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35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板和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还包括丝杆升降机;第一套筒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可调拉耳;第二套筒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轮,该第一支撑轮绕有第一链条;第二套筒内设置有顶升套;第二套筒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二可调拉耳;第三套筒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拉耳;第三套筒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轮,该第二支撑轮绕有第二链条;第四套筒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拉耳。

A Lifting Device for AGV in Automotive Assembly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device for AGV of automobile assembly st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the first sleeve, the second sleeve, the third sleeve and the fourth sleeve set by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coaxial, and also a screw lift;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sleeve is rela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fixing seats, and the first fix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djustable pull ear; There are two first support pedestals on the outer wall, the first support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pport pedestal, and the first support wheel is surrounded by the first chain; the second sleeve has a jack-up sleeve; the second sleeve has two second fixing pedestals o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second fixing pedestal has a second adjustable puller; the third sleeve has two first fixing ears o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third sleeve has two first fixing ears on the inner wall. There are two second supporting pedestals on the outer wall, a second supporting wheel on the second supporting pedestal, the second supporting wheel is surrounded by a second chain, and two second fixed ears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fourth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自动化物流技术在制造业、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有着移动机器人之称的自动导航小车(AGV)近来年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焊装、总装和零部件等领域,为实现汽车制造的自动化、省人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并且在生产控制中实现了标准化、准时化的车间物流配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具有低净空,高举升的特点。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套筒滑动插装于第一套筒内,第三套筒滑动插装于第二套筒内,第四套筒滑动插装于第三套筒内,还包括丝杆升降机;所述第一套筒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可调拉耳;所述第二套筒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一可调拉耳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轮,该第一支撑轮绕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顶升套;所述第二套筒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二可调拉耳;所述第三套筒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拉耳;所述第三套筒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第二可调拉耳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轮,该第二支撑轮绕有第二链条;所述第四套筒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拉耳;所述第一链条的一端与第一可调拉耳连接,第一链条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后,与第一固定拉耳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一端与第二可调拉耳连接,第二链条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套筒、第四套筒后,与第二固定拉耳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设置在安装板的底面,且丝杆升降机的丝杆穿过安装板与第二套筒内的顶升套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可调拉耳、第二可调拉耳、第一固定拉耳、第二固定拉耳均通过连接销与对应的第一链条/第二链条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可调拉耳和第一固定座的连接处、第二可调拉耳和第二固定座的连接处都设置有调节螺母。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的驱动轴与丝杆升降机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丝杆升降机上设置有编码器。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外侧壁设置有接近开关支架,该接近开关支架上设置有检测片。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四套筒和第三套筒之间设置有导向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驱动方式为:第二套筒为第一套筒的伸出套筒,由丝杆升降机驱动。第三套筒为第二套筒的伸出套筒,第一链条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筒上不动,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套筒上作为牵引动力,当第二套筒上的第一支撑轮随着第二套筒一起伸出,第一链条将第三套筒拉出,从而让第三套筒伸出。同理:第四套筒为第三套筒的伸出套筒,第二链条一端固定在第二套筒上不动,另一端固定在第四套筒上作为牵引动力,当第三套筒上的第二支撑轮随着第三套筒一起伸出,第二链条将第四套筒拉出,从而让第四套筒伸出。由于AGV要导航行走到合装工位,所以举升机构的电机驱动采用蓄电池直流供电的方式,由于合装工位的高度限制,举升机构要求低净空,高举升的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举升装置去除第二链条后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举升装置去除第一链条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板;11-丝杆升降机;12-丝杆;13-减速电机;14-编码器;2-第一套筒;21-顶升套;22-第一固定座;23-第一可调拉耳;3-第二套筒;31-第一支撑座;32-第一支撑轮;33-第一链条;34-第二固定座;35-第二可调拉耳;4-第三套筒;41-第一固定拉耳;42-第二支撑座;43-第二支撑轮;44-第二链条;5-第四套筒;51-导向键;52-第二固定拉耳;6-接近开关支架;61-检测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第四套筒5,第一套筒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第二套筒3滑动插装于第一套筒2内,第三套筒4滑动插装于第二套筒3内,第四套筒5滑动插装于第三套筒4内,还包括丝杆升降机11;具体的,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减速电机13,该减速电机13的驱动轴与丝杆升降机11的输入端连接。丝杆升降机11上设置有编码器14。第一套筒2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座22,第一固定座22内设置有第一可调拉耳23;具体的,第一套筒2外侧壁设置有接近开关支架6,该接近开关支架6上设置有检测片61。第二套筒3内设置有顶升套21;第二套筒3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支撑座31,第一支撑座31与第一可调拉耳23一一对应;第一支撑座3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轮32,该第一支撑轮32绕有第一链条33;第二套筒3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座34,第二固定座34内设置有第二可调拉耳35;第三套筒4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拉耳41;第三套筒4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支撑座42,第二支撑座42与第二可调拉耳35一一对应;第二支撑座4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轮43,该第二支撑轮43绕有第二链条44;第四套筒5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拉耳52;具体的,第四套筒5和第三套筒4之间设置有导向键51。第一链条33的一端与第一可调拉耳23连接,第一链条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后,与第一固定拉耳41连接;第二链条44的一端与第二可调拉耳35连接,第二链条44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套筒4、第四套筒5后,与第二固定拉耳52连接;丝杆升降机11设置在安装板1的底面,且丝杆升降机11的丝杆12穿过安装板1与第二套筒3内的顶升套21连接。具体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第四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所述第二套筒(3)滑动插装于第一套筒(2)内,第三套筒(4)滑动插装于第二套筒(3)内,第四套筒(5)滑动插装于第三套筒(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升降机(11);所述第一套筒(2)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座(22),第一固定座(22)内设置有第一可调拉耳(23);所述第二套筒(3)内设置有顶升套(21);所述第二套筒(3)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支撑座(31),所述第一支撑座(31)与第一可调拉耳(2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座(3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轮(32),该第一支撑轮(32)绕有第一链条(33);所述第二套筒(3)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座(34),第二固定座(34)内设置有第二可调拉耳(35);所述第三套筒(4)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拉耳(41);所述第三套筒(4)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支撑座(42),所述第二支撑座(42)与第二可调拉耳(35)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支撑座(4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轮(43),该第二支撑轮(43)绕有第二链条(44);所述第四套筒(5)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拉耳(52);所述第一链条(33)的一端与第一可调拉耳(23)连接,第一链条(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后,与第一固定拉耳(41)连接;所述第二链条(44)的一端与第二可调拉耳(35)连接,第二链条(44)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套筒(4)、第四套筒(5)后,与第二固定拉耳(52)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11)设置在安装板(1)的底面,且丝杆升降机(11)的丝杆(12)穿过安装板(1)与第二套筒(3)内的顶升套(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合装工位AGV的举升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第四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所述第二套筒(3)滑动插装于第一套筒(2)内,第三套筒(4)滑动插装于第二套筒(3)内,第四套筒(5)滑动插装于第三套筒(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升降机(11);所述第一套筒(2)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座(22),第一固定座(22)内设置有第一可调拉耳(23);所述第二套筒(3)内设置有顶升套(21);所述第二套筒(3)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支撑座(31),所述第一支撑座(31)与第一可调拉耳(2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座(3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轮(32),该第一支撑轮(32)绕有第一链条(33);所述第二套筒(3)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座(34),第二固定座(34)内设置有第二可调拉耳(35);所述第三套筒(4)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固定拉耳(41);所述第三套筒(4)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支撑座(42),所述第二支撑座(42)与第二可调拉耳(35)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支撑座(4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轮(43),该第二支撑轮(43)绕有第二链条(44);所述第四套筒(5)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有两第二固定拉耳(52);所述第一链条(33)的一端与第一可调拉耳(23)连接,第一链条(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后,与第一固定拉耳(41)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张国兴陈桂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猛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