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69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的顶端盖有防护罩,防护罩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喷头,喷头的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防护罩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防护罩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螺杆穿过固定板,且螺杆与固定板螺纹连接,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排气筒,排气筒内塞有第一海绵和第二海绵,排气筒的顶端安装有溢水管,且溢水管延伸到第二海绵内,排气筒的底端安装有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对喷砂回收,而且砂不会在喷砂过程中飞散,便于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汽车配件喷砂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对于已公布专利号为201520644951.2的专利文件,文中提出的只是对喷砂后砂的回收再次利用的方案,但是在喷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传统的喷砂是在敞开环境中工作,大量的灰尘对工人身体造成很大危害,而且灰尘中含有砂的,不能很好的收集,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喷砂回收装置,既能够很好的喷砂,又可以防止灰尘扩撒,而且可以有效回收砂。专利技术创造内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的顶端盖有防护罩,防护罩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喷头,喷头的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防护罩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防护罩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螺杆穿过固定板,且螺杆与固定板螺纹连接,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排气筒,排气筒内塞有第一海绵和第二海绵,排气筒的顶端安装有溢水管,且溢水管延伸到第二海绵内,排气筒的底端安装有出水管,排气筒的一端位于装置本体内,排气筒的另一端位于装置本体外,且排气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吸风机,装置本体的两侧竖直壁体均活动安装有两个拉杆,四个拉杆的一端共同焊接有放置板,且拉杆的另一端均位于装置本体外,装置本体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装置本体的另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顶端开设有卡槽,且螺杆的底端延伸到卡槽内,卡槽的竖直内壁安装有轴承,且螺杆通过轴承与防护罩的顶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海绵位于吸风机和第一海绵之间,吸风机位于溢水管和出水管之间。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内壁为斜面,且进水管斜面的最高点,排水管位于斜面的最低点。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外壁焊接有支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机、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螺杆和固定板的作用,能够调节喷头的高度,从而使喷头与配件达到合适的位置;2、通过第一海绵、第二海绵和吸风机能够将装置本体产生的灰尘吸附隔离,从而不会飞散到空气中危害工人的身体,砂会落入装置本体的底部,在水的冲洗下从排水管排出收集;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对喷砂回收,而且砂不会在喷砂过程中飞散,便于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提出的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电机、3第二齿轮、4固定板、5螺杆、6第一齿轮、7喷头、8防护罩、9排气筒、10溢水管、11吸风机、12第二海绵、13第一海绵、14出水管、15拉杆、16进水管、17放置板、18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1的顶端盖有防护罩8,防护罩8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喷头7,喷头7的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4,防护罩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杆5,螺杆5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防护罩8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第二齿轮3和第一齿轮6相啮合,螺杆5穿过固定板4,且螺杆5与固定板4螺纹连接,装置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排气筒9,排气筒9内塞有第一海绵13和第二海绵12,排气筒9的顶端安装有溢水管10,且溢水管10延伸到第二海绵12内,排气筒9的底端安装有出水管14,排气筒9的一端位于装置本体1内,排气筒9的另一端位于装置本体1外,且排气筒9的另一端安装有吸风机11,装置本体1的两侧竖直壁体均活动安装有两个拉杆15,四个拉杆15的一端共同焊接有放置板17,且拉杆15的另一端均位于装置本体1外,装置本体1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6,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8。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配件放在放置板17上,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第二齿轮3,第二齿轮3带动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使得螺杆5转动,从而喷头7可以下移,将喷头7调到合适位置,喷头7与外设的喷砂设备连接,启动吸风机11,溢水管10和进水管16均与外设的水泵连接,水从溢水管10进入第二海绵12,从而第二海绵12可以二次水湿过滤灰尘,吸风机11向外抽风,拉动拉杆15,可以实现放置板17左右移动,从而调节喷砂的位置,产生的砂落入装置本体1底部的水中从排水管18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创造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创造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1)的顶端盖有防护罩(8),防护罩(8)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喷头(7),喷头(7)的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4),防护罩(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杆(5),螺杆(5)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防护罩(8)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第二齿轮(3)和第一齿轮(6)相啮合,螺杆(5)穿过固定板(4),且螺杆(5)与固定板(4)螺纹连接,装置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排气筒(9),排气筒(9)内塞有第一海绵(13)和第二海绵(12),排气筒(9)的顶端安装有溢水管(10),且溢水管(10)延伸到第二海绵(12)内,排气筒(9)的底端安装有出水管(14),排气筒(9)的一端位于装置本体(1)内,排气筒(9)的另一端位于装置本体(1)外,且排气筒(9)的另一端安装有吸风机(11),装置本体(1)的两侧竖直壁体均活动安装有两个拉杆(15),四个拉杆(15)的一端共同焊接有放置板(17),且拉杆(15)的另一端均位于装置本体(1)外,装置本体(1)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6),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件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1)的顶端盖有防护罩(8),防护罩(8)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喷头(7),喷头(7)的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4),防护罩(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杆(5),螺杆(5)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防护罩(8)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第二齿轮(3)和第一齿轮(6)相啮合,螺杆(5)穿过固定板(4),且螺杆(5)与固定板(4)螺纹连接,装置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排气筒(9),排气筒(9)内塞有第一海绵(13)和第二海绵(12),排气筒(9)的顶端安装有溢水管(10),且溢水管(10)延伸到第二海绵(12)内,排气筒(9)的底端安装有出水管(14),排气筒(9)的一端位于装置本体(1)内,排气筒(9)的另一端位于装置本体(1)外,且排气筒(9)的另一端安装有吸风机(11),装置本体(1)的两侧竖直壁体均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恩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