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29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机架(1)、气缸机构(2)、挡料架(3)、固定支架(4)和控制箱(5),机架上同一直线方向设有气缸机构,挡料架倾斜设于机架上,机架上还设有固定支架,气缸机构上设有用于承载管料的托盘(6)和/或承载轮(7),固定支架顶端设有气缸件(8)以及与气缸件相连接的主动轮(9),固定支架上还设有一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减速电机(10),气缸机构、气缸件及减速电机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主动轮与承载轮相对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能够自动进行下料,减少了人力成本。

An Automatic Cutting Mechanism for Long Pipe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for long-shaped pipe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1), a cylinder mechanism (2), a stopper frame (3), a fixed bracket (4) and a control box (5). A cylind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direction, a stopper frame is inclined on the frame, a fixed bracket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a tray (6) and/or a support for carrying pipe material is arranged on the cylinder mechanism. The top of the fixing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block (8) and an active wheel (9)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block. A deceleration motor (10)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ing wheel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fixing support. The cylinder mechanism, the cylinder block and the deceleration motor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box.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bearing wheel are set in relative coordination.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n automatic blanking mechanism for long pipe material, which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automatic blanking and reduced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针对长形管料加工的下料机构。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长形管料用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该下料机构包括机架、气缸机构、挡料架、固定支架和控制箱,所述机架上同一直线方向设置有气缸机构,所述挡料架倾斜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气缸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管料的托盘和/或承载轮,所述固定支架顶端设置有气缸件以及与气缸件相连接的主动轮,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有一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减速电机,所述气缸机构、气缸件及减速电机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承载轮相对配合设置,通过气缸件动作并带动主动轮下压,使其与承载有管料的承载轮相适配,经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管料后退,且当气缸机构下行,管料碰到挡料架,使得管料沿挡料架滑落,实现自动下料。作为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一设置于机架上端端部的接地开关,所述接地开关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开关与气缸机构沿同一直线方向布置,当后退的管料碰到接地开关,气缸机构的活塞杆下行。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技术采用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能够自动进行下料,减少了人力成本,采用接地开关,当退回的管料接触到接地开关,从而控制气缸机构下行,实现自动下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的主视图。图中:1.机架,2.气缸机构,3.挡料架,4.固定支架,5.控制箱,6.托盘,7.承载轮,8.气缸件,9.主动轮,10.减速电机,11.接地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该下料机构包括机架1、气缸机构2、挡料架3、固定支架4和控制箱5,所述机架1上同一直线方向设置有气缸机构2,所述挡料架3倾斜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4,所述气缸机构2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管料的托盘6和/或承载轮7,所述固定支架4顶端设置有气缸件8以及与气缸件相连接的主动轮9,所述固定支架4上还设有一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减速电机10,所述气缸机构2、气缸件8及减速电机10均与控制箱5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轮9与承载轮7相对配合设置,通过气缸件8动作并带动主动轮9下压,使其与承载有管料的承载轮7相适配,经主动轮9转动从而带动管料后退,且当气缸机构2下行,管料碰到挡料架3,使得管料沿挡料架3滑落,实现自动下料。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一设置于机架1上端端部的接地开关11,所述接地开关11与控制箱5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开关11与气缸机构2沿同一直线方向布置,当后退的管料碰到接地开关,气缸机构2的活塞杆下行。上述内容为本技术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技术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技术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料机构包括机架(1)、气缸机构(2)、挡料架(3)、固定支架(4)和控制箱(5),所述机架(1)上同一直线方向设置有气缸机构(2),所述挡料架(3)倾斜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4),所述气缸机构(2)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管料的托盘(6)和/或承载轮(7),所述固定支架(4)顶端设置有气缸件(8)以及与气缸件相连接的主动轮(9),所述固定支架(4)上还设有一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减速电机(10),所述气缸机构(2)、气缸件(8)及减速电机(10)均与控制箱(5)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轮(9)与承载轮(7)相对配合设置,通过气缸件(8)动作并带动主动轮(9)下压,使其与承载有管料的承载轮(7)相适配,经主动轮(9)转动从而带动管料后退,且当气缸机构(2)下行,管料碰到挡料架(3),使得管料沿挡料架(3)滑落,实现自动下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形管料用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料机构包括机架(1)、气缸机构(2)、挡料架(3)、固定支架(4)和控制箱(5),所述机架(1)上同一直线方向设置有气缸机构(2),所述挡料架(3)倾斜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4),所述气缸机构(2)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管料的托盘(6)和/或承载轮(7),所述固定支架(4)顶端设置有气缸件(8)以及与气缸件相连接的主动轮(9),所述固定支架(4)上还设有一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减速电机(10),所述气缸机构(2)、气缸件(8)及减速电机(10)均与控制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群徐洪伟施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驰骏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