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EGR冷却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24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7-0138367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排气再循环(EGR)冷却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可以通过将排气从排气侧再循环至入口侧而降低燃烧室的燃烧温度,并且可以减少氮氧化物。
技术介绍
发动机由燃料的燃烧产生扭矩,并排出排气。特别地,发动机冷却液在发动机内循环的同时吸收热能,并通过散热器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到外部。当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油的粘度增加,从而导致摩擦力增加、燃料消耗增加、催化剂的激活时间增加以及排气质量劣化。当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过高时,发生爆燃,并且需要控制点火正时以抑制爆燃发生,从而导致性能劣化。另外,当润滑剂的温度过高时,润滑性能可能劣化。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申请人指出,本部分可能包含本申请之前可用的信息。但是,通过提供本部分,申请人不承认本部分中包括的任何信息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单个阀单元来控制一些冷却液部件的温度的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有排气再循环冷却器,即EGR冷却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盖,设置在气缸体上;冷却液泵,将冷却液泵送到所述气缸体的冷却液入口侧;EGR冷却器,从所述冷却液泵与所述气缸体之间的冷却液管路分支,并且设置在将冷却液再循环到所述冷却液泵的入口的循环管路中;以及冷却液控制阀单元,设置在所述气缸盖的冷却液输出侧以接收从所述气缸盖排出的冷却液和从所述气缸体排出的冷却液,并控制分配到冷却液部件的冷却液。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4 KR 10-2017-01383671.一种设置有排气再循环冷却器,即EGR冷却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盖,设置在气缸体上;冷却液泵,将冷却液泵送到所述气缸体的冷却液入口侧;EGR冷却器,从所述冷却液泵与所述气缸体之间的冷却液管路分支,并且设置在将冷却液再循环到所述冷却液泵的入口的循环管路中;以及冷却液控制阀单元,设置在所述气缸盖的冷却液输出侧以接收从所述气缸盖排出的冷却液和从所述气缸体排出的冷却液,并控制分配到冷却液部件的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液部件包括加热器芯部、油加温器或散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感测从所述气缸盖排出的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感测从所述冷却液泵排出的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在所述EGR冷却器内循环的排气的EGR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即ECU,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感测来自所述第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冷却液的温度,并且基于工作条件来控制所述冷却液控制阀单元和所述EGR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中当由所述第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冷却液的温度低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ECU感测所述工作条件并且关闭所述冷却液控制阀单元的所有冷却液路径和所述EGR阀,并且当由所述第一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二预定值时,所述ECU通过使用所述冷却液控制阀单元来控制通过所述冷却液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冷却液的流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中所述ECU通过控制所述冷却液控制阀单元来控制供应到所述冷却液部件中的所述油加温器的冷却液。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中,当控制供应到所述油加温器的所述冷却液时,所述ECU通过控制所述冷却液控制阀单元来控制首先供应到所述油加温器的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哲秀,蔡东锡,李必基,朴焌植,李在雄,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