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小勤专利>正文

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016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包括立式的柱状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同轴心设置有圆柱状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助燃空气预热隔层;还包括助燃空气供给管,所述助燃空气供给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底端;所述内壳体的上端周壁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助燃空气导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能实现燃烧循环,该循环燃烧过程实现生物质粉粒的碳化、高温分散、点燃过渡、完全燃烧的过程,进而使生物质燃烧效率更高,热能利用更加充分;生物质粉粒燃烧室内持续燃烧后持续对换热水管进行加热,进而使换热水管内流过的水持续升温,实现加热功能。

A Biomass Boiler with Internal Circulation and It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质粉末状的燃料为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对环境污染小,相同热量情况下还比天然气便宜,但是生物质燃料往往为粉末状,现有的生物质燃料具有燃料进给不均匀的问题,其燃烧效果也不如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更加充分的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及其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包括立式的柱状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同轴心设置有圆柱状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助燃空气预热隔层;还包括助燃空气供给管,所述助燃空气供给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底端;所述内壳体的上端周壁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助燃空气导入孔;各所述助燃空气导入孔将所述内壳体的内腔与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内同轴心并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有螺旋导流带,所述螺旋导流带的螺旋外缘一体化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内壁,所述螺旋导流带的螺旋内缘一体化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外壁;所述螺旋导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的柱状外壳体(14),所述外壳体(14)内部同轴心设置有圆柱状的内壳体(9),所述外壳体(14)与所述内壳体(9)之间形成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还包括助燃空气供给管(8),所述助燃空气供给管(11)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底端;所述内壳体(9)的上端周壁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助燃空气导入孔(20);各所述助燃空气导入孔(20)将所述内壳体(9)的内腔与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内同轴心并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有螺旋导流带(4),所述螺旋导流带(4)的螺旋外缘一体化连接所述外壳体(14)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的柱状外壳体(14),所述外壳体(14)内部同轴心设置有圆柱状的内壳体(9),所述外壳体(14)与所述内壳体(9)之间形成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还包括助燃空气供给管(8),所述助燃空气供给管(11)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底端;所述内壳体(9)的上端周壁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助燃空气导入孔(20);各所述助燃空气导入孔(20)将所述内壳体(9)的内腔与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内同轴心并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有螺旋导流带(4),所述螺旋导流带(4)的螺旋外缘一体化连接所述外壳体(14)的内壁,所述螺旋导流带(4)的螺旋内缘一体化连接所述内壳体(9)的外壁;所述螺旋导流带(4)将所述助燃空气预热隔层(7)分割成助燃空气预热螺旋通道(16);所述内壳体(9)的内腔底部连通连接有排烟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9)的内壁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换热水管(29),所述换热水管(29)的螺旋下端连通冷水供给管;所述换热水管(29)的螺旋上端连通热水导出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9)的内腔为生物质粉粒燃烧室;所述生物质粉粒燃烧室内同轴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生物质粉粒碳化传送筒(28);所述外壳体(14)的下端同轴心设置有生物质粉粒提升筒(12);所述生物质粉粒提升筒(12)的上端与所述生物质粉粒碳化筒(28)的下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所述生物质粉粒提升筒(12)与生物质粉粒碳化筒(28)所构成一体结构内同轴心设置有生物质粉粒碳化提升通道(028);所述生物质粉粒碳化提升通道(028)内同轴心设置有转轴(27),所述转轴(27)上呈螺旋状盘旋设置有绞龙提升叶片(6),所述转轴(27)的旋转能使所述绞龙提升叶片(6)带动生物质粉粒碳化提升通道(028)内的生物质粉粒向上传送进给,所述转轴(27)与所述物质粉粒提升筒(12)下端通过轴承(13)转动连接;还包括固定安装的电机(26),所述电机(26)与所述转轴(27)驱动连接;还包括呈倾斜状的生物质粉粒进料管(30),所述生物质粉粒进料管(30),所述生物质粉粒进料管(30)的下端连通所述生物质粉粒碳化提升通道(028)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粉粒碳化筒(28)的上侧同轴心设置有叶轮筒(24),所述叶轮筒(24)的内壁通过若干横向叶轮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7)顶端;所述叶轮筒(24)随所述转轴(27)同步旋转;所述叶轮筒(24)内为上下贯通的生物质粉粒挤出通道(3),所述生物质粉粒挤出通道(3)的内径与所述生物质粉粒碳化提升通道(028)的内径相同;且所述生物质粉粒碳化提升通道(028)的上端连通所述生物质粉粒挤出通道(3);所述叶轮筒(24)的下端面与所述生物质粉粒碳化筒(28)的上端面间隙配合;所述叶轮筒(24)的筒外壁上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热金属材质的轴流风机叶片(22);所述内壳体(9)的内腔中还包括上下贯通的导流筒体(15),所述叶轮筒(24)同轴心于所述导流筒体(15)的筒内下端,且各所述轴流风机叶片(22)的外缘与所述导流筒体(15)的筒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导流筒体(15)的筒内为生物质预燃腔(17),所述生物质预燃腔(17)内设置有点火装置,所述导流筒体(15)的上端与所述内壳体(9)的顶部壁体(1)之间形成分散腔(21),所述导流筒体(15)的下方为主燃烧腔(25);所述导流筒体(15)的外壁与所述内壳体(9)的周向内壁之间形成火焰下降通道(5);且各所述助燃空气导入孔(20)分布于所述火焰下降通道(5)的上端处,且所述导流筒体(15)的上端轮廓所在高度高出所述各所述助燃空气导入孔(20)所在高度;悬空状态的所述导流筒体(15)通过支撑架(18)与所述内壳体(9)的顶部壁体(1)支撑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启动内循环过程:启动电机(26),进而驱动转轴(27)旋转,进而转轴(27)带动叶轮筒(24)以及轴流风机叶片(22)同步旋转,旋转的轴流风机叶片(22)使主燃烧腔(25)内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小勤
申请(专利权)人:崔小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