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阀和车载按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905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阀,包括阀座以及第一微型电磁阀、第二微型电磁阀、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第一和第二微型电磁阀为两位两通结构;第三和第四微型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结构;阀座上气源接口经阀座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第一微型电磁阀、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的进气口,以及气源稳压出口连通;阀座上的负载排气出口经阀座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的排气口,以及第二微型电磁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微型电磁阀的出气口经阀座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第二微型电磁阀的进气口和第一负载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阀结构设计合理,不仅结构紧凑、体型小巧,且易于制造,成本低。一种包括所述组合阀的车载按摩系统。

Combination Valve and Vehicle Mass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seat, a first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a second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a third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and a fourth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the first and second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s are two-way two-way two-way two-way three-way structures; the third and fourth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s are two-way three-way structures; the air source interface on the valve seat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and the fourth Mini The intake ports of the three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s and the fourth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s of the gas source stabilization; the air flow passages of the load exhaust outlets on the sea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s of the third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and the fourth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respectively, and the outlets of the second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the air flow passages of the first miniature solenoid valve through the inner air passages of the sea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iniature The intake port of the type I solenoid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oad interface. The combined valv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compact size, easy manufacturing and low cost. An on-board massage system comprising the combined valve is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阀和车载按摩系统
本技术涉及微型电磁阀,特别涉及一种组合阀及其阀座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电磁阀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控制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电流通断来控制阀芯的机械运动,从而闭合和启动不同的通气孔,达到控制气路通断或换向目的。微型电磁阀通常宽度尺寸在10mm~20mm之间,因其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温升低、换向灵敏、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可用于控制紧凑型气缸、摆动气缸及滑块系列产品,也适用于过程处理阀门的先导控制,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医疗、半导体、交通等自动控制领域中。电磁阀组(组合阀),故名思义,即是多个电磁阀共同安装于阀座(汇流板)上,在启动系统中,起到控制气路通断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启动元件动作的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汽车不光是一种运输工具,还对汽车的舒适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汽车座椅具有按摩功能,无疑将使舒适性得到大幅提升。然而,对于一台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汽车产品来说,其内部空间可谓是寸土寸金。所以,车载用的各种装配都需要小型化。汽车座椅按摩系统需要多个微型电磁阀协同工作才能实现按摩功能。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按摩系统中的多个微型电磁阀是相互独立安装的,占用空间较大,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按摩系统的组合阀。本技术的组合阀结构设计合理,不仅结构紧凑、体型小巧,且易于制造,成本低。对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组合阀的阀座,以及一种本技术的组合阀的应用,即一种车载按摩系统。对于组合阀而言,本技术技术方案是:组合阀,包括阀座,以及固定在阀座上的第一微型电磁阀、第二微型电磁阀、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和第二微型电磁阀为两位两通结构;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结构;所述阀座上设有气源接口、第一负载接口、第二负载接口、第三负载接口、负载排气出口以及具有溢流阀构造的气源稳压出口;所述气源接口经阀座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的进气口,以及所述气源稳压出口连通;所述负载排气出口经阀座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的排气口,以及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的出气口经阀座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负载接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组合阀由特定构造的阀座和四个特定的微型电磁阀组成,适用于汽车座椅按摩系统,且整体结构紧凑,体型小巧,有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使用,适用范围广,此外,本技术的组合阀还具有易于制造,成本低的特点,有利推广。作为优化,所述气源稳压出口和负载排气出口上分别设有第一消音片和第二消音片。设置消音片,起到降低工作噪音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气源稳压出口与阀座内部通道通过过渡锥面形成阶梯状;所述稳压出口内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一消音片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堵头上设有与所述过渡锥面配合的锥形封头。特定构造的溢流阀结构不仅能够保证气源的气压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消音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组合阀的工作噪音。再进一步,所述堵头上设有一组沿周向分布沿轴向设置的导风槽。试验表明,本技术中的导风槽设计既有利于排气顺畅,还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作为优化,所述阀座呈长方体状;所述气源接口和所述第一负载接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底部;所述第二负载接口和所述第三负载接口同位于所述阀座的一侧;所述气源稳压出口和所述负载排气出口同位于所述阀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第二微型电磁阀、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固定于所述阀座的顶面;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第二微型电磁阀呈并排状设于靠近所述气源稳压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和第四微型电磁阀呈并排状设于靠近所述第二负载接口的一侧。此时,相对容易制造,有利于控制成本,且阀座内部流道对空气的阻力较小,传动效率较高。对于阀座而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即是:前述组合阀的阀座。对于组合阀的应用而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车载按摩系统,包括本技术的组合阀;所述组合阀的气源接口与车载气泵连接;所述组合阀的第一负载接口与用于为人体提供支撑的支撑气囊连接;所述第二负载接口与用于调节汽车座椅角度的仰角气缸连接;所述第三负载接口与用于为人体提供按摩的按摩气囊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车载按摩系统中,多个特定作用的微型电磁阀集成安装在一个特定构造的阀座上,结构紧凑、小巧,安装所需空间小,不容易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适应性广;此外,本技术的车载按摩系统还具有制造成本低,舒适性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3是分别是本技术的组合阀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阀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组合阀的右视图;图7是图6的A向剖视图;图8是图6的B向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组合阀的气路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阀座,101-气源接口,102-第一负载接口,103-第二负载接口,104-第三负载接口,105-气源稳压出口,106-负载排气出口,107-过渡锥面,108-堵头,1081-导风槽,109-弹簧;2-第一微型电磁阀;3-第二微型电磁阀;4-第三微型电磁阀;5-第四微型电磁阀;6-第一消音片,7-第二消音片,8-车载气泵,9-支撑气囊,10-仰角气缸,11-按摩气囊,12-溢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的组合阀包括阀座1,以及固定在阀座1上的第一微型电磁阀2、第二微型电磁阀3、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和第二微型电磁阀3为两位两通结构;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为两位三通结构;所述阀座1上设有气源接口101、第一负载接口102、第二负载接口103、第三负载接口104、负载排气出口106以及具有溢流阀构造的气源稳压出口105;所述气源接口101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的进气口,以及所述气源稳压出口105连通;所述负载排气出口106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的排气口,以及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的出气口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3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负载接口102连通。为控制噪音,所述气源稳压出口105和负载排气出口106上可以分别设有第一消音片6和第二消音片7。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气源稳压出口105与阀座1内部通道通过过渡锥面107形成阶梯状;所述稳压出口105内设有堵头108;所述堵头108与所述第一消音片6之间设有弹簧109;所述堵头108上设有与所述过渡锥面107配合的锥形封头。所述堵头108上设有一组沿周向分布沿轴向设置的导风槽1081。(阀座1、堵头108、弹簧109、第一消音片6形成溢流阀12;导风槽1081的数量可以是3条,按120度角间隔沿周向均匀分布)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阀座1呈长方体状;所述气源接口101和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以及固定在阀座(1)上的第一微型电磁阀(2)、第二微型电磁阀(3)、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和第二微型电磁阀(3)为两位两通结构;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为两位三通结构;所述阀座(1)上设有气源接口(101)、第一负载接口(102)、第二负载接口(103)、第三负载接口(104)、负载排气出口(106)以及具有溢流阀构造的气源稳压出口(105);所述气源接口(101)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的进气口,以及所述气源稳压出口(105)连通;所述负载排气出口(106)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的排气口,以及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的出气口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3)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负载接口(10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以及固定在阀座(1)上的第一微型电磁阀(2)、第二微型电磁阀(3)、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和第二微型电磁阀(3)为两位两通结构;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为两位三通结构;所述阀座(1)上设有气源接口(101)、第一负载接口(102)、第二负载接口(103)、第三负载接口(104)、负载排气出口(106)以及具有溢流阀构造的气源稳压出口(105);所述气源接口(101)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的进气口,以及所述气源稳压出口(105)连通;所述负载排气出口(106)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微型电磁阀(4)和第四微型电磁阀(5)的排气口,以及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微型电磁阀(2)的出气口经阀座(1)内部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微型电磁阀(3)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负载接口(10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稳压出口(105)和负载排气出口(106)上分别设有第一消音片(6)和第二消音片(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稳压出口(105)与阀座(1)内部通道通过过渡锥面(107)形成阶梯状;所述稳压出口(105)内设有堵头(1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能赏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欧思托气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