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选择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选择电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路选择电路。
技术介绍
不断提高分辨率是现有面板设计的趋势,但是追求高分辨率的同时,会导致集成电路输出端数量的增加或者源极线数量的增加。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1:3多路选择电路与2:6多路选择电路,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但是以上多路选择电路,对于COF(ChiponFlexiblePrintedCircuit,芯片绑定至柔性基板)贴合方式,由于结合处的金手指宽度及其间隙的制约,使得结合的难度大大增加;对于COG(ChiponGlass,芯片绑定至玻璃)贴合方式,由于分辨率的提高与液晶模块边缘宽度变窄两者相互制约,所以在分辨率提高的同时,会增加液晶模块边缘宽度。另外相关技术中还提出了1:6驱动方式的多路选择电路,但该多路选择电路在列反转的驱动方式下,功耗会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路选择电路。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路选择电路,包括: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至第一选择电路和第二选择电路,向第一选择电路和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至第一选择电路和第二选择电路,向所述第一选择电路和所述第二选择电路发送选择信号;所述第一选择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选择信号,选择第一像素子单元中的任一像素端;所述第二选择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选择信号,选择第二像素子单元中的任一像素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至第一选择电路和第二选择电路,向所述第一选择电路和所述第二选择电路发送选择信号;所述第一选择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选择信号,选择第一像素子单元中的任一像素端;所述第二选择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选择信号,选择第二像素子单元中的任一像素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电路包括第一电路输出端、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路,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路分别与所述选择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一像素子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路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而导通后,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将第一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像素子单元中的任一像素端;所述第二选择电路包括第二电路输出端、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路分别与所述选择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二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二像素子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路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而导通后,所述第二电路输出端将第二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像素子单元中的任一像素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子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端、第二像素端、第三像素端、第四像素端、第五像素端、第六像素端;所述第二像素子单元包括第七像素端、第八像素端、第九像素端、第十像素端、第十一像素端、第十二像素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控制信号端包括第一选择控制信号端、第二选择控制信号端、第三选择控制信号端、第四选择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选择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二选择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三选择控制信号端、所述第四选择控制信号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路连接,并分别向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路包括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第二N型薄膜晶体管、第三N型薄膜晶体管、第四N型薄膜晶体管、第五N型薄膜晶体管、第六N型薄膜晶体管、第七N型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五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六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七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关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关断,所述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端连接,所述第二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端连接,所述第三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像素端连接,所述第四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导通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N型薄膜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的第一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像素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导通以及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N型薄膜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的第一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像素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N型薄膜晶体管导通以及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四N型薄膜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的第一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像素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像素端连接,所述第五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选择控制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六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像素端连接,所述第六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选择控制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强,熊小明,李焱,李梓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多媒体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