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09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该喷射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引擎的燃料供应管;针形阀,安装在上述壳体的下部并且具备喷嘴;螺线管,设置有安装在上述壳体内部且接通电源后产生磁通势的线圈、根据上述磁通势产生吸引力的芯;柱塞,安装在上述螺线管的下部并且可进行往复运动;上述壳体的内周面则包括沿着圆周方向以凹入方式形成的凹入槽、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内周面并且和上述凹入槽连通的连接槽。

Gas-Fueled Vehicle Ejector with Improved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了使用气体燃料的车辆用喷射器的壳体(housing)与柱塞(plunger)之间的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经济性及环保性,以液化石油气(LPG)、液化天然气(LNG)或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之类的气体为燃料的车辆得到了比较广泛地普及使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低于汽油,其由于是气体状态而使得各缸的燃料分配均匀并且其排气也比汽油干净,在环保上具备优势。而且,把压缩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使用时,由于其辛烷值较高而几乎不发生爆震,润滑油损失较少并且暖机较快。压缩天然气由于如前述地相比于汽油具备较多优点而作为燃料广泛地应用于包括出租汽车及公共汽车在内的营业用车辆。这些气体车辆把气体燃料予以雾化并且以喷射方式供应给引擎的缸内部,这些气体车辆则为此使用喷射器。喷射器则由通常安装在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电子控制单元(ECU)以加速器的位置为基础并且根据各种外部条件控制喷射器的喷射时机。图1是概略示出现有喷射器10的截面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现有喷射器设置有螺线管线圈13与柱塞14,并且通过ECU让螺线管线圈13得到电力供应后根据所产生的磁力驱使柱塞14上升并且和接头(nipple)16隔离,从而使得从流入口11流入的燃料通过喷射孔17喷射。另一方面,如前述的现有喷射器由于在螺线管线圈上产生的磁力驱动柱塞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柱塞的外表面和周边构件(芯、针及壳体的内面)发生摩擦而使得其性能大幅降低,磨耗后产生的磨耗颗粒则留在喷射器内部导致无法运行而需要提早更换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为柱塞与壳体的间隙之间提供润滑油线路(line)而得以减少柱塞往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磨耗后形成的磨耗颗粒则和被收纳在润滑油线路的润滑油一起排放到喷射器外部,从而能够延长零件更换周期。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引擎的燃料供应管;针形阀,安装在上述壳体的下部且具备喷嘴;螺线管(solenoid),设置有安装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接通电源后产生磁通势的线圈、根据上述磁通势产生吸引力的芯(core);柱塞,安装在上述螺线管的下部且进行往复运动;上述壳体的内周面则包括沿着圆周方向凹入的凹入槽、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内周面并且和上述凹入槽连通的连接槽。而且,上述连接槽相对于上述凹入槽倾斜一定角度。与此同时,上述连接槽延伸至上述凹入槽的下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设有在壳体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凹入方式形成的凹入槽、和凹入槽连通的连接槽,因此,柱塞在壳体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时残留在凹入槽与连接槽的润滑油或气体燃料在柱塞与壳体之间形成油膜而得以改善润滑特性。而且,连接槽相对于壳体的内周面呈倾斜角度设置,使得和柱塞外表面接触的半径变宽,从而能在柱塞的外表面均匀地形成油膜。与此同时,连接槽延伸至上述凹入槽的下侧,使得柱塞和周边构件频繁摩擦后形成的磨耗颗粒和收纳在连接槽的润滑油或气体燃料一起被排放到喷射器外部。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示出现有喷射器的截面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内周面的概略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内周面的概略图。附图标记10:壳体11:下壳体12:上壳体20:针形阀21:喷嘴30:螺线管31:线圈32:芯40:柱塞100:凹入槽100':凹入槽200:连接槽1000: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附图仅仅是用来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而图示的例子而已,不得因此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限定于附图所示形态。在说明本专利技术时,为了明确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要旨而省略了对已知功能或构成要素的说明。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的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1000包括:壳体10,安装在引擎的燃料供应管;针形阀20,安装在上述壳体10的下部并且具备喷嘴21;螺线管30设置有安装在上述壳体10的内部并且接通电源后产生磁通势的线圈31、根据上述磁通势产生吸引力的芯32;柱塞40,安装在上述螺线管30的下部并且可进行往复运动;上述壳体10的内周面则包括沿着圆周方向以凹入方式形成的凹入槽100、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内周面并且和上述凹入槽100连通的连接槽(图2未示出)。上述凹入槽100与上述连接槽形成用于收纳润滑油或气体燃料的空间,上述凹入槽100与上述连接槽200所收纳的润滑油或气体燃料在上述柱塞40的往复运动过程中接触上述柱塞40的外表面并且在上述柱塞40的外表面形成油膜。优选地,上述连接槽相对于上述凹入槽100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使得润滑油在上述连接槽与上述凹入槽100内容易地流动。优选地,上述连接槽延伸至上述凹入槽100的下侧,使得所收纳的润滑油或气体燃料和上述柱塞40的外表面接触的面积增加,不仅能在上述柱塞40的外表面容易形成油膜,还能让进行往复运动的上述柱塞40由于频繁摩擦而形成的磨耗颗粒和收纳在上述连接槽的润滑油或气体燃料一起排放到喷射器外部。上述壳体10是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组成的双重结构,凭借着以双重结构构成的上述壳体10能够容易实现上述螺线管30与上述柱塞40的检验及更换。上述针形阀20、螺线管30及柱塞40和现有的气体燃料车辆用喷射器相同,因此将省略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上述凹入槽100在上述壳体10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凹入方式形成,可以和上述凹入槽100距离一定间距地形成多个凹入槽100'而提高润滑性能。而且,上述凹入槽100形成上述下壳体11内表面的上侧与上述柱塞40的下侧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上述凹入槽100'形成上述上壳体12内周面的下侧与上述柱塞40的上侧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内周面的概略图。如图3所示,上述凹入槽100和上述连接槽200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内周面。上述凹入槽100在上述壳体10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图3所示截面形态为四边形形状,但其截面形态也可以是能收纳润滑油的半圆形、三角形等形态。接着,上述连接槽200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内周面并且和上述凹入槽100连通,上述连接槽200在上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上述凹入槽100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而且,上述连接槽200和上述凹入槽100连通并且延伸到上述下壳体11的上表面。上述多个连接槽200在上述壳体10的内周面相隔一定间距设置,能够在上述柱塞40的整个外表面形成油膜。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内周面的概略图。如图4所示,上述连接槽200相对于上述凹入槽100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上述连接槽200相对于上述凹入槽100倾斜设置使得和上述柱塞40的外表面的接触半径变宽,使得在上述连接槽200流动的润滑油或气体燃料能够在进行往复运动的上述柱塞40的整个外表面上形成油膜。与此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引擎的燃料供应管;针形阀,安装在上述壳体的下部且具备喷嘴;螺线管,设置有安装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接通电源后产生磁通势的线圈、根据上述磁通势产生吸引力的芯;柱塞,安装在上述螺线管的下部且可进行往复运动;还包括:凹入槽,在上述壳体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凹入方式形成;以及连接槽,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内周面且和上述凹入槽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了润滑特性的气体燃料汽车用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引擎的燃料供应管;针形阀,安装在上述壳体的下部且具备喷嘴;螺线管,设置有安装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接通电源后产生磁通势的线圈、根据上述磁通势产生吸引力的芯;柱塞,安装在上述螺线管的下部且可进行往复运动;还包括:凹入槽,在上述壳体的内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操林淙婉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