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16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通孔,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通孔贯穿背光模组;遮光胶带位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至少一个卡位部位于通孔的内壁上;卡位部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通孔的第一边缘,遮光胶带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通孔的第二边缘,内壁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为第三边缘;在平行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二边缘位于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之间。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增强遮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组装精度。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module and a display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display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a relatively set backlight module and a display panel; a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through hole, which runs through the backlight module along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ight surface of the display panel; a light shielding tap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display panel; at least one card position is loca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positive projection from the clamping part to the light surface of the display panel includes the first edge near the through hole, the positive projection from the shading tape to the light surface of the display panel includes the second edge near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positive projection from the inner wall to the light surface of the display panel is the third edge; in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light surface of the display panel, the second edge is between the first edge and the third edge. The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the above display module. The invention can achieve a higher screen proportion and enhance the shad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assembly accuracy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进入智能显示器时代以来,消费者对视觉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为了追求极致的显示体验,各显示屏生产厂家都在致力于超窄边框显示屏的研发,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显示屏的边框宽度,提高产品的屏占比,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如今,全面屏顺应了这种需求,各大显示屏生产厂家都推出了自家的全面屏智能显示器产品。究其原因,除了全面屏看上去更炫酷、更上档次之外,还有全面屏设计的显示面板与普通的显示屏相比,显示区域具有更大的占比,并且具有超窄的边框,可以大大提高观看者的视觉感受,其屏占比的跨越式提升在带来更震撼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还完美解决了智能显示器大屏化与用户握持感之间的矛盾。由于全面屏智能显示器产品的显示区域的占比越来越大,非显示区域的占比越来越小,使得留给摄像头、听筒等结构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为此可以设置挖孔区域将摄像头以及听筒等部件设置在挖孔区域内,如此可以大大节省非显示区域的占用面积,更加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现有的显示器中,显示面板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两种主流的技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向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提供合适的电压,形成能够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进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现有的液晶显示屏不能自发光,是被动发光元件,主要使用其下方的背光模组提供光源,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液晶显示模块,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但是,现有技术中,尤其是对于设有挖孔区域的全面屏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组装过程中,为了避免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漏光对挖孔区域内放置的部件产生影响,需使用遮光胶带将挖孔区域边缘遮住,其中,一般遮光胶带需要平齐或超出背光边缘,因为遮光胶带内缩会出现遮光胶带粘接不足、挖孔内漏光等问题,但是此种设计会带来遮光胶带把挖孔区域位置的外形遮住,导致无法抓取背光模组挖孔位置边缘,组装时组合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进而对组装后的显示器的品质造成影响。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避免遮光胶带内缩、粘接不足、挖孔内漏光的问题,还可以提升组装精度,使组装对位准确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通孔,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通孔贯穿背光模组;遮光胶带,遮光胶带位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至少一个卡位部,卡位部位于通孔的内壁上;卡位部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通孔的第一边缘,遮光胶带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通孔的第二边缘,内壁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为第三边缘;在平行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二边缘位于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之间。基于同一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通孔贯穿背光模组,通孔内用于放置正面摄像头或者听筒、光感元件,从而可以大大节省显示模组非显示区域的占用面积,更加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实现更高的屏占比。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显示面板的光线从通孔处漏出影响通孔内放置的部件功能(由于摄像头或者光感元件对光线比较敏感),在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贴附有一层遮光胶带,该遮光胶带可沿通孔内壁的形状绕圈设置,从而避免通孔引起的漏光现象,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在通孔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部,通过限定在平行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二边缘位于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之间,使卡位部超出遮光胶带的内边缘,即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遮光胶带不会将卡位部完全覆盖,从而可以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便于定位抓取设备直接抓取卡位部的边缘,从而获取通孔的基本外形,再通过算法计算生成通孔的中心点,进而使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组装尽量实现同心对位,提升组装精度;同时制作过程中贴附遮光胶带时还可以卡位部为参考点,尽量贴附在靠近卡位部的边缘,从而可以较好的控制遮光胶带平齐或超出通孔内壁的边缘,由于遮光胶带超出背光模组通孔内壁的边缘,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遮光胶带内缩造成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的遮光胶带粘接不足,造成通孔内漏光影响通孔内放置的摄像头或者光感元件灵敏度的问题。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通孔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的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的另一种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卡位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通孔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卡位部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通孔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的另一种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通孔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的另一种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16是图1的另一种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的另一种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的另一种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00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000,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背光模组100包括通孔300,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00出光面E的方向上,通孔300贯穿背光模组100;遮光胶带400,遮光胶带400位于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之间;至少一个卡位部500,卡位部500位于通孔300的内壁301上;卡位部500向显示面板200出光面E的正投影包括靠近通孔300的第一边缘A,遮光胶带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背光模组;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至少一个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所述卡位部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所述通孔的第一边缘,所述遮光胶带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所述通孔的第二边缘,所述内壁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为第三边缘;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背光模组;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至少一个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所述卡位部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所述通孔的第一边缘,所述遮光胶带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包括靠近所述通孔的第二边缘,所述内壁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为第三边缘;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还包括远离所述通孔的第四边缘,所述第四边缘位于所述第三边缘远离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至少包括铁框、胶框、光源、导光板、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胶框和所述铁框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的容置空间;所述铁框包括一体弯折成型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胶框围绕所述通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部嵌合,所述光源、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第二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通孔一侧为所述通孔的所述内壁,所述卡位部包括多个且围绕所述内壁均匀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放置有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位部相嵌合的避让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