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94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包括驱动电机、气缸组件及出气管;还包括气压表,气压表用于测量气缸组件所输出的压缩气体的气压值,气压表具有表壳及表芯,表壳设有容置盲槽、减厚盲槽及过气孔,减厚盲槽自容置盲槽的底壁凹设而成,表芯容设在容置盲槽内并突伸入减厚盲槽中;在气压表的组装过程中,将表芯装入到表壳的容置盲槽内,容置盲槽的底壁抵触表芯,表芯的凸头突伸入减厚盲槽内,利用减厚盲槽的底壁挡止表芯一端的端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压表,降低气压表的厚度,进而降低充气机芯的厚度,辅助降低充气机的厚度。

A thin barometer case inflator co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air inflator, in particular to a thin barometer case type air inflator core, including a driving motor, a cylinder assembly and an outlet pipe; a barometer is also included,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he pressure value of compressed gas output by the cylinder assembly. The barometer has a case and a watch core, and the case is provided with a capacity blind groove, a thickness reducing blind groove and a through-air hole, and the thickness reducing blind groove is self-containe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blind groove is concave, and the core of the watch is arranged in the blind groove and protrudes into the blind groove for reducing thickness. In the process of assembling the barometer, the core of the watch is loaded into the blind groove for the case,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blind groove is held against the core of the watch. The protruding head of the core is protruded into the blind groove for reducing thickness,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blind groove is used to block the end surface of the watch core, which is compared with the barometer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barometer, then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inflator core, and assist in reduc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inf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
本技术涉及充气机
,尤其公开了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
技术介绍
充气机是对各种气胎进行充气的常用设备之一,充气机大都包括外壳,马达及机芯,随着产品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充气机的厚度要求亦越来越严格,充气机的厚度主要由机芯的厚度决定,而机芯的高度主要由气压表的厚度决定,现有技术中气压表的构造设计不合理,导致机芯的厚度较厚,严重制约充气机的轻薄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将表芯装入到表壳的容置盲槽内,容置盲槽的底壁抵触表芯,表芯的凸头突伸入减厚盲槽内,利用减厚盲槽的底壁挡止表芯一端的端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压表,降低气压表的厚度,进而降低充气机芯的厚度,辅助降低充气机的厚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包括驱动电机、气缸组件及出气管,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气缸组件往复运动,出气管与气缸组件的出气孔连通;还包括气压表,气压表用于测量气缸组件所输出的压缩气体的气压值,气压表具有设置于出气管的表壳及装设于表壳内的表芯,表壳设有容置盲槽、减厚盲槽及过气孔,减厚盲槽自容置盲槽的底壁凹设而成,表芯容设在容置盲槽内并突伸入减厚盲槽中,过气孔贯穿表壳,过气孔的出气口位于容置盲槽内,出气管经由过气孔与表芯连通。较佳地,所述过气孔包括第一孔体、分别与第一孔体连通的第二孔体及第三孔体,第一孔体自表壳的侧壁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三孔体位于容置盲槽内,第三孔体贯穿容置盲槽的底壁,第二孔体、容置盲槽分别自表壳彼此远离的两侧凹设而成。较佳地,所述表壳设置有突伸入容置盲槽内的卡肋及止胶环台,止胶环台位于卡肋与容置盲槽的底壁之间,表芯设有用于容设卡肋的肋槽,止胶环台用于挡止注入表芯与容置盲槽的侧壁之间的密封胶。较佳地,所述表壳设有位于减厚盲槽内的穿孔及与穿孔连通的卡槽,穿孔与卡槽交叉设置,表芯设有突伸入卡槽内的卡块。较佳地,所述表壳设有多个弧形扣肋,多个弧形扣肋围绕表壳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弧形扣肋设有卡口,卡口自多个弧形扣肋彼此靠近的一侧凹设而成。较佳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偏心单元及活塞,第一壳体设有平板部及与平板部连接的气缸筒,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平板部,偏心单元装设在平板部与第二壳体之间,驱动电机经由偏心单元驱动活塞在气缸筒内往复运动,出气管与气缸筒的出气口连通。较佳地,所述偏心单元包括第一轴、轴承、轮体、加强板及第二轴,第一轴经由轴承转动设置于平板部,加强板镶埋成型在轮体中,第二轴的一端装设在加强板上,第二轴与第一轴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活塞的一端装设有与第二轴的另一端转动设置的耐磨套,活塞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气缸筒内,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轮体转动。较佳地,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转接筒,转接筒用于连通气缸筒及出气管,转接筒内设置有用于启闭气缸筒的出气口的阀片及用于驱动阀片的弹簧;转接筒设有两个弧形臂,两个弧形臂分别自转接筒彼此远离的两侧突设而成,气缸筒设有两个夹爪,两个夹爪用于分别将两个弧形臂夹持在气缸筒上,弧形臂突设有用于挡止夹爪的挡片。较佳地,所述弧形臂设有突扣,突扣自两个弧形臂彼此远离的一侧突设而成,夹爪设有用于容设突扣的凹坑。较佳地,所述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还包括缓冲圈,缓冲圈套设在驱动电机的外侧;缓冲圈设有两个凸耳,两个凸耳自缓冲圈彼此远离的两侧突设而成,两个凸耳均设置有卡持盲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气压表的组装过程中,将表芯装入到表壳的容置盲槽内,容置盲槽的底壁抵触表芯,表芯的凸头突伸入减厚盲槽内,利用减厚盲槽的底壁挡止表芯一端的端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压表,降低气压表的厚度,进而降低充气机芯的厚度,辅助降低充气机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有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隐藏机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表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表壳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隐藏机壳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与转接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缓冲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驱动电机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缓冲圈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驱动电机2—气缸组件3—出气管4—表壳5—表芯6—容置盲槽7—减厚盲槽8—第一孔体9—第二孔体11—第三孔体12—卡肋13—止胶环台14—卡槽15—弧形扣肋16—卡口17—第一壳体18—第二壳体19—活塞21—平板部22—气缸筒23—第一轴24—轴承25—轮体26—加强板27—第二轴28—转接筒29—弧形臂31—夹爪32—挡片33—突扣34—缓冲圈35—凸耳36—卡持盲槽37—限位凸块38—环形盲槽39—防转槽41—防转片42—抓柄43—让位孔44—摩擦凸起111—机壳191—耐磨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包括驱动电机1、气缸组件2及出气管3,驱动电机1用于驱动气缸组件2往复运动,出气管3与气缸组件2的出气孔连通,实际使用时,驱动电机1、气缸组件2、出气管3的一端均安装在机壳111内,出气管3的另一端突伸出机壳111;还包括气压表,气压表显露至机壳111之外,气压表用于测量气缸组件2所输出的压缩气体的气压值,气压表具有设置在出气管3上或机壳111上的表壳4及装设在表壳4内的表芯5,表壳4上设置有容置盲槽6、减厚盲槽7及过气孔,容置盲槽6自表壳4的上表面凹设而成,减厚盲槽7自容置盲槽6的底壁凹设而成,表芯5容设在容置盲槽6内并突伸入减厚盲槽7中,过气孔贯穿表壳4,过气孔的出气口位于容置盲槽6内,出气管3经由过气孔与容置盲槽6内的表芯5连通。在气压表的组装过程中,将表芯5装入到表壳4的容置盲槽6内,容置盲槽6的底壁抵触表芯5,避免表芯5过度装入,表芯5的凸头突伸入减厚盲槽7内,利用减厚盲槽7的底壁挡止表芯5一端的端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压表的凸头直接抵触在容置盲槽6的底壁上,表壳4的内部经由设置台阶降低气压表的厚度,进而降低充气机芯的厚度,大大降低充气机的厚度,使得充气机满足轻薄化的需求。所述过气孔包括第一孔体8、分别与第一孔体8连通的第二孔体9及第三孔体11,第二孔体9、第三孔体11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孔体8与第二孔体9垂直设置,第一孔体8自表壳4的侧壁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三孔体11位于容置盲槽6内,第三孔体11贯穿容置盲槽6的底壁,第二孔体9、容置盲槽6分别自表壳4彼此远离的两侧凹设而成。在表壳4的制造过程中,表壳4采用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经由第一孔体8、第二孔体9及第三孔体11的特殊构造设置,在注塑模具中分别安装形成第一孔体8的第一抽芯、形成第二孔体9的第二抽芯及形成第三孔体11的第三抽芯,待过气孔注塑成型之后,将第二抽芯、第三抽芯分别朝远离第一抽芯的方向拔出,然后将第一抽芯拔出,提升过气孔的制造效率及制造良率。所述表壳4上设置有突伸入容置盲槽6内的卡肋12及止胶环台13,止胶环台13位于卡肋12与容置盲槽6的底壁之间,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包括驱动电机、气缸组件及出气管,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气缸组件往复运动,出气管与气缸组件的出气孔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表,气压表用于测量气缸组件所输出的压缩气体的气压值,气压表具有设置于出气管的表壳及装设于表壳内的表芯,表壳设有容置盲槽、减厚盲槽及过气孔,减厚盲槽自容置盲槽的底壁凹设而成,表芯容设在容置盲槽内并突伸入减厚盲槽中,过气孔贯穿表壳,过气孔的出气口位于容置盲槽内,出气管经由过气孔与表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包括驱动电机、气缸组件及出气管,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气缸组件往复运动,出气管与气缸组件的出气孔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表,气压表用于测量气缸组件所输出的压缩气体的气压值,气压表具有设置于出气管的表壳及装设于表壳内的表芯,表壳设有容置盲槽、减厚盲槽及过气孔,减厚盲槽自容置盲槽的底壁凹设而成,表芯容设在容置盲槽内并突伸入减厚盲槽中,过气孔贯穿表壳,过气孔的出气口位于容置盲槽内,出气管经由过气孔与表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包括第一孔体、分别与第一孔体连通的第二孔体及第三孔体,第一孔体自表壳的侧壁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三孔体位于容置盲槽内,第三孔体贯穿容置盲槽的底壁,第二孔体、容置盲槽分别自表壳彼此远离的两侧凹设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设置有突伸入容置盲槽内的卡肋及止胶环台,止胶环台位于卡肋与容置盲槽的底壁之间,表芯设有用于容设卡肋的肋槽,止胶环台用于挡止注入表芯与容置盲槽的侧壁之间的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设有位于减厚盲槽内的穿孔及与穿孔连通的卡槽,穿孔与卡槽交叉设置,表芯设有突伸入卡槽内的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压表表壳式充气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设有多个弧形扣肋,多个弧形扣肋围绕表壳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弧形扣肋设有卡口,卡口自多个弧形扣肋彼此靠近的一侧凹设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瑞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