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包括预埋在基础中的门框,与门框通过铰页连接的门扇,电动推杆一端与预埋板连接,另一端与门扇连接以驱动门扇开合,电动推杆两侧设置有助力机构,门扇上安装有执行机构以控制锁芯的开合,电动推杆和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用于手动和电动的切换,门扇边缘设置有隐蔽拉环用于从外部将门扇打开,所述门框承压面设置有承压条,所述密封胶条安装在承压条内以确保门扇关闭时密闭可靠,所述门扇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条,以提高门扇的刚性和稳定性。该防护密闭门可将门扇平时由电动驱动,必要时切换为手动模式人工开启,可从门扇内部或者外部将门打开,特别适用于人防等战备工程。
A Horizontal protective airtight door for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witches and flashligh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密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隐蔽设施不断增多,下水管网,通信电力等需要使用大量的井口防护门,尤其是一些人防设施,还应能阻挡冲击波,满足相应的抗力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外部动力失能,需对防护门进行手动开启,此外,还需考虑开启和关闭时不能卡顿,关闭时门外表易于隐蔽等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手电两用,可内外开启,开合过程稳定,易于隐蔽的防护密闭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包括预埋在基础中的门框,与门框通过铰页连接的门扇,电动推杆一端与预埋板连接,另一端与门扇连接以驱动门扇开合,门扇上安装有执行机构以控制锁芯的开合,电动推杆连接到推杆联动机构,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用于电动和手动模式切换,推杆联动机构的联动输出杆与切换机构输入杆相连,切换机构输出杆与所述执行机构的执行滑块相连,所述执行机构由多连杆机构组成,安装在门扇上的执行滑块座开设有容纳执行滑块在其中滑动的槽,所述执行滑块与连板一端铰接,所述连板另一端与安装在锁芯座并在其内滑动的锁芯铰接,所述锁芯座安装在门扇上。所述门框承压面设置有承压条以承受门扇关闭的压力,所述密封胶条安装在承压条内以免密封胶条意外脱落,并确保挤压胶条时的密封性,所述密封胶条高度高于承压条高度,以确保门扇关闭时密闭可靠。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两个档位,在原档位下为电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机构输出杆同步运动,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同步运动,在变位档下为手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输出机构输出杆的联动脱开,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脱离,手动进行门扇的开启。所述切换机构分别预留有在门扇内、外侧手动开启的接口。所述门扇边缘具有用于从外部打开门扇的隐蔽拉环座,所述隐蔽拉环座开设有容纳隐蔽拉环的通槽,拉环本体通过拉环销轴铰接在通槽侧壁,拉环本体上固定有把手,隐蔽拉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块和第二止块对隐蔽拉环进行限位,安装在门扇上的三角锁通过与其相连的锁板,旋转插入拉环本体,将其锁定。所述电动推杆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一段铰接到预埋板上,另一端铰接到门扇上,所述助力机构为缓冲杆装置,以减少手动开启门扇的阻力,降低电动开启力的要求,从而降低电动设备推力需求。优选地,所述门扇侧面安装有闭锁限位机构,其包括安装在门扇上的闭锁底板,所述闭锁底板中部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中部开设有可容纳闭锁穿过的窗口,固定架两侧开设有容纳动板运动的滑槽,动板与动板座固定连接,动版座两端安装有弹簧,弹簧另一端与闭锁底板相连。优选地,所述推杆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门扇上的联动机构座,所述联动机构座的侧板分别开设有容纳推杆滑块和联动滑块在其中滑动的槽,所述推杆滑块和联动滑块通过联动拉杆相连接,所述推杆滑块与电动推杆铰接,所述联动滑块与联动输出杆相连。优选地,所述预埋板包括埋入基础中的预埋内板,与预埋内板通过螺栓连接的预埋外板,所述预埋外板中部开设有方形窗口,预埋外板和预埋内板之间夹有铰耳板,所述铰耳板轮廓大于预埋外板的方形窗口,铰耳板上安装有铰链支座,所述铰链支座位于预埋外板的窗口内,所述铰耳板具有十字形状,所述预埋内板、预埋外板和螺栓限定一夹层腔体,所述铰耳板可在该腔体内平动,当预埋板出现偏移时,铰耳板可根据偏移量在所述腔体中平动,直至所述铰链支座调整到适当位置,而不需更改门扇上铰耳的位置。。可选地,所述门框通过承插式锚筋与基础连接,所述承插式锚筋一端具有螺纹,所述门框基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承插式锚筋和门框分别加工和运输,在施工现场将承插式锚筋旋入门框中的螺纹孔连接固定,所述承插式锚筋数量根据人防防护规范确定。可选地,所述铰页包括具有牌坊结构的铰页座,所述铰页座的两侧直角边分别与门框通过螺栓紧固,牌坊上穿过铰轴,所述铰轴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在铰轴上,外圈安装在门扇相应的安装孔中,铰轴尾部设置有开口销用于门扇和门框铰接完成后限位,防止铰轴脱出。可选地,所述门框由标准角钢拼焊,其一侧开设有容纳铰页安装的空腔和安装接口,另一侧开设有容纳隐蔽拉环安装的空腔,所述门扇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条,以提高门扇的刚性和稳定性,外部敷设面板以使得门扇外露面平整、造型美观。可选地,所述电动推杆采用低压直流电源,可设置控制电路,在电动模式下对门扇内、外进行无线远程开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的左视图;图4为隐蔽拉环主视图;图5为隐蔽拉环拉手位于门内侧的示意图;图6为隐蔽拉环拉手位于门外侧的示意图;图7为闭锁限位机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8为闭锁限位机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9为执行机构插入锁芯状态示意图;图10为执行机构抽出锁芯状态示意图;图11为推杆联动机构轴测图;图12为推杆联动机构主视图;图13为推杆联动机构俯视图;图14为预埋板轴测图;图15为预埋板主视图;图16为预埋板左视图;图17为拆除预埋外板后铰耳板与预埋内板安装示意图;图18为预埋板偏移后铰耳板与预埋内板位置示意图;图19为铰页安装主视图;图20为铰页安装俯视图;图21为铰页安装左视图;图22为助力机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门框、2-助力机构、3-门扇、4-执行机构、5-闭锁限位机构、6-隐蔽拉环、7-切换机构、8-推杆联动机构、9-预埋板、10-电动推杆、11-密封胶条、11A-承压条、12-承插式锚筋、13-铰页、31-隐蔽拉环座、31A-第一止块、31B-第二止块、32-锁板、41-锁芯、42-锁芯座、43-连板、44-执行滑块座、45-执行滑块、51-闭锁底板、52-弹簧、53-动板座、54-固定架、55-动板、61-把手、62-拉环销轴、63-拉环本体、71-切换机构输入轴、72-切换机构输出轴、81-联动机构座、82-联动输出杆、83-推杆滑块、84-联动拉杆、85-联动滑块、91-预埋内板、92-铰耳板、93-预埋外板、94-铰链支座、131-轴承、132-铰轴、133-铰页座。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到图3,一种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包括预埋在基础中的门框1,与门框通过铰页13连接的门扇3,电动推杆10一端与预埋板9连接,另一端与门扇连接以驱动门扇开合,门扇上安装有执行机构4以控制锁芯的开合,电动推杆连接到推杆联动机构8,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7用于电动和手动模式切换,推杆联动机构的联动输出杆82与切换机构输入杆71相连,切换机构输出杆72与所述执行机构的执行滑块45相连。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两个档位,在原档位下为电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机构输出杆同步运动,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同步运动,在变位档下为手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输出机构输出杆的联动脱开,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脱离,手动进行门扇的开启。所述切换机构分别预留有在门扇内、外侧手动开启的接口。所述门框承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包括预埋在基础中的门框(1),与门框通过铰页(13)连接的门扇(3),电动推杆(10)一端与预埋板(9)连接,另一端与门扇连接以驱动门扇开合,门扇上安装有执行机构(4)以控制锁芯的开合,其特征在于,电动推杆连接到推杆联动机构(8),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7)用于电动和手动模式切换,所述联动输出杆(82)与切换机构输入杆(71)相连,切换机构输出杆(72)与所述执行机构的执行滑块(45)相连,所述执行机构由多连杆机构组成,安装在门扇上的执行滑块座(44)开设有容纳执行滑块在其中滑动的槽,所述执行滑块与连板(43)一端铰接,所述连板另一端与安装在锁芯座(42)并在其内滑动的锁芯(41)铰接,所述锁芯座安装在门扇上,所述门框承压面设置有承压条(11A)以承受门扇关闭的压力,所述密封胶条安装在承压条内以免密封胶条意外脱落并确保挤压胶条时的密封性,所述密封胶条高度高于承压条高度,以确保门扇关闭时密闭可靠;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两个档位,在原档位下为电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机构输出杆同步运动,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同步运动,在变位档下为手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输出机构输出杆的联动脱开,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脱离,手动进行门扇的开启;所述切换机构分别预留有在门扇内、外侧手动开启的接口,所述门扇边缘设置有用于从外部打开门扇的隐蔽拉环座(31),所述隐蔽拉环座开设有容纳隐蔽拉环(6)的通槽,拉环本体(63)通过拉环销轴(62)铰接在通槽侧壁,拉环本体上固定有把手(61),隐蔽拉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块(31A)和第二止块(31B)对隐蔽拉环进行限位,安装在门扇上的三角锁通过与其相连的锁板(32),旋转插入拉环本体,将其锁定;所述电动推杆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助力机构(2),所述助力机构一端铰接到预埋板上,另一端铰接到门扇上,所述助力机构为缓冲杆装置,以减少手动开启门扇的阻力,降低电动开启力的要求,从而降低电动设备推力需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包括预埋在基础中的门框(1),与门框通过铰页(13)连接的门扇(3),电动推杆(10)一端与预埋板(9)连接,另一端与门扇连接以驱动门扇开合,门扇上安装有执行机构(4)以控制锁芯的开合,其特征在于,电动推杆连接到推杆联动机构(8),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7)用于电动和手动模式切换,所述联动输出杆(82)与切换机构输入杆(71)相连,切换机构输出杆(72)与所述执行机构的执行滑块(45)相连,所述执行机构由多连杆机构组成,安装在门扇上的执行滑块座(44)开设有容纳执行滑块在其中滑动的槽,所述执行滑块与连板(43)一端铰接,所述连板另一端与安装在锁芯座(42)并在其内滑动的锁芯(41)铰接,所述锁芯座安装在门扇上,所述门框承压面设置有承压条(11A)以承受门扇关闭的压力,所述密封胶条安装在承压条内以免密封胶条意外脱落并确保挤压胶条时的密封性,所述密封胶条高度高于承压条高度,以确保门扇关闭时密闭可靠;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两个档位,在原档位下为电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机构输出杆同步运动,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同步运动,在变位档下为手动模式,所述切换机构输入杆和切换输出机构输出杆的联动脱开,即推杆联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脱离,手动进行门扇的开启;所述切换机构分别预留有在门扇内、外侧手动开启的接口,所述门扇边缘设置有用于从外部打开门扇的隐蔽拉环座(31),所述隐蔽拉环座开设有容纳隐蔽拉环(6)的通槽,拉环本体(63)通过拉环销轴(62)铰接在通槽侧壁,拉环本体上固定有把手(61),隐蔽拉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块(31A)和第二止块(31B)对隐蔽拉环进行限位,安装在门扇上的三角锁通过与其相连的锁板(32),旋转插入拉环本体,将其锁定;所述电动推杆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助力机构(2),所述助力机构一端铰接到预埋板上,另一端铰接到门扇上,所述助力机构为缓冲杆装置,以减少手动开启门扇的阻力,降低电动开启力的要求,从而降低电动设备推力需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外开关、手电两用的平置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侧面安装有闭锁限位机构(5),其包括安装在门扇上的闭锁底板(51),所述闭锁底板中部安装有固定架(54),固定架中部开设有可容纳闭锁穿过的窗口,固定架两侧开设有容纳动板(55)运动的滑槽,动板与动板座(53)固定连接,动版座两端安装有弹簧(52),弹簧另一端与闭锁底板(5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屹东,彭飞,江漪,张瑞龙,徐泉,王伟凤,王淑敬,尚文涛,马永杰,陈龙,刘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国建标工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