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16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主要由夹持结构,与夹持结构相连接的转向结构,以及与转向结构相连接的金属镜面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采用金属进行制作,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牢固性与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进行多向转动,从而基本达到了全方位转动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与适用范围。

A Multi-directional Rotating Rearview Mirr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directional rotating rearview mirror,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lamping structure, a turning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structure and a metal mirror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the turn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direction rotating rearview mirror, which is manufactured by metal, greatly improves the firmness and safety of the product, and can also rotate in multi-direction, thus basically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omni-directional rotation,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cop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
本技术属于汽车或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市面上目前的镜子多为塑胶材料,采用球头结构来实现镜面的转动。然而对于越野车、全地形车而言,因为使用的外部工况环境比较恶劣,塑胶件很容易破损、变形,最终导致产品失效极大的提高了驾驶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球头结构来实现镜面的转动,其固定效果较差,同时转动角度由于后视镜自身的结构限制也十分有限,无法全方位的进行转动设置,难以适应恶劣的工况环境。另外,目前市面上纯金属结构的后视镜产品较少,且其匹配型号单一,不能适配多种车架管径,且转动的角度限制极大,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位置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采用金属进行制作,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牢固性与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进行多向转动,从而基本达到了全方位转动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与适用范围。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主要由夹持结构,与夹持结构相连接的转向结构,以及与转向结构相连接的金属镜面结构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结构主要由U型夹持条,与U型夹持条配合使用的固定块,以及设置在固定块上的转柱台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贯穿该固定块的U型夹持条贯穿孔,两个U型夹持条贯穿孔的形状和间距均与U型夹持条相匹配,在U型夹持条的两个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栓孔,在固定块面向U型夹持条一侧设置有一个V型槽,且转柱台固定在固定块上与V型槽设置面相对的另一侧,且该转柱台设置在固定块上与V型槽设置面相对的另一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转柱台呈圆柱状,且在该转柱台的外侧壁上环绕设置有一条定位槽。再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结构主要由竖直平面旋转结构、水平平面旋转结构以及镜面翻转限位结构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竖直平面旋转结构包括呈“L”形的转向底座,水平贯穿转向底座竖直面、与转柱台中轴同轴且直径略大于转柱台的转柱台定位孔,以及设置在转向底座竖直面上的转柱台夹持孔组成;所述转柱台夹持孔为螺纹孔且转柱台夹持孔中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夹持螺栓,该转柱台夹持孔的中轴与转柱台定位孔的中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该转柱台夹持孔与转柱台定位孔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转柱台夹持孔的孔径不大于转柱台上定位槽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水平平面旋转结构包括转向顶盖,竖直贯穿该转向顶盖的固定螺栓,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该固定螺栓上的弹簧压片、弹簧、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套装在弹簧压片、弹簧、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外的旋转扇形块,以及用于将转向顶盖固定在转向底座上的固定孔;所述转向顶盖通过螺丝贯穿固定孔固定在转向底座上,上锥齿轮固定在旋转扇形块上,下锥齿轮固定在转向底座的横面上,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相啮合,固定螺栓的底端通过螺纹固定在转向底座的横面上。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扇形块由中空的圆柱桶和与该圆柱桶固为一体的扇形面组成,且该扇形面与该圆柱桶的中轴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镜面翻转限位结构由与扇形面垂直且贯穿该扇形面的镜面定位孔,以及以该镜面定位孔为圆心的呈弧形设置且水平贯穿该扇形面的镜面转动槽组成。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镜面结构由镜面背板,通过螺丝固定在镜面背板上的镜面夹持框,以及设置在镜面背板与镜面夹持框之间的镜面底板和镜面组成;其中,镜面底板贴合在镜面背板的正面上。作为优选,所述镜面背板的背面端部固定有一个定位螺丝,且该定位螺丝设置在旋转扇形块上的镜面定位孔中,在镜面背板的背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位置与转动槽相匹配的旋转螺丝,且该旋转螺丝同时设置在镜面转动槽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夹持结构,该夹持结构采用U型夹持条与固定孔的V型槽配合,可以更好的适用于不同尺寸管径的车辆,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适用范围,进而可以很好的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企业的效益。(2)本技术设置有转向结构,该转向结构中又包括了竖直平面旋转结构、水平平面旋转结构以及镜面翻转限位结构,能够很好的实现产品的全方位转动,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能够更好的适用于野外等工况复杂的环境中。(3)本技术设置有技术镜面结构,使得产品更加坚固牢靠,在野外等复杂工况环境中依旧可以很好的进行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进而更好的保障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普通的使用者只需简单的机械知识便可以完成安装与使用,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安装与使用门坎,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使用与销售,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夹持结构;2、转向结构;3、金属镜面结构;11、U型夹持条;12、固定块;13、螺栓孔;14、U型夹持条贯穿孔;15、转柱台;21、转向底座;22、固定螺栓;23、转向顶盖;24、固定孔;25、弹簧压片;26、弹簧;27、转柱台定位孔;28、旋转扇形块;29、上锥齿轮;210、下锥齿轮;211、镜面定位孔;212、镜面转动槽;213、转柱台夹持孔;31、镜面背板;32、镜面底板;33、镜面;34、镜面夹持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主要由夹持结构1,与夹持结构1相连接的转向结构2,以及与转向结构2相连接的金属镜面结构3组成。所述夹持结构1主要由U型夹持条11,与U型夹持条11配合使用的固定块12,以及设置在固定块12上的转柱台15组成。所述固定块1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贯穿该固定块12的U型夹持条贯穿孔14,两个U型夹持条贯穿孔14的形状和间距均与U型夹持条11相匹配,在U型夹持条11的两个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栓孔13,在固定块12面向U型夹持条11一侧设置有一个V型槽,且转柱台15固定在固定块12上与V型槽设置面相对的另一侧,且该转柱台15设置在固定块12上与V型槽设置面相对的另一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转柱台15呈圆柱状,且在该转柱台15的外侧壁上环绕设置有一条定位槽。安装时,将U型夹持条套于车辆的安装管位置处,并将U型夹持条的两端分别穿入固定块上的两个U型夹持条贯穿孔中,同时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该螺栓中套有压片,且该压片的直径大于U型夹持条贯穿孔的最小孔径,从而保证了拧动螺栓便能使U型夹持条能够向固定块运动,进而使得车辆的安装管能够被牢牢固定在U型夹持条与安装块的V型槽之间。作为一种优选,可以将U型夹持条设计成剖面为长方形,如此可以极大的提高U性夹持条与车辆安装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固定时摩擦系数,进而提高产品固定时的稳固性。所述转向结构2主要由竖直平面旋转结构、水平平面旋转结构以及镜面翻转限位结构组成。所述竖直平面旋转结构包括呈“L”形的转向底座21,水平贯穿转向底座21竖直面、与转柱台15中轴同轴且直径略大于转柱台15的转柱台定位孔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夹持结构(1),与夹持结构(1)相连接的转向结构(2),以及与转向结构(2)相连接的金属镜面结构(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夹持结构(1),与夹持结构(1)相连接的转向结构(2),以及与转向结构(2)相连接的金属镜面结构(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1)主要由U型夹持条(11),与U型夹持条(11)配合使用的固定块(12),以及设置在固定块(12)上的转柱台(15)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水平贯穿该固定块(12)的U型夹持条贯穿孔(14),两个U型夹持条贯穿孔(14)的形状和间距均与U型夹持条(11)相匹配,在U型夹持条(11)的两个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栓孔(13),在固定块(12)面向U型夹持条(11)一侧设置有一个V型槽,且转柱台(15)固定在固定块(12)上与V型槽设置面相对的另一侧,且该转柱台(15)设置在固定块(12)上与V型槽设置面相对的另一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转柱台(15)呈圆柱状,且在该转柱台(15)的外侧壁上环绕设置有一条定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2)主要由竖直平面旋转结构、水平平面旋转结构以及镜面翻转限位结构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平面旋转结构包括呈“L”形的转向底座(21),水平贯穿转向底座(21)竖直面、与转柱台(15)中轴同轴且直径略大于转柱台(15)的转柱台定位孔(27),以及设置在转向底座(21)竖直面上的转柱台夹持孔(213)组成;所述转柱台夹持孔(213)为螺纹孔且转柱台夹持孔(213)中设置有与其匹配的夹持螺栓,该转柱台夹持孔(213)的中轴与转柱台定位孔(27)的中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该转柱台夹持孔(213)与转柱台定位孔(27)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向转动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台夹持孔(213)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平贾卓赖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时易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