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16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线路基板、多个阵列排布的光源、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柔性线路基板位于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光源位于柔性线路基板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还包括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的显示驱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位于柔性线路基板上且与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增加显示面板显示区的范围,提高屏占比,利于实现超窄边框显示屏设计,提高用户视觉体验,还可以提高显示驱动芯片封装可靠性,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缩短产品制作周期。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module and a display device, which belong to the field of display technology. The display module includes a relatively set backlight module and a display panel; the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 plurality of array light sources, and at least one layer of optical diaphragm;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light entry surface of the display panel, and the light source is located near the display panel of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One sid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the display driver chip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display panel is also included. The display driver chip is located on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e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the above display module.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scope of display area of display panel,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screen, help to realize the design of ultra-narrow frame display screen, improve user's visual experience, improve the packaging reliability of display driver chip, reduce resource waste, save cost,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horten product production 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显示器应运而生,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等,逐渐成为时下显示行业的主流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因此,关于显示器的研究也成为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功耗低、清晰度高、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各种需要实现显示的设备上。由于液晶显示器为非自主发光的显示器,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给液晶显示器供应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近年来,由于MiniLED(迷你LED,MiniLightEmittingDiode,即迷你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小尺寸的LED)可实现局部背光驱动功能,并具有高对比度、高亮等优势,因此得到各大厂商积极开发。MiniLED应用在背光模组中可做面光源使用,无需导光板、反射片等结构,有利于背光模组厚度的减薄。目前常规的使用MiniLED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所使用的驱动芯片大部分仍放置于显示面板上。此外,COF(ChipOnFlex,or,ChipOnFilm)技术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领域,通常搭载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器上,用于封装电路芯片,即将驱动芯片固定于一独立柔性电路板上,此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显示面板连接,另一端与PCB板或FPC连接,显示面板像素驱动所需的电荷及控制信号由外接的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或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经过COF柔性电路板传输到显示面板并点亮显示模组。常规的显示面板驱动芯片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边框,而采用COF技术,将显示面板上的驱动芯片集成到柔性线路板上组成COF柔性电路板,将COF柔性电路板折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背后,节省了下边框的空间,即可实现下边框的窄化。但是现有的这种使用MiniLED的显示模组的驱动芯片放置于显示面板上,虽然能实现高亮度及高分辨率显示,但因驱动芯片仍需占用显示面板的区域,降低了屏占比,不利于实现超窄边框显示屏的设计,影响用户视觉体验;另一方面,纵然采用COF技术可提高屏占比,但需要额外再制作一个柔性电路板,以便将驱动芯片放置该柔性电路板上,不仅增加产品制作周期且单层结构易翘曲,导致驱动芯片可封装性较差。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屏占比,利于实现超窄边框显示屏设计,提高用户视觉体验,又可以提高驱动芯片封装可靠性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线路基板、多个阵列排布的光源、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柔性线路基板位于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光源位于柔性线路基板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光学膜片位于光源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还包括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的显示驱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位于柔性线路基板上且与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基于同一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即背光模组的自发性光源整面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面正下方,从而可以使显示模组具有良好的出光视角,提高光利用效率,还有利于背光模组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方向上厚度的减薄,利于显示模组的薄型化发展。多个阵列排布的光源位于柔性线路基板上且与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即点亮光源的驱动信号可以直接由柔性线路基板上集成的电路传输提供。显示驱动芯片也位于柔性线路基板上且与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从而可以将常规位于显示面板上的显示驱动芯片放置于柔性线路基板上,实现显示驱动芯片与柔性线路基板一体集成的设计,可以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范围,提高屏占比,利于实现超窄边框显示屏设计,提高用户视觉体验。并且,由于常规COF技术,显示驱动芯片位于独立的柔软的COF柔性电路板上,显示驱动芯片一般尺寸较长,在实际组装或弯折模组的过程中,极易折断显示驱动芯片,造成显示模组无法点亮,因此本专利技术将显示驱动芯片集成于柔性线路基板上,可以避免在实际组装或弯折模组的过程中,显示驱动芯片被折断,提高显示驱动芯片封装可靠性,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显示驱动芯片与柔性线路基板一体集成的设计,还可提高柔性线路基板翘曲度及显示驱动芯片的封装可靠性,相比于常规COF技术,本专利技术无需再制作一个独立的COF柔性电路板,只需在背光模组的柔性线路基板制作过程中同步完成显示驱动芯片贴装即可,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缩短产品制作周期。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另一种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另一种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另一种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柔性线路基板的展开示意图;图9是图5的另一种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柔性线路基板的展开示意图;图11是图5的另一种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4的另一种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4的另一种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4的另一种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000,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图2仅是示意性画出显示面板200的膜层结构,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背光模组100包括柔性线路基板10、多个阵列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线路基板、多个阵列排布的光源、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柔性线路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光源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显示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驱动芯片位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上且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线路基板、多个阵列排布的光源、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柔性线路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光源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显示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驱动芯片位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上且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和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胶框围绕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胶框和所述背板相嵌合形成容纳所述光源和所述光学膜片的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驱动芯片位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显示驱动芯片向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绑定区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驱动芯片位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柔性线路板,所述驱动柔性线路板通过所述柔性线路基板与所述显示驱动芯片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包括外延连接部和本体部,所述光源和所述显示驱动芯片位于所述本体部上,所述外延连接部包括双层部;所述背光模组靠近所述显示驱动芯片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延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