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020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主要由主体支架、横梁、一位链轮、单耳套管、二位链轮、驱动电机组件、定位套筒组件和链条构成。所述主体支架主要由铝合金型材构成骨架;此型材具有美观和质量轻的优势;所述横梁为铝合金型材,与主体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一位链轮采用优质钢加工,与驱动电机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单耳套管为标准配件,放置在定位套筒组件上;所述二位链轮采用优质钢加工;所述驱动电机组件与一位链轮连接提供动力;所述定位套管组件采用优质耐磨钢加工,对称布置,以便单耳套管两个螺母放入;所述链条主要是连接一位链轮和二位链轮传递动力,上面安装定位套管组件,实现单耳套管向前输送。此种装置可以实现高效平稳将配件输送到下一个工序,精确度比人工输送高,并且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A Single Ear Casing Fi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ngle ear sleeve fitting device,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main support, a cross beam, a sprocket, a single ear sleeve, two sprockets, a driving motor component, a positioning sleeve component and a chain. The main bracket is mainly composed of aluminium alloy profil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auty and light quality; the cross beam is aluminium alloy profi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racket; the one sprocket is processed by high quality steel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otor assembly; the single ear sleeve is a standard accessory, which is placed on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ssembly; and the two sprockets are of high quality. Steel processing; the drive motor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a sprocket to provide power;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ssembly is machined with high-quality wear-resistant steel and arranged symmetrically so that two nuts of the single ear sleeve can be put in; the chain is mainly connected with one sprocket and two sprockets to transmit power, and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ssembly is installed on it to realize the forward transmission of the single ear sleeve. This device can transfer parts to the next process efficiently and smoothly, and the accurac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nua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also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腕臂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采用铝合金腕臂系统,均为德国原型模式,平腕臂与斜腕臂间的连接采用铝合金套管座,承力索通过固定在平腕臂上铝合金承力索座进行支撑。目前腕臂组装任然采用传统人工组装方式,整个过程包括对单耳套管、双耳套管、定位环和承力索座的组装,人工劳动强度大,配件组装可靠性低。其中,单耳套管安装经过卷尺尺寸测量、划线、对正和拧紧固定四个步骤才能完成安装,过程比较麻烦,并且合格率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需开发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实现自动输送和定位,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其目的是克服现有人工安装单耳套管劳动强度大和定位精度差的缺点,采用链条输送的方式循环输送单耳套管到下一个工序,实现快速上料,精确定位,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组装的生产效率。本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主要由由主体支架、横梁、一位链轮、单耳套管、二位链轮、驱动电机组件、定位套筒组件和链条构成。所述主体支架主要由铝合金型材构成骨架;此型材具有美观和质量轻的优势;所述横梁为铝合金型材,与主体支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一位链轮采用优质钢加工,与驱动电机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单耳套管为标准配件,放置在定位套筒组件上;所述二位链轮采用优质钢加工;所述驱动电机组件与一位链轮连接提供动力;所述定位套管组件采用优质耐磨钢加工,对称布置,以便单耳套管两个螺母放入;所述链条主要是连接一位链轮和二位链轮传递动力,上面安装定位套管组件,实现单耳套管向前输送。此种装置可以实现高效平稳将配件输送到下一个工序,精确度比人工输送高,并且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采用链轮和链条传动机构,实现平稳循环输送单耳套管,为下一道工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整体产品生产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耳套管装件装置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耳套管装件装置侧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主要由主体支架1、横梁2、一位链轮3、单耳套管4、二位链轮5、驱动电机组件6、定位套筒组件7和链条8构成。所述主体支架1主要由铝合金型材构成骨架,将横梁2和驱动电机组件6安装在主体支架1上,依次把一位链轮3和二位链轮5安装在横梁2上,通过链条8连接起来。所述驱动电机组件6与主体支架1固定,电机输出轴与一位链轮3连接,并传递动力。所述定位套筒组件7安装在链条8上,单耳套筒4放置在套筒组件7,随着链条8一起循环运动,这样就实现了快速往复式输送单耳套筒4配件上述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1)、横梁(2)、一位链轮(3)、单耳套管(4)、二位链轮(5)、驱动电机组件(6)、定位套筒组件(7)和链条(8),所述主体支架(1)主要由铝合金型材构成骨架;此型材具有美观和质量轻的优势;所述横梁(2)为铝合金型材,与主体支架(1)连接在一起;所述一位链轮(3)采用钢加工,与驱动电机组件(6)连接在一起;所述单耳套管(4)为标准配件,放置在定位套筒组件(7)上;所述二位链轮(5)采用钢加工;所述驱动电机组件(6)与一位链轮(3)连接提供动力;所述定位套筒组件(7)采用耐磨钢加工,对称布置,以便单耳套管(4)两个螺母放入;所述链条(8)主要是连接一位链轮(3)和二位链轮(5)传递动力,上面安装定位套筒组件(7),实现单耳套管(4)向前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耳套管装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1)、横梁(2)、一位链轮(3)、单耳套管(4)、二位链轮(5)、驱动电机组件(6)、定位套筒组件(7)和链条(8),所述主体支架(1)主要由铝合金型材构成骨架;此型材具有美观和质量轻的优势;所述横梁(2)为铝合金型材,与主体支架(1)连接在一起;所述一位链轮(3)采用钢加工,与驱动电机组件(6)连接在一起;所述单耳套管(4)为标准配件,放置在定位套筒组件(7)上;所述二位链轮(5)采用钢加工;所述驱动电机组件(6)与一位链轮(3)连接提供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兰贵许建国李育冰周振平张辉张裔韩政彤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