂5垂直固接在套筒4上,杠杆臂5的下端设置着挂钩6,杠杆臂5的上端设置着手环7。主梁1高出混凝土结构板面100-150mm。限位框3的平面与铅垂面的夹角为8-12°。挂钩6为折弯78-82°的圆弧折弯钩。主梁1由φ12-16的钢筋构成。可转动的杠杆钩由φ10的钢筋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其特征是:在主梁(1)的两端分别固接着对称的两组人字形支腿(2),位于两组支腿(2)内侧的主梁(1)上分别固接着尖角朝上的等边角形限位框(3),等边角形限位框(3)的两个下端点固接在主梁(1)上,位于限位框(3)内的主梁(1)上配合安装着可转动的杠杆钩,可转动的杠杆钩的结构为位于限位框(3)内的主梁(1)上配合安装着套筒(4),可转动的杠杆钩的杠杆臂(5)垂直固接在套筒(4)上,杠杆臂(5)的下端设置着挂钩(6),杠杆臂(5)的上端设置着手环(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施工钢筋马凳,其特征是:在主梁(1)的两端分别固接着对称的两组人字形支腿(2),位于两组支腿(2)内侧的主梁(1)上分别固接着尖角朝上的等边角形限位框(3),等边角形限位框(3)的两个下端点固接在主梁(1)上,位于限位框(3)内的主梁(1)上配合安装着可转动的杠杆钩,可转动的杠杆钩的结构为位于限位框(3)内的主梁(1)上配合安装着套筒(4),可转动的杠杆钩的杠杆臂(5)垂直固接在套筒(4)上,杠杆臂(5)的下端设置着挂钩(6),杠杆臂(5)的上端设置着手环(7)。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尊安丁春雷龚卫东吴卫耀卞汉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