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91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第一载流子功能层、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载流子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基体区域和掺杂区域,所述掺杂区域至少由P型掺杂体构成。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由于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之间的能级差较大,造成了器件的驱动电压较高,本申请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电子阻挡层中设置掺杂区域,且在该掺杂区域内设置有P型掺杂体,P型掺杂体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电子阻挡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进而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延长了器件的寿命。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display technology field, and discloses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electrode, a first carrier functional layer, a luminescent layer and a second electrode in sequence; the first carrier functional layer comprises a hole transmission layer and an electronic barrier layer stacked in sequence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luminescent layer, and the electronic barrier layer comprises a matrix. The doping region consists of at least a P-type dopant. The driving voltage of traditional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is higher because of the large energy leve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ole transport layer and the electronic barrier layer.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this application establishes the doping region in the electronic barrier layer, and the P-type doping body is set in the doping region. The setting of the P-type doping body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electronic barrier layer and the hole transport layer. The energy leve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evices reduces the driving voltage and prolongs the lif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英文全称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简称OLED)是主动发光显示装置,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低功耗、体积更薄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之一。随着OLED显示行业的不断发展,对OLED器件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随着AMOLED在手机行业的广泛应用,更低的驱动电压、更高的电流效率、更长的寿命成为目前关注最多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目前OLED器件中空穴传输层与电子阻挡层之间的能级差较大,导致了驱动电压偏高,进而影响到OLED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OLED器件驱动电压高,寿命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第一载流子功能层、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载流子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基体区域和掺杂区域,所述掺杂区域至少由P型掺杂体构成。可选地,所述掺杂区域与所述基体区域的体积比为0.5%~10%。可选地,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子阻挡层和第二电子阻挡层,所述掺杂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和/或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中。可选地,所述掺杂区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中,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1nm-10nm。可选地,所述掺杂区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中,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1nm-10nm。可选地,所述发光层为红光发光层或绿光发光层或蓝光发光层。可选地,所述第一载流子功能层还包括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载流子功能层。可选地,所述第二载流子功能层包括依次叠置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穴阻挡层和/或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第一载流子功能层、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载流子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电极和发光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电子阻挡层包括基体区域和掺杂区域,其中,掺杂区域至少由P型掺杂体构成。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由于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之间的能级差较大,造成了器件的驱动电压较高,本申请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电子阻挡层中设置掺杂区域,且在该掺杂区域内设置有P型掺杂体,P型掺杂体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电子阻挡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进而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延长了器件的寿命。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子阻挡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子阻挡层和第二电子阻挡层,其中,掺杂区域可设置在第一电子阻挡层或第二电子阻挡层中,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电子阻挡层和第二电子阻挡层中,选择较为灵活。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可以为红光发光层,也可以为绿光发光层,还可以为蓝光发光层,即,适用于最常用的三基色器件中,应用较为广泛。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第一载流子功能层还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注入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空穴传输效率,提高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效率。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载流子功能层,其中,第二载流子功能层包括依次叠置于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者其中的一部分。由此可提高电子的传输效率,并能够将空穴限制在发光层中,实现高效率发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阻挡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阻挡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电极;2-第一载流子功能层;21-空穴传输层;22-电子阻挡层;221-基体区域;222-掺杂区域;2221-P型掺杂体;223-第一电子阻挡层;224-第二电子阻挡层;23-空穴注入层;3-发光层;4-第二载流子功能层;41-空穴阻挡层;42-电子传输层;43-电子注入层;5-第二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1、第一载流子功能层2、发光层3以及第二电极5;第一载流子功能层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电极1和发光层3之间的空穴传输层21和电子阻挡层22,电子阻挡层22包括基体区域221和掺杂区域222,掺杂区域222至少由P型掺杂体2221构成。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由于空穴传输层21和电子阻挡层22之间的能级差较大,造成了器件的驱动电压较高,本申请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电子阻挡层22中设置掺杂区域222,且在该掺杂区域222内设置有P型掺杂体2221,P型掺杂体2221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电子阻挡层22和空穴传输层21之间的能级差,进而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延长了器件的寿命。其中,空穴传输层21材料可以为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NPD)或者N,N'-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TPD)等。电子阻挡层22中基体区域221材料可以为三(苯基吡唑)铱,9,9-双[4-(N,N-双-联苯-4-基氨基)苯基]-9H-氟(BPAPF)或者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NPD)或者双[4-(N,N-二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甲烷(M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1)、第一载流子功能层(2)、发光层(3)以及第二电极(5);所述第一载流子功能层(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发光层(3)之间的空穴传输层(21)和电子阻挡层(22),所述电子阻挡层(22)包括基体区域(221)和掺杂区域(222),所述掺杂区域(222)至少由P型掺杂体(2221)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1)、第一载流子功能层(2)、发光层(3)以及第二电极(5);所述第一载流子功能层(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发光层(3)之间的空穴传输层(21)和电子阻挡层(22),所述电子阻挡层(22)包括基体区域(221)和掺杂区域(222),所述掺杂区域(222)至少由P型掺杂体(2221)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区域(222)与所述基体区域(221)的体积比为0.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阻挡层(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子阻挡层(223)和第二电子阻挡层(224),所述掺杂区域(22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223)和/或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224)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维刘胜芳田景文董晴晴李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