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02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涉及电子元器件插针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输针机构、抵针组件以及收容机构,通过利用输针机构、抵针组件以及收容机构代替手工拾取针并将针与电子元器件的孔对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插针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利用输针机构代替手工拾取针以节省拾取针的时间,然后利用输针机构、抵针组件以及收容机构的配合代替手工将针与电子元器件的孔对齐并进行插针,从而提高插针效率。

An efficient automatic needle insertio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automatic needle insertion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needle inser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needle feeding mechanism, needle counteracting component and receiving mechanism. By using needle feeding mechanism, needle counteracting component and receiving mechanism to replace manual picking needle and align needle with the hol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manual needle insertion in the prior art can be solv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e needle feed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replace the manual picking needle to save the picking needle time, and the needle feeding mechanism, the needle counteracting assembly and the receiving mechanism are used to replace the manual alignment of the needle with the hole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insert the needle, there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needle inse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插针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
技术介绍
在电子元器件的组装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在电子元器件上开设的孔中插入特定的针,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手工进行插针,插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具有能够代替手工快速插针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包括机体以及机体上用于承载待插针的电子元器件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针的输针机构;用于将针抵进电子元器件的孔中的抵针组件;以及,用于收容输针机构输送的针的收容机构,所述收容机构包括承接座以及插针架,插针架上设有第一收容部以及第二收容部,收容机构内设有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将承接有针的承接座从第一收容部驱动至第二收容部,所述承接座上的针在第二收容部被抵进电子元器件的孔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在插针完成后将承接座从第二收容部驱动至第一收容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利用输针机构代替手工单个地拾取针,然后利用收容机构和抵针组件配合代替手工将针和电器元器件的孔对齐,再将针插入孔中,一方面提高了拾取针的速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将针插设到孔中的速度,从而提高插针效率;设置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使得输针机构输送至承接座上的针能够快速地被驱动至第二收容部进行插针步骤,并且在插针完成后承接座能够快速地回到第一收容部准备承接后续的针,从而插针过程更连续,从而提高插针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插针架上开设有空腔,第一收容部位于空腔上部、第二收容部位于空腔下部,承接座设置在空腔中,空腔靠近抵针组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位于第一收容部的第一插针孔和位于第二收容部的第二插针孔、空腔远离抵针组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电子元器件的孔对齐的第三插针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针机构输送的针先通过第一插针孔进入第一收容部并掉落至承接座上,然后随着承接座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运动至第二收容部,此时抵针组件从第二插针孔将位于第二收容部的针通过第三插针孔抵进载物台上电子元器件的孔中,从而快速连贯地完成插针操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件为一端与空腔底壁固设、另一端与承接座固设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次插针完成时,弹簧的回弹力会驱动承接座回到第一收容部准备下一次插针,此驱动过程无需增设外加动力设备,从而节省动力资源。进一步的,所述空腔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位于第一收容部的承接座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使得承接座被弹簧驱动回第一收容部的过程中,会被限位块限定在预设位置,从而不易导致承接座偏离第一插针孔的位置,进而使得从第一插针孔进入第一收容部的针能够更准确地掉落至承接座上,提高了插针成功率。进一步的,所述承接座上开设有与针适配的限位槽,承接座位于第二收容部时限位槽与第三插针孔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接座上开设限位槽,使得针掉落至承接座上时,在承接座移动过程中不易在承接座上移动,从而使得承接座移动至第二收容部时,承接座上的针能够更好地对准电子元器件的孔,从而使得插针更顺利,提高了插针成功率。进一步的,所述抵针组件包括推块、设置在推块上的抵针柱以及用于驱动推块靠近或远离收容机构的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也为气缸,所述抵针柱与第二插针孔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针组件抵针的过程中,第三驱动件驱动推块靠近收容机构,从而使推块上的抵针柱与位于第二收容部的承接座上的针抵接,并进一步将针抵进载物台上电子元器件的孔中;当一次插针完成时,第三驱动件驱动推块远离收容机构并等待下一次插针过程。进一步的,所述输针机构包括振动台、滑轨以及输送管,所述滑轨呈螺旋状,其一端与振动台的中央连通、另一端与输送管连通,所述输送管远离滑轨的一端与第一插针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针放置在振动台上时,针会在振动台的作用下进入滑轨,并沿着滑轨进入输送管,最后通过输送管进入第一插针孔,从而实现一次在振动台上放置大量针,而针又可以沿着滑轨依次进入输送管的目的,提高了输针效率,进而提高插针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从滑轨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插针孔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且输送管靠近第一插针孔一端的延伸线逐渐平滑,延伸至第一插针孔时趋于水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45-60°的夹角使得针在输送管中输送的过程更顺利,而输送管靠近第一插针孔的一端逐渐平滑使得针进入第一插针孔的方向接近水平方向,从而使得针能够更平稳地掉落至承接座上,进而使得插针更顺利,提高了插针成功率。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可拆卸式装配在第一插针孔中,所述第一插针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插针孔和第三插针孔也相适应地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第一插针孔以及多个第二插针孔和多个第三插针孔,并使输送管可拆卸式装配在第一插针孔中,使得当电子元器件型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拆装输送管,从而改变输送管之间的距离或改变输送管的数量,进而适应不同型号电子元器件的插针需求,提高了自动插针机的适用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输针机构代替手工拾取针,节省了手工单个拾取针的时间,利用收容机构和抵针组件配合代替手工将针和电子元器件的孔对齐,节省了对齐花费的时间,从而整体上较大程度低提高插针效率;2.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插针孔和第二插针孔,并将输送管与第一插针孔可拆卸式装配,使得自动插针机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电子元器件的插针需求,扩大了自动插针机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高效的自动插针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抵针组件以及收容机构的细节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插针架的细节图。附图标记:1、机体;2、载物台;21、插针架;211、空腔;212、第一插针孔;213、第二插针孔;214、第三插针孔;215、限位块;3、输针机构;31、振动台;32、滑轨;33、输送管;4、抵针组件;41、推块;42、抵针柱;43、第三驱动件;5、收容机构;51、承接座;511、限位槽;52、第一收容部;53、第二收容部;54、第一驱动件;55、第二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高效的插针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以及载物台2,载物台2用于承载待插针的电子元器件,载物台2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针的输针机构3、用于收容输针机构3输送的针的收容机构5以及用于将针抵进电子元器件的孔中的抵针组件4,利用输针机构3代替手工拾取针,节省了手工单个地拾取针的时间,利用收容机构5收容输针机构3输送的针,并利用抵针组件4将位于收容机构5的针抵进载物台2上电子元器件的孔中,从而使收容机构5与抵针组件4配合代替手工将针与电子元器件的孔对齐并进行插针,节省了对齐花费的时间,进而在整体上提高插针效率。如图3所示,所述收容机构5包括承接座51以及插针架21,插针架21上设有第一收容部52以及第二收容部53,收容机构5内设置有第一驱动件54以及第二驱动件55,当输针机构3输送的针掉落至位于第一收容部52的承接座51上时,第一驱动件54将承接有针的承接座51从第一收容部52驱动至第二收容部53,然后抵针组件4将针抵进电子元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以及机体(1)上用于承载待插针的电子元器件的载物台(2);所述载物台(2)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针的输针机构(3);用于将针抵进电子元器件的孔中的抵针组件(4);以及,用于收容输针机构(3)输送的针的收容机构(5),所述收容机构(5)包括承接座(51)以及插针架(21),插针架(21)上设有第一收容部(52)以及第二收容部(53),收容机构(5)内设有第一驱动件(54)以及第二驱动件(55),所述第一驱动件(54)将承接有针的承接座(51)从第一收容部(52)驱动至第二收容部(53),所述承接座(51)上的针在第二收容部(53)被抵进电子元器件的孔中,所述第二驱动件(55)在插针完成后将承接座(51)从第二收容部(53)驱动至第一收容部(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自动插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以及机体(1)上用于承载待插针的电子元器件的载物台(2);所述载物台(2)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针的输针机构(3);用于将针抵进电子元器件的孔中的抵针组件(4);以及,用于收容输针机构(3)输送的针的收容机构(5),所述收容机构(5)包括承接座(51)以及插针架(21),插针架(21)上设有第一收容部(52)以及第二收容部(53),收容机构(5)内设有第一驱动件(54)以及第二驱动件(55),所述第一驱动件(54)将承接有针的承接座(51)从第一收容部(52)驱动至第二收容部(53),所述承接座(51)上的针在第二收容部(53)被抵进电子元器件的孔中,所述第二驱动件(55)在插针完成后将承接座(51)从第二收容部(53)驱动至第一收容部(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自动插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架(21)上开设有空腔(211),第一收容部(52)位于空腔(211)上部、第二收容部(53)位于空腔(211)下部,承接座(51)设置在空腔(211)中,空腔(211)靠近抵针组件(4)的侧壁上开设有位于第一收容部(52)的第一插针孔(212)和位于第二收容部(53)的第二插针孔(213)、空腔(211)远离抵针组件(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电子元器件的孔对齐的第三插针孔(2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自动插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4)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件(55)为一端与空腔(211)底壁固设、另一端与承接座(51)固设的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多黄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