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门式钢架剪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65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门式钢架剪切刀,包括底板、传输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前后两侧前后对称设有传输机构,前后传输机构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剪切机构,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台,底板上端面的后端安装有传输台,传输台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前后内侧壁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侧壁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齿盘,左右转动齿盘之间通过传输带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门式钢架剪切时板件移动不便、板件移动后衔接处剪切效果差、剪切时容易卡刀和剪切后的板件随意摆动容易划伤手等问题,可以实现对板件安全高效剪切的功能,具有移动方便、不易卡刀和操作安全的优点。

A Portal Steel Frame Cutter for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门式钢架剪切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门式钢架剪切刀。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的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在施工时由于各部件的板材不一致其操作方法也不同,在钢结构的施工中门式钢架所用的板件很薄,在板件裁切时要采用剪切的方式而避免用火焰切割,这是由于用火焰切割会使板边产生很大的波浪变形,而现有技术条件下,剪切也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一:现有条件下对板件剪切时移动很不方便,当剪切完一部分后需要移动板件才能继续切割,而现有技术下大多依靠人工抬动,很是麻烦;问题二:在对板件移动后在进行剪切时,衔接处很容易出现偏差,剪切的效果较差;问题三:剪切时板件很容易卡刀,同时剪切后的板件随意摆动很容易划伤手。目前针对板件的剪切也有相关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专利申请号为:201820436511.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板材剪切定位装置,能够减小人工误差、提高板材剪切生产效率;专利申请号为201721439437.0的中国技术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门式钢架剪切刀,包括底板(1)、传输机构(2)和剪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前后两侧前后对称设有传输机构(2),前后传输机构(2)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剪切机构(3);其中:所述的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台(21),底板(1)上端面的后端安装有传输台(21),传输台(21)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前后内侧壁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侧壁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齿盘(23),左右转动齿盘(23)之间通过传输带(24)相连接,传输带(24)的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吸附支链(25),左端支撑杆(22)侧壁的后端通过轴承穿过传输台(21),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门式钢架剪切刀,包括底板(1)、传输机构(2)和剪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前后两侧前后对称设有传输机构(2),前后传输机构(2)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剪切机构(3);其中:所述的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台(21),底板(1)上端面的后端安装有传输台(21),传输台(21)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前后内侧壁之间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侧壁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齿盘(23),左右转动齿盘(23)之间通过传输带(24)相连接,传输带(24)的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吸附支链(25),左端支撑杆(22)侧壁的后端通过轴承穿过传输台(21),且支撑杆(22)的左端面通过联轴器与传输电机(26)的输出轴相连接,传输电机(26)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电机板(27)上,电机板(27)的前端面安装在传输台(21)的后侧面上;所述的剪切机构(3)包括滚珠(30),前传输台(21)的后端面与后传输台(21)的前端面前后对称设有滑槽,滑槽内部的下端面铰接有滚珠(30),滚珠(30)上端与滑槽内部的上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板(31),滑板(31)左端面的中部安装有切割台(32),切割台(32)的上端面设有刀槽(33),刀槽(33)的深度呈从左往右逐渐加深趋势,滑板(31)上端面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俊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巍华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