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532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难以压曲的冲击限制器。冲击限制器具备聚氨酯泡沫制的圆筒状的主体部,主体部在外周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第一槽。比聚氨酯泡沫更硬的环部件安装于第一槽而固定于主体部的外周面。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的全长L1为66mm以上。用从主体部的后端到环部件的后端侧的面为止的轴线方向的距离L2除以从主体部的前端到环部件的前端侧的面为止的轴线方向的距离L3即L2/L3满足3≦L2/L3≦4.2。

Shock Limi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mpact limiter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nd. The impact limiter has a cylindrical main body made of polyurethane foam, and the main part forms a first groove which extends toward the radial side and extend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The ring parts stiffer than the polyurethane foam are installed on the first groove and fix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part. The full length L1 of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main part is more than 66 mm. The distance L2 from the back end of the main part to the back end side of the ring part is divided by the distance L3 from the front end of the main part to the front end side of the ring part, that is, L2/L3 satisfies 3 < L2/L3 < 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击限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限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在减震器的杆上安装的聚氨酯泡沫制的冲击限制器。
技术介绍
汽车的悬架使用一种当从车轮向车体的输入较大时缓冲冲击的冲击限制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从减震器主体突出的杆上使用的橡胶制圆筒状的冲击限制器。也公知有一种变形能够比橡胶制的冲击限制器更大的聚氨酯泡沫制的冲击限制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1-1387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如果为了在弹跳行程中延长控制斥力的时间而增长聚氨酯泡沫制的冲击限制器的轴线方向的全长,则存在压缩变形时容易压曲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压曲的冲击限制器。(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击限制器具备圆筒状的聚氨酯泡沫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供从减震器主体突出的杆沿着轴线插通,并在轴线方向的前端抵接减震器主体。主体部在外周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第一槽,比聚氨酯泡沫更硬的环部件安装于第一槽而固定于主体部的外周面。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的全长L1为66mm以上,用从主体部的后端到环部件的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圆筒状的聚氨酯泡沫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供从减震器主体突出的杆沿着轴线插通,并在轴线方向的前端抵接所述减震器主体,所述主体部在外周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第一槽,所述主体部具备环部件,所述环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槽而固定于所述外周面,且比所述聚氨酯泡沫更硬,所述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的全长L1为66mm以上,用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到所述环部件的后端侧的第一面为止的轴线方向的距离L2除以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前端到所述环部件的前端侧的第二面为止的轴线方向的距离L3即L2/L3满足3≦L2/L3≦4.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3 JP 2016-2273351.一种冲击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圆筒状的聚氨酯泡沫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供从减震器主体突出的杆沿着轴线插通,并在轴线方向的前端抵接所述减震器主体,所述主体部在外周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第一槽,所述主体部具备环部件,所述环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槽而固定于所述外周面,且比所述聚氨酯泡沫更硬,所述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的全长L1为66mm以上,用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村耕平
申请(专利权)人: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